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研究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研究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梯度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发展规律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03)06-0017-0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上三方面的规律也成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探讨的内容。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中的地位

在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个振奋人心十分醒目的题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是贯彻执行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步走”宏伟蓝图十分关键的一步。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但是,它距离我们要达到的初级社会主义阶段,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十六大提出,我们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立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这里说的承上启下不是指从第二步战略到第三步战略的关系。这里是从实践的视角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步走”,再加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设计的从小康水平到完全小康这一承上启下新的战略部署,这应该是新增加的一步战略部署,指的是这些战略部署的特征。即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按照梯度特征前进。按梯度特征前进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所决定的。

梯度发展或梯度规律与一般理解的规律不太一样,一般理解的规律是通过内在矛盾,呈逐渐向前发展的趋势。梯度发展规律,不仅是有一般规律的特点,它还具有以下的特征:1.它不是具有一般向前发展的特点,而是这种向前的轨迹呈梯形的状态;2.它不仅具有向前发展的趋势,而是这种趋势具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它不会受偶发因素或条件的影响,只是到达的速度和时间会有变化,而一般规律,它的目标则受偶发因素或条件的变化而会有所不同;3.一般规律在量质互变关系中,量变是逐渐积累的,在梯度发展规律中,在整个的质变中,新质是通过梯度的斜度表现为新质的不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质呈梯形斜率向前发展,与一般规律的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革不太一样。

通过一般发展规律与梯度发展规律的比较研究,我们来看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具有的梯度发展的特征。首先,我们是以实践为基础对它的认识,而不是从一般理论或某一概念对它的理解。我们以上说的“三步走”或“新三步走”,或许以后仍会有新的某几步,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它仍然呈梯度来进行,或者说,是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个不同的梯度,这三个不同的梯度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个梯度都为到达初级社会主义这一目标做出了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梯度发展理论只是我们的表述而已。从梯度发展规律认识它,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实践。

为了进一步理解小康社会的梯度特征,我们还需要从我们的认识上,把它与其他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概念加以区分。

在我国历史或文献中,小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小康指小康之家。小康之家,各个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中都有,不具有社会发展规律的梯度特征。因此,我们说的小康社会与小康之家不可混淆。广义的是指一种社会,或一种社会状态。儒家所说的小康社会是比“大同”理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是指“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时生产力发展了,产生了私有制,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儒家不懂社会发展规律,它本末倒置了。这和我们说的小康社会根本不能相比。另外一个不能和我们相比的是,我们的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这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或文献上的小康,无论是狭义的或广义的都不能与我们今天研究的小康社会同日而语。

我们的小康社会也同当今中等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小康水平不同。作为生活发展水平的小康,以上说的这些国家都可说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它们的小康水平也不能同我们的小康水平或小康社会相比。它们的小康水平是在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是它们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不能说是优点,而是一种缺憾。我们的小康水平、小康社会是以共同富裕为其特征的,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小康水平,并没有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梯度特征,并没有使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而是矛盾日益复杂化了。

这里,还应该谈到我们的理论界,在我们一些论者的笔下,“三步走”、“新三步走”往往说成发展阶段,或用发展阶段来形容它们。这种形容从一般形式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当我们从实践的视角、发展的内容以及它体现的规律特征来说,就显得过于一般化了。因此,我们应从实践、内容及其规律之间的关系上把握“三步走”、“新三步走”。在这些概念中的每一步它体现的是一个梯度,这些梯度的联系体现的是一种趋势,这个趋势是一个为既定的目标奋斗所表示必须遵守的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最后,我们还要谈一谈这一梯度发展规律与经典作家论述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的区别问题。我们熟悉的马克思在《资本论》论述共产主义实现方式时,他是通过逻辑式表达的,即共产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制度高度发展之后,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后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分为高级和初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仍然坚持否定之否定这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只是就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把共产主义区分为两个阶段。这是对唯物史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在方法论上也给后人以启示,根据工人运动的实际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更具体的理论概括,以便为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阶段和我们这里分析的梯度,在方法论上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在实践、内容以及规律这几方面综合的意义上看,二者是不同的。阶段还是带有理论的色彩,梯度更重要的是带实践的意义。它是社会主义理论与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统一。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是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理论的一个贡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形成史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三个最重要的条件:一个是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这三个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将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是如何形成的。

1.“小康水平”概念的产生及其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执行“三步走”战略部署关键的一步。没有小康社会或小康水平就不会有“三步走”的设想。可以说,“三步走”战略最初是由小康水平、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引发而产生的。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小康水平、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的产生开始。

以上这两个概念,在邓小平讲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小康水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接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在这次谈话中,与小康相联系的概念出现三次。它们是“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1]三者是不同的表述,都是一个意思。1984年6月30日,他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把这三个不同表述的概念,统一表述为“小康水平”。[2]这就是“小康水平”的来历。

问题是,为什么会用“小康水平”来表示我们国家状态呢?“小康水平”不是某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一种必然的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我们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以至引起国际友人的关注。就在邓小平谈中国建设“小康水平”的谈话之前,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美国学者访问中国,吉布尼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现在要这样高速度实现现代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挑战,确实像重新开展一场革命似的。”[3]

无论是同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还是回答美国学者吉布尼的提问,都是围绕着我们工作重点转移之后,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以后的设想。“小康水平”就是邓小平根据中国当时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及其未来设想作出的回答。这里要提示四点:一点是,“小康水平”没有与“三步走”战略部署相联系,它只是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相联系。邓小平在同大平正芳谈话时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4]要说明的第二点是,“小康水平”是针对四个现代化建设来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作重点转到四个现代化上来,四个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正是这种实践效果才引起外国政治家和学者的注意。“小康水平”则是非常正确、而有远瞻的一种概括。第三点我们要说的是,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我们以后说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属于同一内涵的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一般用四个现代化来表示,在这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一般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来表示。无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还是之后,四个现代化也就是指经济建设。邓小平曾对这些概念的使用,作过如下的规定:“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就是经济建设。”[5]要说的第四点是,邓小平在小康概念的使用上,统一于“小康水平”的讲话,是在最初提出“小康之家”等概念的1979年之后的1984年,一次专门注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谈话时讲到的。他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6]

2.大二步走的产生。我们说的大二步走是隐含着“三步走”的过渡阶段。在最初阶段上,“小康水平”是在回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最低目标而需要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形象地表达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不断地发展,理论上如何概括和怎样表述呢?

邓小平第一次表示大二步思想是1984年,把“小康社会”的建立为“新的起点”:“翻两番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就可以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是说制度,是说生产、生活水平。这是可能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7]直接与“小康社会”联系起来阐述下一步设想是1987年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讲话》时说的,“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在几十名以下,但是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了。”[8]再一个是把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比作“新长征”,并把这一长征分作一步一步地进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的一篇讲话中说:“在一九七八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那时到现在的八年多时间,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走了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就是再过十三年,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水平。我们进一步的目标是下一个世纪的五十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9]

为什么会有大二步的设想呢?这不是在书斋中杜撰出来的,是实践提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取得瞩目的成就。1979年邓小平提出经济建设的最低目标,是要在上个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宏伟设想。这一设想在十二大上成为党的实践纲领。大会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和方针政策,确定了从1981年到上世纪末的20年,争取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步骤。这就是说,大二步走已不再是一般的设想,而通过党的代表大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实践行动。十二大之后,到十二大三中全会召开,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一个非常喜人的进展,一是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即将进行城市改革。农村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农村改革的成功,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城市改革,“农村改革经过三年就见成效。城市改革大体上也要三年至五年才能够看到显著的变化。农村改革的经验使我们相信城市改革能够搞好。”[10]这就是我们国内经济的新情况、新形势,也是大二步走提出的实践依据。

3.“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形成。“三步走”从文献的角度来看,明确作出表述是1987年10月13日,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这篇讲话中首先谈到的:“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1]

上面我们在谈到大二步走的时候,指出它是隐含着“三步走”的过渡阶段。这是因为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按“步”来进行,是在实践中通过探索逐渐形成的。当我们进一步探讨“三步走”的时候,我们发现它首要的任务是解决贫穷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贫穷问题。他在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的时候就指出,“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确定的。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2]在又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把这些有关的概念作了思想渊源的统一说明:“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3]

对“小康社会”的看法,视野的扩展同样是由实践引发的。这个实践最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实践的成功:“经过将近九年的努力,百分之九十的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了原定十年内翻一番的任务。”[14]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的里程碑。这个实践使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大二步前加上一个解决温饱这一步,成为我们现在理解的“三步走”。

“三步走”的提出除了以上说的实践基础之外,还有一个使之形成的理论基础,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大会召开之前党中央报给邓小平的《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中提出:“十三大报告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初级阶段’这个提法,在党的文件中已三次出现,但都没有发挥,十三大报告的起草工作准备循着这个思路加以展开,说明由此而来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由此而来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任务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由此而来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由此而来的在理论和思想指导上避免‘左’右两种倾向的必要性。”[15]

邓小平关于解决温饱的“三步走”战略就是在十三大将要提出,而在党中央报给他的《设想》之后论述的,他给予这个“设想”的批示是“这个设计好。”邓小平最初明确表示“三步走”或“三个目标”时是基于以下的条件:“成功的经济鼓励了我们,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因此,党的十三大要决定加快改革步伐……”。[16]这就把建设“小康社会”放在一个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之上,视野更开阔,认识更深刻,目标更明确。对“三步走”的认识更加地提升了。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谈话中,重申我们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

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7]这里提出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经济建设的最大的实际,“三步走”就是建立在这一最大的实际之上的。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三步走”所体现的梯度发展规律,则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规律。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梯律形成的原因

“三步走”的内容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最主要的是根基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更具体的原因我们可以分析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的分配制度。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各尽其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达到共同富裕。前两种分配制度,从一开始其性质基本上说是一样的;而后一种分配制度,从其开始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共同的质体现在“共同富裕”的不同发展梯阶上。共同富裕并不是我们分配上的共同的质,它体现的是一种手段,最后达到按劳分配。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上的分配的各个不同阶段。因此共同富裕就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的内在原因。

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谈话中是这样分析的:“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困落后状态,按社会场主义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支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18]邓小平在谈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多次地强调,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的实践证明,温饱问题的解决,小康水平的实现,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都不是指个别的或局部的情况,是一种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不同阶段,都是我们实行共同富裕发展的不同阶段。

第二点是我们执行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政策取得的结果。具体的说,农村改革政策执行的结果是第一个战略部署,即第一步胜利实现;城市改革政策的执行,可以说是小康水平得以实现,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打下了基础。“一九七八年开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几天我们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将是一次很有特色的全会。前一次三中全会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到城市改革,包括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可以说是全面的改革。”[19]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改革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成效,都要在“三步走”战略部署执行中体现出来。

第三点是“两个跨越”是我国经济发展梯度规律得以实行的内在动力。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形态上来说是两个跨越:即社会形态的跨越和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作为社会形态的跨越是我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生产力是在低起点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跨越式地发展生产力。只有跨越式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进行我们“三步走”的战略。跨越式地发展生产力,简单明确地说,就是汲取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资金和管理经验。邓小平说,要快速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这个条件过去没有,后来有了,但一段时期没有利用,现在应该利用起来。”[20]我们实行的开放政策,就把跨越式地发展生产力的可能性变为了现实性。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我党在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更加深刻更加自觉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就是这一认识的体现。他讲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通过技术创新后来居上的成功范例,我国在一些领域也有这样的范例。现在,我们已具备在一些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关键是要在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育,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21]

生产力跨越式地发展有两层意义:一是为了迅速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目的是加速实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还有一层意思,跨越式地发展生产力的成果是属于人民的。这是邓小平很重要的一个思想。这个思想体现着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实现“三步走”宏伟战略都离不开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按照“三步走”的战略,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有阶段性的,呈梯度式向上发展。

有的同志会问,在“三步走”战略实践过程中,又提出“新三步走”应如何理解。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步走,这是由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以下两个原因是重要的:一个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起点是比较低的。所以,社会主义的工作中心自然是以经济建设为纲。另一个是我们党的性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立党为公从事的事业,就是要表现在为人民谋福利的业绩上。“三步走”或“新三步走”以及以后依据实际情况增加的各步走,其效益都体现在为民谋福利的业绩上。应该说,邓小平以建设“小康社会”为重要内容的“三步走”,就体现着执政为民的初衷。“三个代表”理论中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可以说是贯彻执行“三步走”战略部署的重要理论。“三步走”、“新三步走”都是依据实践提出来的。“三步走”它提供的是一种思路,一种方法,按照这个思路、这个方法,我们就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地到达我们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

“三步走”按照邓小平的说法,它是“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我们用下面的话结束这篇文章。“总的来说,我们确定的目标不高,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六万亿美元,属于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22]

标签:;  ;  ;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研究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