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求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的对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对于低段数学课堂来说,更关注前20分钟,不向40分钟要效率,而向20分钟要效率。这20分钟效率的保证就是课前的充分准备、课中挥洒自如的教学能力、课后及时的反思。
关键词:高效;准备定位;反思
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来说,一堂40分钟的课,学习效率最高、注意力最集中的就在课堂前面的15至20分钟左右。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归根到底就是怎样在更少的时间内使全班每位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情感获得体验。因些,向课始20分钟要效率,比向一节课40分钟要效率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有课前的充分准备、有课上挥洒自如的能力、课后及时的反思等。更要有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各个因素准确定位,把握好一个“度”,防止教学实践中的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
一、老师精备每节课,学生适当预知是课堂提效的基础
1.备好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要在前20分钟内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点,没有精心的准备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其次,要征求有经验教师的意见,虚心听取老教师的建议,特别是向刚教过本年段的老师了解哪块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再次,充分研究学生,考虑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在备课时准确定位知识拓展程度。通过这样的环节,提高了备课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为有效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前精心设计预习。数学的许多知识提倡探究学习,但是对于低年段孩子来说,缺少生活经验是探究开展的主要障碍,而适当地预习是做好生活中相关知识的观察,是开展探究学习的重要准备,也能降低知识掌握难度与梯度。
二、老师准确定位,学生主动参与是课堂提效的重要途径
1.定准新旧知识间的“长度”
距离产生美,有距离才会有动力,跳一跳,摘到的桃子才可口、美味。如何让孩子们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尽快跨越这段距离,完成新的知识建构,形成新的知识和心理起点,这应该是课堂实效性的具体体现。
2.“以学为教”让学生主动参与这一跨越
原有的课堂很重视“静”,学生看似坐得端端正正,但教得“死”,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活,自然就增加了跨越的难度;而现在的课堂很重视教得“活”,却又多停留于表面。因些,我们应当把足够长的时间留给“数学思维”,使之成为“数学活动”之“灵魂”。
3.“以教导学”组织引导学生完成跨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教学。在20分钟内能做到:有分有合,分合适宜;有放有收,收放自如;有静有动,动静得当;有快有慢,快慢适中,使得教学活动的节奏长短有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去关注每位学生,有效缩短和跨越知识及心理的长度,教学才会提高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定准知识点拓展的“宽度”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拓宽教学时空,构筑没有围墙的课堂,这是新课程对传统课堂的解放和重构。正所谓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地,只要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管是哪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都未尝不可。
1.教材处理科学化,造就跨越的基础
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自身及学校、班级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同时适合课堂教学的教辅、教具的开发也是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宽跨越的通道
赞可大说“教学方法一经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它不是唯一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的教学形式要有机地结合,才能开拓出一条宽阔的知识大道。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仍有必要继承传统教学的长处,加强对合作、探究、自学、讲授、活动、练习、复习等方法的研究,从而促进有意义的探索性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有效结合。
四、定准知识点落实的“高度”
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必然是一个有高度的课堂。有了对高度的追求,课堂结构必然会简约起来,教学语言必然会精炼起来,教学手段必然会朴实起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空间必然会大起来。而课堂有了高度,所谓的长度和宽度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1.数学教学要以育人的高度为出发点
数学教学是育人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明确数学教学是以教材为文本,课堂为主阵地,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2.要从数学的高度看待“生活化”
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较抽象,而具象化的“数学生活化”更适合低段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介的媒质;以及他们生活世界中那些本真、富有情趣、渴望理解的元素。
五、老师及时反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是课堂提效的保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
1.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以及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
2.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或根据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记录易错题,及时对后进生跟进指导。
总之,在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追求一堂课40分钟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关注前20分钟的有效学习,它是成功落实教学目标的保证,进而会有更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巩固训练。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
[2]徐友新.把数学的“根”留住[J].郑州: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数学青年教师》2010(4).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第三小学 325600)
论文作者:陈星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高度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