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分布对回族生存与发展的影响_回族论文

论地理分布对回族生存与发展的影响_回族论文

试论地理分布对回族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族论文,地理分布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12)04-0091-05

回回民族遍华夏。目前,全国2 000多个县、200多个市都有回族分布。一个民族分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文化生成、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等都有重要影响。像回族这样一个不具有特定地域且大分散的民族来说,地理分布对民族的影响尤为突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以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大都集中在回族分布的形成上,而地理分布给回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则鲜有涉猎。本文在分析回族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地理分布对回族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有利因素和消极影响,以利于新时期回族的全面发展。

一、回族地理分布的形成与特点

(一)形成

回族的分布,是由于经商、屯田、移民、驻军等几种形式交织在一起,经历史的演变而形成的。早在唐宋时期,沿着“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进入中国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主要活动于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商业城市,其点状分散已初见端倪。元代是回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蒙古军先后发动了几次征服中亚、西亚各国的战争。这几次西征都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迁移,被迁徙东来的穆斯林军士、工匠及普通百姓等,随着元朝统一中国的进程和屯田牧养的开始,在西北、西南、中原及江南地区,都有了回族的分布,并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的局面。回族在全国范围内“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明代回族已经形成,由于明朝休养生息和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回族的民屯、军屯、商屯都很普遍。回族的大分散在元代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西南地区的回族分布以云南为中心向贵州、四川、广西、湖南等邻省扩散。东北地区,在元代为官留居的基础上,这时又增加了避难、经商、传教落籍的不少官员、商人和宗教人士。清代回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又得到强化,已分布在各地的回族人口进一步发展,内地、沿海和其他大城市都有回族集中生活的地方,西北、西南和中原等地区的农村也有了回族自然村落,但回族在全国范围内的分散态势并没有停止,尤其是清代云南和西北回民起义后,回族人口又有了较大范围的分散,面更广、点更多,且面与面、点与点之间处于更分散、更孤立的状态。

(二)特点

目前,全国回族集中的地区有:1个省级自治区,2个地级自治州,6个自治县,5个与其他民族合建的自治县以及若干回族乡(镇)、区①。这些集中点分散在全国,且相互之间呈孤立状态,这就是回族地理分布的特点:大分散、小集中。

所谓大分散,从全国范围来讲,不是单独集中地居住在一个地区,而是分散在各地。那么大分散究竟大到什么程度?首先,从全国看,97%的县都有回族分布;其次,从世界范围看,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缅甸;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其分散程度可谓大矣!因此,我们说回族是中国最分散或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这是符合实际的。

所谓小集中,是指分布某一地区的回族,总是相对集中地居住在一起。这是因为回族“所到的地方便建筑清真寺,并且以清真寺为中心居住着。这样,使得回回民族在中国,虽不是聚居在一块完整的领土上;但在乡则成村落,在城则成区域,与汉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1](P15-16)。可见,回族小集中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按行政区划而言其范围有大有小。那么,回族小集中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应该说小到围寺而居的以一个或几个坊、哲玛提②、社区。它是相对独立的回族区域,我们把它称之为“文化孤岛”。文化孤岛的存在,是回族在地理分布上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对回族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之间无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文地理环境都千差万别。分散在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客观上为回族区域经济、地域文化、族际关系及心理素质等的形成创造了诸多条件,特别是围寺而居的居住形式,为回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很大便利。

(一)在所聚居的地区,因地制宜,从事多种经营,民族经济形态呈现多样性,增加、拓展了回族的谋生手段和生存空间,环境适应能力的锤炼和提升,使回族更具开拓精神

面对我国复杂纷呈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分散在全国的回族,因地制宜,不断开拓和创新,从事多种经济活动。实践证明,大分散提升和锤炼了回族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化了富于开拓和进取的民族个性,使民族经济不断发展。从全国看,回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商业、手工业、服务业及其他行业。从地域看,各地又各有千秋。不仅显示了回族经济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而且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生活在我国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四大牧区的回族农牧兼营,有的以牧为主;东北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那里的回族有从事林业的;渔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和海南岛一带的回族,则从事渔业;西北、西南的回族以农为主,或农商并重;生活在大中城市及水路交通发达地区的回族以商业、手工业为主;散居全国城镇的回族多从事商业和各种服务业;居住在边疆的回族,有的从事运输业,有的以坐商或行商的形式沟通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有的则发展对外贸易。例如,云南回族就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传统,有到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从事贸易活动的历史。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回族还有从事采煤、采金、制陶、冶矿等业的。可见,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拓展了回族的生存空间;多种经营形式增加了回族的谋生手段,奠定了民族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回族地域文化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回族文化的内涵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文化也各不相同。中国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如中原文化、关东文化、荆楚文化等等。分散在全国众多的地域文化圈里,回族文化在饮食结构、婚丧礼仪、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差异。饮食方面,各地回族在适应地方自然地理环境,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同时,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甘肃兰州的牛肉拉面,青海门源的奶皮子,陕西西安的羊肉泡馍,宁夏吴忠的羊杂碎,北京的涮羊肉,甘肃临夏的锅盔等等,各具风味。语言方面,除了普遍说汉语外,各地回族随地就音,操不同地方方言。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回族,有的还会说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云南回族和傣族、白族杂处,有的就操傣语、白语;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回族,有的就会说藏语;新疆回族,有的就会说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这些都就极大地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增加了回族文化的表现力和厚重感。

(三)接触民族较多,有利于学习其他民族长处,促进与其他民族经济文化等的交流;同时,也使回族在和众多民族交往中不封闭、不保守,富于开放和包容精神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仅具有集中聚居区,而且还有相互穿插和散居分布的显著特点,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这个特点,非常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的密切联系和互相帮助。

回族分散全国和我国多民族以及各民族大杂居的特点,决定了回族在全国范围内同众多的兄弟民族杂处。在新疆、内蒙古,回族和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民族杂居;在甘青,回族和撒拉、东乡、保安、土等民族杂处;在甘青藏川,回族和藏族杂处;在川滇黔,回族和彝族杂处;在云贵,回族和苗、白、傣等民族杂处;在东北,回族和满、朝鲜等民族杂处;在广西,回族和壮族杂处;全国范围内同汉族杂处。可见,回族同其他民族杂居的程度较高,这在中国少数民族中绝无仅有。这种多民族大杂居的特点,决定了回族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具有显著的直接性和高频性。在密切的交往过程中,各民族的利益很容易相互联结在一起,只有团结互助,才能保证生存和发展。从革命史看,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更多地是以和兄弟民族联合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联合斗争形式之所以为回族人民所采用,这和民族杂居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民族的杂居,回族人民和其它民族人民间的利害就更容易绾联在一起。同时,在对地主阶级进行斗争时,由于居住的分散,回族人民只有得到兄弟民族广大人民的支援才能壮大起来”[2](P9)。在近代反帝反封建浪潮中,回族人民在全国范围内也举起了正义的大旗,与各族人民一道推动着历史的前进。西北的回民起义,有维吾尔、汉、撒拉等民族的参加;西南的回民起义,有彝、汉、苗、布依等兄弟民族的参加;散居于边疆、内地的回族,则不同程度地同所在地区人民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疆回、汉、维吾尔各族人民,面对沙俄的侵略扩张,在回族矿工徐天尧、安玉贤的领导下,焚烧了塔城沙俄贸易圈,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得到其他民族帮助的同时,由于分布广泛和善于经商的特点,回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周边的回族商人,在沟通中原与藏区经济交流、文化联系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当然,大分散为回族学习其他民族文化创造了机会。回族文化本身就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这里面就包含着对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回族在与众多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封闭、不保守,并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民族,为民族自身发展争取了有利的人文环境。

(四)大分散的特点,使回族从形成之日起,就以强烈的国家意识著称,从而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回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其爱国意识的形成有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但地域上的分散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回族是最分散的少数民族,她不像中国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具有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而是分散在中华大地上。这种分布格局,使回族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失去了地缘的优势。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回族在心理上不具备单一的地域观念,丧失了产生地方民族主义的土壤。其次,回族史也可以说是一部移民史。从元代开始,大规模的回族迁移就没有停止过。回族不断迁移,地域不断变化,故而难以形成固定的地域边界;同时,回族的迁移范围又是在中国境内,从这点上讲,回族的地域观,也就是国家观。另外,在回族相对集中的地方,也很少有纯回族聚居地,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同其他民族杂居,这也使回族失去了民族优越感,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休戚与共的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回族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几近民族灭亡。但在争取民族生存的斗争中,回族也未曾建立过地方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回族同全国人民一道,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在西北建立“回回国”的阴谋。回族有句谚语,“天下的黄土,埋天下的回回”。这些都说明回族只有热爱国家,只有同中华民族相濡以沫,才能避免狭隘,赢得生存,这是回族安身立命的根本。

(五)围寺而居的小集中,给民族文化的整合、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使回族虽然分散在异质文明的汪洋大海中,却保持并发展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回族,虽然尽管聚居区有大有小,但总是相对集中地聚居在一起,呈现出围寺而居的特点。这种居住特点带来的便利是,首先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形式——哲玛提②形成,加强了回族文化的一体化。虽然回族族源较为复杂,所处地域也千差万别,但在伊斯兰文化的纽带作用下,通过清真寺这一文化场域,回族文化在小范围内得到了整合,文化的一体化得到加强,从而保持了回族文化的特色和生命力。其次,小集中的特点使文化传承有了稳定的场域,回族文化正是在这个稳定的场域中进行着相对独立的传承。回族穆斯林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如通过清真寺经堂,儿童可以接受启蒙教育;通过聚礼和会礼卧尔兹的宣讲,伊斯兰文化知识得以传播。最后,小集中的特点使民族成员相对集中,民族凝聚力、文化的约束力与感染力增强,民族文化可以在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态势下发展;同时,相对集中又使文化边界比较明显,在这种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可以抵制异质文化的侵入,给民族文化的顺利发展创造空间。回族分而不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围寺而居特殊的居住方式,才保护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留住了民族文化的根。

三、大分散在回族生存和发展中的消极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利就有弊。在看到“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在回族生存和发展中的有利因素时,也应该注意到这种地理分布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一)大分散使回族面临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形成了种类较多的历史地理基础,导致各地回族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大

回族分散于不同的地理空间、文化环境中,地域之间被隔绝、封闭,各地经济文化失去了同步发展的可能性,而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回族社会的全面发展。居住在东南沿海及主要海陆干线、要冲的回族,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达,内地次之,边疆、边远山区居住的回族大多数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则比较落后。从整体看,这种大分散的格局影响着全民族现代化的进程。

(二)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如此广泛地分散于不同地域、自然和文化背景下,民族凝聚力相对减弱,不仅民族优势难以发挥,且在地域孤立和文化薄弱的地方,始终存在着被同化的可能

由于大分散的特点,使一些民族优势相应地分散在不同地域,难以整体发挥和集中体现,力量得不整合,对民族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例如,回族虽然以团结著称,但在一些历史的紧要关头,这种优势往往难以发挥,形不成合力。近代回族为生存而进行了民族自救运动,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地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回民起义,可彼此孤立,难以形成一股巨大的革命洪流来冲垮封建统治,结果被各个击破,分而治之,这与地域上的这种分散有着紧密关系。再如,回族虽然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但因大分散,失去了地缘优势和人口优势,加之历史上又经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稳定发展的时期不长,回族商业的范围、规模和影响都不大,小商小贩多,大商大贾少。即便是有些地区或个体有突出表现,可对整个民族来说,依然摆脱不了地区差异的地理局限。同时,由于民族成员长期处于隔绝、封闭状态,民族凝聚力相对减弱,如果所处地域异质文化处于优势地位,这时就存在被同化的可能。关于这一点,在回族传统文化比较薄弱的地区,实际已经存在。

(三)民族成员长期集中居住在一起,相应提高了民族内部产生矛盾和摩擦的概率,从而导致分裂,影响回族内部团结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回族内部的小吵小闹似乎没有停止过,“窝里斗”司空见惯。我们注意到,这种现象西北地区尤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教派、门宦之间的矛盾;二是同一教派、门宦内部的矛盾。这与该地区回族人口相对集中有着密切关系。相对集中在同一地区的回族,由于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进步等诸多因素,各种利益和思想的冲突不可避免。对一个地域上分散的民族来讲,这种教派与门宦的不断分化,只会增加许多无形的“地域”。这样,由地域上的隔绝到心理上的隔阂,消耗了力量,影响了回族内部的团结,给民族发展带来了危害。

(四)大分散客观上使回族同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摩擦与冲突时有发生,造成民族矛盾

回族不是外来民族,但伊斯兰教在中国是外来宗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文化中伊斯兰文化处于核心地位。历史上对回族文化的陌生和偏见,屡见不鲜,如把回族使用的伊斯兰教历认为是“不遵正朔,私造宪书,以三百六十日为一年而群相庆贺者”;把回族语言服饰与饮食禁忌说成是“异言异服,拣择饮食”[3](P17),等等。民国时期各地不断频发的侮教案就是其表现之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制造侮辱回族及伊斯兰教的事端,不同程度地伤害了回族穆斯林的感情,损害了正常的民族关系。

回族虽然处在大分散状态下,地域之间相互隔绝,民族文化面临被异质文化同化的可能,但在小集中的文化背景下,创造性地以清真寺为社区中心,形成“文化孤岛”,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赢得了空间,从而保持和强化了自身文化的特色。爱国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回族大分散、高频移民和多民族杂居等地理基础与回族爱国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个封闭的民族,容易走向狭隘,也容易自大。回族星散于华夏大地,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广泛杂居,不仅使回族能同这些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且也使回族更加开放和包容;同时,分散在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中,不仅使回族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也使回族更具开拓精神,这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经济形式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拓展了回族的生存空间,增加了谋生手段,丰富了回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大分散给回族带来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民族凝聚力减弱等消极影响。

大分散、小集中的地理分布给回族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影响,我们只是选择其中有重要影响的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回族聚居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步伐,第一,应继承历史传统,继续加强同其他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在民族关系中扮演积极角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团结稳定是福,动乱分裂是祸,回族应和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携手并肩,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创造一个团结、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第二,回族分散全国,如果不加强民族内部的交流,那将是一盘散沙。从文化上说,回族在加强内部交流方面,通过长期的实践,已经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关于这点,笔者在《文化孤岛的亲和》一文中已作了论述[4](P39),这里不再赘述。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充分发挥回族社会自身在经济、文化联系方面的传统和优势,加强各地回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取长补短,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同时,把发展民族文化放在突出位置上,加强自身文化的宣传,消除隔阂,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注释:

①1个省级自治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个地级自治州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6个自治县是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5个与其他民族合建的自治县是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寻甸彝族回族自治县、贵州咸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②哲玛提: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集体”,回族穆斯林常引申为一定地域的穆斯林共同体。

标签:;  ;  ;  ;  

论地理分布对回族生存与发展的影响_回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