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刘岩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 血液肿瘤科 730913

摘要:目的:探究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治疗+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生存期限、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术后生存期限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关键词: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晚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应用价值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非常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具有大部分肿瘤都具有的隐蔽性,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及至病理确诊时约有50%的患者已经进入晚期,错失采取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机,而在其他50%左右的患者中,虽然采取了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但又有70%左右的患者会在2年内发生胃癌复发转移[1]。对于这两类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维持化疗。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试探究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两组患者资料如下: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4岁到76岁,平均(55.34±11.28)岁;晚期胃癌29例,术后复发转移胃癌1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3岁到77岁,平均(55.62±11.53)岁;晚期胃癌28例,术后复发转移胃癌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胃癌类型等资料,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有可测量病灶,血液检查结果正常;③功能状态评分在0~2分之间[2];④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排除标准:①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功能障碍;②存在免疫系统机制问题;③对化疗耐受性较低的患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对化疗药物有过敏史或存在化疗禁忌症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常规治疗,以多西紫杉醇、5-氟尿嘧啶、顺铂或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待化疗完成后,对照组采取镇痛、抑酸、止血等常规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化疗,具体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1g/m2,每日1次,每周5日,一个疗程4周,先进行4~6个疗程的治疗,若患者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化疗,则为其停止维持化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生存期限、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治疗效果可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肿瘤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即:

(1)完全缓解:症状消失,病理显示淋巴结直径小于10mm;

(2)部分缓解:症状有所缓解,靶病灶的长径之和较治疗前缩短了30%以上;

(3)稳定:靶病灶的长径之和较治疗前缩短了不足30%;

(4)进展:靶病灶的长径之和较治疗前不仅没有缩短,反而有所增长,涨幅超过20%。

总有效率(%)=(部分缓解例数+完全缓解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使用(n,%)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计量资料术后生存期限使用(±s)形式表示,检验t值。两组的数据若统计计算为P<0.05,那么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疗效的对比(n,%)

3 讨论

胃癌是现阶段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确诊患者均处于晚期,不适用于手术治疗,少部分处于早期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也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患者的生存率普遍不高[4]。对于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而言,常规疗法是给予全身化疗,并辅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但是这种方法疗效并不理想,杨亚冰便在其研究中指出,采取这种方法的患者其术后生存时间仅有10个月左右[5]。结果中对照组55%的治疗总有效率与(9.67±1.12)的术后生存期限与这种观点相符。与之相比,为患者采取维持化疗将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中研究组使用的卡培他滨是一种见效快、安全性高且利用率高的细胞毒类药物,具有活化癌灶健康细胞、遏制癌灶继续扩大的作用,其受到胸苷磷酸化酶催化,将会形成能够杀灭癌细胞的5-氟尿嘧啶,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无论是卡培他滨还是其代谢物,均不会对健康细胞产生明显损害,因此可以放心使用[6]。结果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的一年生存率(75%)、二年生存率(55%)、治疗总有效率(80%)以及远远长于对照组的生存期限(P<0.05)都可以证明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结语: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中有着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其既安全又有效,临床可以放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洪波,陈建兰,聂勇辉.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48-50.

[2]刘世光.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02):199-201.

[3]黄印强,吴清艺,朱英霞.卡培他滨维持化学治疗对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0):1028-1029+1032.

[4]沈冬,宋宇.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8):2646-2649.

[5]杨亚冰.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1):111-112.

[6]杜娟,任既晨,郑珂,等.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论文作者:刘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刘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