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乡镇排水系统问题梳理及改造思路论文_王炉光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30001

摘要:文章分析了安徽省某乡镇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梳理,并提出可行的改造思路。

关键词:管道病害;雨污分流;管道低水位运行

一、概况

安徽省某乡镇因水流贯其间而得名,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镇区规划人口规模5万人,现状建成面积约3.0km2。镇区整体地势较低,依托周边外河堤防环绕形成的闭合圈抵御洪水,利用镇区水系汇集雨水至排涝泵站进行排涝,受外河和内河水位限制,常年需要通过泵排入河,无自排条件。

老镇区目前已建排水管道约100km和处理规模为5000 m3/d的污水处理厂,主要分布在市政道路和住宅小区等地块,相应的排水体制根据各自建设标准不同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

二、问题梳理

1、污水管道病害较多,高水位运行,污水厂进水指标严重偏低。

2017年,镇政府针对个别市政污水管道进行清淤和CCTV检测。根据检测报告反映,现状污水管道主要存在渗漏、破裂、变形等病害,现状检查井也存在渗漏、底板冲刷等病害。主要原因为镇区存在较深的淤泥土层,地质条件差,管道施工质量差,容易造成上述病害,加上地下水位高,增加了管网的负担,降低了污水厂进水水质。

同时镇区污水处理厂规模偏小,处理能力更不上产污量,加剧了污水管道高水位运行。

2、住宅小区等排水户混接错接严重,雨水管道高水位运行,雨天易内涝。

镇区存在大量的老旧小区基本为合流制排水,住户频繁私改,情况极为复杂,同时针对新住宅小区排入接入许可把控不严,造成镇区混接错接严重。同时镇区现状排涝泵站为农排标准建设,启排水位较高,无法降低雨水管道水位,造成管道高水位运行,加大清淤和雨污混接调查难度,且雨水易发生内涝。

3、排水管道疏于养护。

镇区排水管道建成后基本没有养护,加上管道高水位运行,增加淤积量,加大清淤难度,恶性循环。

三、改造思路

1、管道低水位运行,回归“初心”。

因老镇区用地限制,结合新镇区的建设,将老镇区污水外调入新镇区污水厂,让污水管道实现低水位运行,回归正常运行工况,便于管理,减少晴天淤积,提高污水厂进水指标,有效降低雨天溢流量。

提标改造雨水排涝泵站,增加排涝能力,降低启排水位,为雨污分流提供条件。

2、住宅小区等排水户雨污混接错接整治。

(1)南阳台雨水立管改造:新建一道雨水立管将屋面雨水排入新建雨水小方井,原雨水立管改为污水管用。

(2)老旧小区小区内部排水管道翻建:老旧小区大多为合流制小区,合流管道腐蚀损坏严重,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对排水管道进行全部翻建。

(3)分流制小区降水位,查混接点,局部改造:有效针对问题件进行局部改造,减少施工干扰。

3、加强管道检测和日常清淤工作量。

2019年,镇政府在积累上次清淤检测的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决心和力度,再启动全镇区范围内的管道清淤、病害检测和修复工作,力争发现和改造更多的管道病害,提高污水厂进水指标。

四、总结

该镇区因排水设施历史欠账太多加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镇政府所面临的问题基本涵盖全了排水设施可能存在的问题。排水工程就是系统工程,问题就应当系统性、针对性的逐一、分期解决。通过镇政府近三年对个别排水问题的改造,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指标已达到120mg/l的水平。解决排水系统问题,任道而重远,镇政府正积极谋划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多错并举,统筹协调,实现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

论文作者:王炉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安徽省某乡镇排水系统问题梳理及改造思路论文_王炉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