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有利于经济增长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资本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外有关研究试图证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使风险在各经济体间充分分散化,降低单个经济体消费、投资等变量的波动,有助于经济增长。①Kim(2001)[1]基于亚洲金融危机传导效应,认为羊群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多种渠道的金融传染(Contagion)使不同经济体资本流动的宏观效应趋同,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增长;Kose(2003)[2]和Evans(2007)[3]认为金融一体化具有熨平新兴经济体经济波动的效果;Heathcote(2004)[4]和Imbs(2004)[5]在Kalemli-Ozcan(2001)[6]研究基础上发现,资本自由流动增强资本分配效率,使各经济体进行更为专业化的生产,这尽管会导致产出减少,但专业化分工可增强比较优势,有利于经济增长;Davis(2011)[7]通过研究资本自由流动的财富效应,认为即使由于财富分配使不同国家产出相关性降低,但资本冲击的资产负债效应最终会使产出相关性增加,实现共同增长;针对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Loungani(2013)[8]认为增加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可降低新兴市场经济波动,通过国际资本流动,降低贸易壁垒的冲击,稳定经济增长。 国内方面,研究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文献较多,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效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但次贷危机后,陆续有文献开始关注国际资本流动冲击与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9]基于中国面临资本流动新格局(即大量非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判断,建立了带扭曲因素的资本流动与宏观稳定的理论模型,强调扭曲的存在会使波动加剧;陈健(2010)[10]基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认为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典型的“自我强化”特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相对更大的波动性;侯晓霞(2012)[11]构建面板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认为境外国际资本流入对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效应不显著,而国际资本流出仅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济效应均不显著;傅钧文(2012)[12]认为,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规模扩大、金融一体化深化、机构投资者作用增强等新特征,这些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倾向对世界经济运行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综观国内外研究,主要有以下可能的问题:一是国内外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的结论存在一定矛盾,国外一些理论分析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实际情况不符;二是缺乏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经济含义、计量方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的系统讨论;三是未能总结出一种计量思路,以考察国际合作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效应的影响。 后危机时代,世界格局变动,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究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如何使之有利于经济增长?本文试图以金砖国家为例,研究这一有重要意义的问题。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愈发显著;金砖国家在不同的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和进程下,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中国借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金砖国家等新兴国家趋于一体化发展,有必要视为一个联合的整体,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与其对金砖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南南合作的作用,提出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把金砖国家视为整体研究也有可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金砖国家拥有相对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差异化的产业结构以及一定的利差空间,形成相对统一的利润空间,引起西方资本的逐利流入。2000~2005年,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28%[13]。2005年以来,金砖国家吸收发达国家近半数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14]。另一方面,金砖国家经济结构引发的一些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共性问题,使得国际资本在金砖国家的流出同样有相对的统一性。2007~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流入金砖国家的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同时出现较大降幅,2010年,金砖国家外国证券投资又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15][16]。2014年以来,从新兴市场流出的资金已达131亿美元,其中从金砖国家流出的资本规模之大可谓史无前例②。此外,国际合作是金砖国家整体化研究的重要保证和实现形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砖国家非预期地形成一个“集体”,至今已成为全球治理平台的一部分;即使促进金砖国家联合的西方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金砖国家内部的合作也将成为一种持续的态势[17]。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以加大对金砖国家投资、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以资本流动为纽带的金砖国家合作是可预见的趋势。 本文在Kose(2003)[2]、Buch(2005)[18]及Pedroni(2013)[19]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尝试进行以下可能的创新:一是立足新兴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状态空间形式的多参数动态系统,估算潜在产出等具有预测功能的变量描述经济增长;二是在考察金砖各国情况的基础上,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把金砖国家视为一个联合的整体,以经济含义统领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DSPVAR)的构建,形成一种计量思路,识别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并将其分解为金砖国家整体面临的共同冲击和个体受到的特有冲击,研究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三是借助统计方法,对DSPVAR模型的技术处理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即考察通过国际合作将金砖国家视为整体进行计量分析的可行性及国际合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二、计量模型与理论分析 (一)多参数动态系统 有关研究表明,应用潜在产出等不可观测变量有利于揭示宏观经济现象的本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实际经济增长的趋势[20]。 凯恩斯主义认为,潜在产出由一个经济体长期总供给能力决定,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所有要素充分利用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值;新古典主义认为,真实技术冲击决定经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定义潜在产出为实际产出趋势值,认为实际产出在与潜在产出很小偏离范围内波动,且产出缺口可正可负。考虑新兴国家经济结构及数据可得性,本文参考不同学派的观点,尝试构建状态空间形式的多参数动态系统,将潜在变量并入可观测模型,借助Kalman滤波这一强有力的迭代算法,结合极大似然法进行超参数估计[21]。 首先,对实际产出进行分解。将实际产出在时间序列上分解为趋势成分、周期性成分和季节性成分,分别描述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季节因素,如式(1)所示。 其次,设定潜在产出变动规律。应用递推思想,将本期潜在产出定义为上期潜在产出及其增长率()之和,如式(4)所示。 根据经济周期规律及凯恩斯学派的主张,潜在产出增长率服从平稳的AR(1)过程,并趋向于均衡增长率,如式(5)所示④。 其中,表示潜在产出增长率,μ表示均衡增长率,0<π<l。 再次,设定产出缺口变动规律。产出缺口反映经济波动,而影响各国经济波动的因素众多;对于新兴市场,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甚至不限于经济领域本身。为简化并兼顾统一性,不妨应用自回归的思想,以产出缺口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根据新古典主义的观点,设产出缺口服从AR(2)过程,如式(6)所示。 一般而言,滞后期产出缺口的影响力依次减弱,设。 是假定为独立同分布(i.i.d)且不相关的正态分布扰动项,以式(1)为量测方程,式(2)~(6)为状态方程,构建状态空间形式的多参数动态系统,应用Kalman滤波求解潜在产出等状态向量及参数的估计值。 (二)DSPVAR模型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联系的经济效应可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本文建立资本账户、经常账户、潜在产出等相互联系的系统,应用向量自回归理论,重点研究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对系统的动态结构冲击,解释其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形成的影响⑤。 在传统时间序列分析中,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同期和多期效应,需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冲击进行识别,进而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所感兴趣的问题是,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愈发重要,理论上有必要将金砖国家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外部”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的影响。为此,通过使用面板技术,设定DSPVAR模型,将国际资本流动对金砖各国的冲击视为一种综合性冲击,包含金砖整体共同面临的冲击和个体受到的特有冲击。 这种时间序列上的技术处理,对于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将金砖国家构成的面板看成全球相对独立的一个整体,其在某种程度上或可代表新兴市场通过国际合作联合起来的力量。若这种假设成立,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三个层次研究:一是国际资本流动综合性冲击对金砖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这类似于传统SVAR分析;二是国际资本流动共同冲击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可视为DSPVAR模型在SVAR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三是排除共同因素作用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特有冲击对金砖整体经济增长的内部扰动及金砖各国潜在产出波动的趋势,这也是检验DSPVAR’模型在经济意义上的可行性和效果。 进一步尝试将SVAR模型的结构约束扩展到面板分析的情形,设有如式(8)~式(10)所示的变量关系。 第二,设定结构式关系,如式(11)所示。 仍沿用时间效应,揭示中面板内所有成员共享的部分,如式(12)所示⑥。 由此,式(13)可改写为式(15)。 第三,设定可得变量及其顺次,如式(16)所示。 第四,设定简化式关系,如式(17)所示。 根据前述对可得变量顺次的分析,将A(0)设定为主对角线为1的标准下三角阵符合本文讨论问题的经济意义。根据可得变量的经济关系,经常账户失衡、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变化的内生性效应设为0,即同期关系设为0(反之不成立),而变量与自身同期关系设为1。由此,DSPVAR模型是恰好被识别且递归的,可使用Cholesky分解完成结构式的识别⑨。 对DSPVAR模型进行识别和估计,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别研究已识别的、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冲击、共同冲击对金砖国家个体和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考察特有冲击的内部扰动,对DSPVAR模型的理论分析进行检验。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中国自2002年后开始启动资本账户自由化,2008年后进程逐渐加快;巴西和南非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和印度从2006年开始逐步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为将金砖国家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及最近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纳入考察范围,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金砖国家GDP、经常账户及资本账户余额的实际值,所有数据以美元价值度量,数据来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⑩。 (二)计量过程及结果 对多参数动态系统应用Kalman滤波。选用包含常数和趋势项的ADF方法对{}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SC准则并兼顾统一性,确定滞后阶数为2,经检验,{}为一阶单数;根据前期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波长特征的研究并兼顾统一性,γ的初值设为0.9,即排除系统性危机和其他剧烈冲击的扰动,产出增长收敛到均衡值的1%约10年;应用Kalman滤波,得到金砖国家参数和状态向量终值,以及潜在产出、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增长率和均衡增长率的估计值;计算金砖各国之间潜在产出波动相关系数,限于篇幅,详细结果不再列示。 对DSPVAR模型进行识别和估计。根据SC准则并兼顾统一性,确定滞后阶数为4,经检验,所有单位根的模型都小于1,模型是稳定的;施加约束识别并估计结构因子,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影响显著,可以使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后续讨论;估计;生成金砖各国潜在产出增长率对综合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以及金砖整体潜在产出增长率对共同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计算金砖各国之间累积特有冲击相关系数。 (三)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前述DSPVAR模型的理论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以下3个层面讨论: 首先,把金砖国家当作独立个体,在时间序列上,通过分析已识别的、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引起金砖各国潜在产出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及贡献度,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上看,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较为分散。分国别看,南非资本账户开放较早,且风险控制相对较好,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有助于提高其长期经济增长路径,而且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变动的贡献度缓慢增加至3.6%,其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利好在金砖国家中是最显著的(11);印度决定全面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较晚,当前印度存在一定资本管制、资本账户开放放缓,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看似有较为“持续”的正效应,但这会随资本账户开放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况且目前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只有0.27%;与多数新兴国家不同,巴西资本项目从证券投资开始,为国际资本玩家通过证券投资组合炒作巴西经济提供了较为顺畅的通道,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可在短期推高潜在产出增长率,但对长期经济增长有不利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变动的贡献度也有两个高峰,贡献度在长期达到0.42%;俄罗斯在次贷危机前完全放开资本账户,大规模资本流入俄罗斯股市炒作,危机爆发后资本外逃,重创俄罗斯经济,资本账户在危机前放开,缺乏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和预案,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长期经济增长路径造成持续负面影响,但俄罗斯毕竟是世界大国,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助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影响力度仅有0.25%,是金砖国家中最小的;在目前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下,尽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中国经济尚不构成外部冲击,且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在短期内有微弱正效应,但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其在长期内可能引致的风险已不容忽视,好在国际资本流动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变动的贡献不大,只有0.67%,为中国进一步完善资本账户开放所需条件争取了时间。 第二,将金砖国家视为一个整体,考察截面上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已识别的、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共同结构冲击引起金砖整体潜在产出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及贡献度,研究来自外部的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整体的影响(12)。结果显示,与个体分析时的情形不同,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正效应。金砖国家共同面对的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其整体经济增长几乎不存在负效应,且正效应出现的时间较早;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存在较弱的负效应,这与国际资本流动对金砖各国特有冲击在金砖国家内部的扰动有关。进一步分析显示,外部资本流动冲击虽有利于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程度有限(作用力度仅为0.08%),明显小于对个体的影响;金砖国家个体差异及内部关系对外部资本流动冲击的利好在短期内有负向扰动,但在长期或有利于各国获取外部资本流动冲击助力经济增长的益处。结合前述对金砖国家个体的分析,若要在长期持续获得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利好作用,金砖国家要控制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潜在风险,尽可能使国际资本流动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且金砖国家加强合作很有必要。 第三,将国际资本流动对金砖各国的特有冲击视为一种金砖国家内部的扰动因素,通过分析金砖各国潜在产出波动相关系数和已识别的、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累积特有冲击相关系数(13),检验以国际合作形式将金砖国家视为整体研究的可行性及经济意义。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潜在产出波动存在正相关,除中国与南非等个别情况外,正相关性较强。这说明国际合作的发展使金砖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一体化趋势,而且产业结构稳定的国家、地理接壤的国家之间一体化的趋势较强(14),除中国、印度和南非外,金砖国家之间的累积国际资本流动特有冲击存在较弱的负相关,说明推进国际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在金砖整体内部分散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的冲击。中国、印度和南非之间的累积特有冲击存在较弱的正相关,说明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时,内部的分散化效果较弱,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或可加剧危机时的经济波动。此外,中国与南非潜在产出波动的正相关性很低,表明两国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中国增加与南非投资方面的合作,实现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逐步提高一体化趋势,或可增强共同抵御资本流动冲击风险的能力。由此可以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特有冲击的内部扰动,不会改变共同冲击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同时,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可分散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增长冲击的风险,有利于实现长期共同发展。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实证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单独考察金砖各国,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较分散。只有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风险控制较好的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才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路径。第二,将金砖国家视为一个通过国际合作联合起来的整体,则外部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整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正效应。但要注意到,一是这种长期正效应的程度有限;二是金砖国家个体差异及内部经济关系对外部资本流动冲击的利好在短期内有负向扰动。若要长期从国际资本流动冲击中获利,各国要完善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把握好开放进程。南非渐进式资本账户开放过程较好地控制了风险,无论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短期冲击,还是从中持续获得长期经济增长的好处,都有一定借鉴意义;印度的渐进式资本账户开放目前看似可从国际资本流动冲击中获益,事实上这与其关键资本项目管制有关,是长期中不可持续的“稳态”;巴西的资本账户开放从证券投资开始,为热钱炒作创设渠道,短期虚假繁荣后经济剧烈波动亦对其长期增长有不利影响,值得汲取教训。第三,以国际合作形式将金砖国家视为整体进行计量分析是可行的,而且具有经济意义。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新兴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相互间合作加深,各国长期经济增长路径偏离均衡水平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体化的趋势和空间。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在金砖国家内部的扰动,不会改变其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金砖国家间某些领域的合作可分散风险,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 基于上述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启示:首先,目前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可在一定意义上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自身经济的外部扰动,但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已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相对持续的不利影响。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已使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路径出现下移的可能,而且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长期经济增长也存在下移的压力。若不及时研究应对,上述负面影响可能会叠加显现,到时将难以治理。其次,中国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稳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获得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短期收益的同时使其有利于长期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不断完善的结构转型和变迁的过程,通过资本账户开放引进外资是一个重要途径,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引导国际资本流向中国的实体经济,使之对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升级有直接贡献,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变迁,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这既为资本账户开放创造最为基础和必要的条件,又为资本账户渐进开放领域的次序选择指明方向,更为资本账户开放后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有利于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最后,应推进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全方位南南合作,改善宏观经济运行,加强风险管理,共享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不断增强新兴力量的话语权。中国与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地理接壤的国家,应加深以产业贸易为纽带的实体经济方面的合作,通过发掘实体经济的比较优势,分享一体化的收益,增强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引致的经济波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实力;中国与资本账户开放相对较为成功的国家可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金融方面的合作,构筑资本账户完全开放后的一道金融合作形式的防火墙,分散系统性风险的外部冲击。 ①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私人部门可在经济不景气时从外国部门借款,或在经济繁荣时贷款给外国部门,降低收入和消费的波动。同时私人部门还可在全球配置投资组合,享受风险分散的益处。 ②EPFR Global数据库。http://www.epfr.com. ④潜在产出变动被设定为一个均值复归过程。均值指“稳态”产出,即凯恩斯主义认为的潜在产出。 ⑤本文旨在研究国际资本的自发性流动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冲击,暂不考察金融项目。 ⑥由于仅考察平衡面板,可设N非时变。 ⑦资本账户总额考察一个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的总规模,而本文研究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考察国际资本流动的净值,所以选用资本账户余额。显然,经常账户也应选用余额。 ⑩本文使用GDP平减指数对GDP、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余额的名义值进行调整,以2000年为基期。原始数据以所在国货币为单位的,按季度末汇率转换为美元价值。 (11)需要指出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只是对一国经济运行的外部扰动,所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小。南非在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持续正效应的情形下,3.6%的冲击贡献度是显著优于其他金砖国家的利好;但也说明由于南非资本账户开放较早、程度较深,外部资本流动冲击有较强的扰动能力,可能引致的风险也要引起关注。 (12)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有助于推断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新兴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13)需要说明两点:一是由于金砖国家在经济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潜在产出本身对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意义不大,但是其波动性反映出长期经济增长路径偏离均衡水平的可能性,而作为内部扰动因素的累积特有冲击是影响各国潜在产出波动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分析二者各自间的相关系数,至少可以从某种程度揭示出这种影响;二是考虑到特有冲击自身波动较大,选用累积特有冲击。 (14)随着金砖国家合作的发展,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程度提高是一体化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标签:国际资本流动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资本账户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长期资本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