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林业工程建设逐渐成为了城市化建设的热点,树木的养护及管理是保障其健康生长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养护树木角度出发,主要探讨了养护管理工作中的技术要点,为有效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措施
引言:林业工程研究主要是通过加强植树造林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自然环境规划和设计因素的影响,加强栽培过程系统的建设,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对在使用过程中对树木的种植和收获的综合利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整改工作的种植基地,提高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维护工作的缺陷,容易导致导致树木死亡,由于缺乏支持维护工作严格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林业系统的发展,也阻碍了植树工作的发展。
1林业工程发展的现状
林业工程主要研究树木的种植和采收,以及在播种环节对土壤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的设计和规划,以完善种植过程,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它具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有效净化空气,防止风和沙,减少洪水,保护水和土壤和水。因此,林业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21世纪,林业工程以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及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学科。
2树木养护的具体技术方法
2.1控制土壤含水
正常生长的树木的需水量是有科学定量的,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一些严重的根腐烂,甚至死亡的现象,如果缺乏水的种植基地土壤、根不能吸收水分养分消耗营自体营养以维持生命,因此,维护任务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维持水分平衡。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同时吸收一些养分。在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抽样调查时,需要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数据计算水含量的科学比例。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当自然降水较大时,土壤处于饱和状态很长时间。在这样的水环境下,树木可以通过蒸发一些水来加速光合作用。但同时,它也受到温度的影响。雨后气温很低。此时,维修人员应做好排水工作。持续的土壤热天气干燥,森林环境温度的缺水急剧增加导致树木死亡,植物人员应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及时进行灌溉,土壤保持在适合树木自然生长的状态。
2.2土壤管理
2.2.1深翻熟化
土壤管理是一项保持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土壤与树木的生长直接相关,土壤和树木生长的城市绿化往往较差,因此养护树木的土壤管理主要是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为树木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为了改善土壤性质,增加土壤含水量,我们应利用树木的深部转向、深部交错、综合深部转向和交错深层回填,使其在园林根系范围内再生,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质。同时,深耕提高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土壤成熟,使不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2.2.2中耕通气
在生长季节,年度种植的数量达到2 - 3次,清除杂草能够切断表层土壤的毛细管,减少土壤蒸发,防止土壤改良土壤通气、粉化,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导致可溶性营养物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的生长的树木。
2.3掌握肥料供给
在园林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大型树木来说,肥料的要求更特别。在生长过程中,根系的发育是不够的,而肥料往往是从固定的区域吸收的。因此,肥料的供给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树木所需要的时间和施肥数量来全面控制。同时,在施肥过程中,必须强调有机肥的施用,以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类型肥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有机肥料之前,有机肥料必须更充分地分解以提高肥料的肥力。与此同时,施肥在白天更适宜,避免了雨水对肥料浓度和施肥面积的影响。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肥料的叶子,引起叶片的燃烧。在园林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对施肥的需求。在完全分解后,垃圾填埋场需要处理。当公园或林园开放时,避免使用一些特殊的气味肥料。同样,在施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将营养液直接注入后备箱,以满足营养需求,在注射营养液时应注意及时消毒。
2.4杂草处理
在园林树木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土壤的精馏和处理。耕作是有效地放松土壤表面的有效方法。它能促进土壤的渗透性,提高土壤的温度,使肥料能更快地分解。根据城市中许多游客的特点和城市的大城市交通,土壤很容易僵化和不灵活。根据不同树木的年龄,对土壤松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施肥条件进行处理。同时,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要注意杂草和控制杂草,以避免杂草和树木之间的营养竞争,以保证树木的健康和健康生长。在某种程度上,除草也能预防害虫和疾病。杂草可以成为病虫害的媒介,在生长过程中繁殖。在处理杂草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早期的进展,并在夏季彻底清理,以避免杂草的滋生,大量的繁殖条件。同时,在清除杂草的过程中,尽量手工清除或使用锄头和铁锹,避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清理。
2.5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针对性的管理。由于园林管理的特殊性,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避免大量农药或化学品的防治。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生物手段合理地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并对害虫和天敌的生长环境进行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疾病的数量。同时,在预防和控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综合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利用物理手段诱捕和消灭害虫。如果我们必须使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我们也应该注意农药的浓度,避免农药对天敌的危害,减少农药的数量。
3建立保护体系,促进生态园林发展
园林树木与农作物和农村树木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内在联系,但差异很大。城市树木是园林病虫害的载体,城市是人工环境,与农业、林业的自然环境相比有质的变化。高温、相对湿度降低、土壤结构复杂;废气、废水、城市产生的废弃物、城市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规模、建筑密度、阻碍大气环流和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这种环境会影响分布和生长的园林植物种群,相应的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在相互促进和约束下的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建立人工植物群落,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控制灾害害虫。建立生态、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实现对非药物使用或减少用药的有效控制。当疾病和病虫害超出控制范围时,应及时制止和控制用药。
4养护管理中的防火技术
林区防火是树木养护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在世界各地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规模巨大,损失惨重。因此,在日常维护和管理树木的过程中,要做好防火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防火技术,建立完善的预防和战斗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防火带的管理,增强消防队伍的意识,培养防火知识。同时,要结合现代消防技术,完善林区防火、预警设施和灭火设施。总之,在树木的维护和管理中,我们必须严格执行防火管理。
总 结:林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具有独特的观赏和自然生态平衡功能。在林业的维护和管理中,要努力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通过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等措施,我们应避免使用有害生物和疾病的药物对人类造成伤害。建立生态保护制度,促进生态园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文.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6(04):36-37.
[2]寇宏宝,王建山.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180.
[3]赵超越.探析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97.
论文作者:张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土壤论文; 树木论文; 林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病虫害论文; 肥料论文; 杂草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