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陈黄松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陈黄松

(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学校,325800)

摘要:自我管理模式的开展在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此时均是处于性格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自律的性格,并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极为有利。自我管理属于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的行为,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后,可以对自身的心理和思想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调节。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行,让学生自发的控制自身的行为,从另一角度也给班主任的工作减轻了负担。本文简要分析初中班主任中开展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学生;班主任;自我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也不断的发展成熟。多方面的变化均给教育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更快的融入社会生活,并迅速的在生活中站稳脚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1]。而在中学教育中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可以让学生从初中阶段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为自身形成完整的人格奠定基础。并且良好的自管理能力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为往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

初中班主任在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时,首先需要让学生认可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贯彻相应的规范。学生在初中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均会起到较大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让学生控制住自身心理上的欲望,并且深刻的认识到自身所做的事情有没有必要性,从而真正认清自己想做什么[2]。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的欲望得到控制,避免学生因为被欲望控制而做出不正确或是不规范的事情。因此班主任需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自我管理模式,充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在班级中,学生是其中的主体。学生不仅是班级教育和管理上的客体,同时也是主体和客体的结合体。英尺班主任需要自觉确立中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并且需要充分尊重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自觉的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观念的变化是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传统的教育中基本都是教师将具体知识或是行为规范等交给学生。而自我管理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成为管理上的主体。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时,首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才能自觉的遵守相应的行为、学习等规范。

2.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理念

初中学生此阶段的心理和身体均没有得到完全的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成熟。那次班主任在实施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时还需要重视自身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理念。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和学生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班主任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关键人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初中生此阶段的想法较为不成熟,并且从小学升入中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环境等方面没有清晰的认识,比较容易处于茫然的状态。学生的状态对自身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教师在此阶段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理念,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活动或是实践活动中来去自如,养成恰当的自我管理观念。并且中学生此阶段的年龄也较大,自身能力程度和年级以及认知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学生对自我管理模式的认识程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定会存在一定的不同。因而教师在实施自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性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积极履行教师主导作用的责任和任务,在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理念的起初阶段和重要方面等给予班级内的学生及时和有效的启迪,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在班集体的教育中,教师不但需要重视自身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之间产生的联系。班级也属于一个正式的组织,每个学生均是组织中重要的一员,学生自身的思想对其他成员的思想以及行为均就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班级工作管理中可以在学生之间树立标杆,让积极和近距离的正面人物形象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初中学生的教育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内化的教育,而学生之间产生的联系属于同化的影响。在开展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中,教师需要账户已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同时也需要重视班集体中的同化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均可以受到良好的班集体的熏陶和感染,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同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于正确的行为规范或是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之间不断学习对方的优点,从而让自身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4.结语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时,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模式的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的贯彻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3]。同时教师也还需要重视自身的指导作用,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管理观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中,班主任也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同化作用,利用正面的任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通过树立标杆的作用,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成长,为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涛.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新模式探究——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25(11):J0006.

[2]纪雅萍.浅谈小学班主任培养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14(23):28-29.

[3]林玲.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探微[J].教书育人,2017,19(16):74-74.

论文作者:陈黄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陈黄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