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文化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研究和回答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利用战争带来的有利时机取得革命的胜利,使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突出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列强的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获得跳跃式的发展,很快就赶上或超过了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后,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于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帝国主义战争一方面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在一些国家造成革命形势;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自身的力量,造成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在这些薄弱环节上,无产阶级政党若有一条正确路线,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就能够突破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这些薄弱环节在战争期间通常就出现在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由此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考察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不能仅仅局限于落后国家的实际情况,还要把它置于整个世界的范围,将其看成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通过革命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然而,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为那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劳资矛盾较尖锐,工人阶级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但实际的发展状况是:首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并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而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一些国家。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方面异乎寻常地加快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步伐,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另一方面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虽然在社会制度上高于资本主义,但在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却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很难在短期内充分显现出来。同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落后国家,是越过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并处在众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也是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总之,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在这个问题上,列宁曾经做过一些探索。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直接运用到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结果发现在实践中行不通,于是搞了个“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虽短,但却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前,也是一个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胜利并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毛泽东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解决了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但始终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由邓小平创立、后继者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出色地解决和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1993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邓小平带领下,我们党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而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难题。
二、破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必须解决的一系列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
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研究和回答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究竟解决和回答了哪些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呢?归结起来,这些问题主要是:
1、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认识自身的根本任务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并不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历史发展的跳跃性,决定了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但是,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走过一些弯路。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曾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中国如果不发展经济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然而1957年之后,毛泽东头脑中“左”的思想抬头,并逐渐占据上风,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是走到了极端。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之后邓小平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发展经济“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对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从根本上摆脱落后状况,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2、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当作现成的模式,不加区别地盲目应用于落后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有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才有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历史已经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科学的,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但是我们必须牢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①可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却违背了这一准则。我们照抄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社会主义设想,以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革命胜利之后,就可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立即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殊不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单一公有制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设想,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商品经济已经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但以前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企图在生产力很不发达、商品经济很不发展的情况下,建立起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其结果,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使经济建设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这种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当作现成的模式,不加区别地、盲目地运用于落后国家的做法,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为此,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里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方法论问题:是根据书本、根据原则来认识社会主义?还是根据实践来认识社会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头脑并不清醒。社会主义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马克思怎么说的?恩格斯怎么说的?列宁怎么说的?老祖宗怎么说的?惟独不考虑实践是怎么证明的。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从根本上讲,也是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100多年前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拿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原则,来剪裁今天的现实,显然是行不通的。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一直在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反复强调: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等等。江泽民也多次指出:我们的理论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所以,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确立这样一个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固地树立“根据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的观念。只有这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才能永葆其青春和活力。
3、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什么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不断地调整具体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促进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这就是改革。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特别是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很多弊端,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不努力实现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现代社会主义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就很难发展下去。为此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中国“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同时也应看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不是为了否定和抛弃原有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是要通过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更加完善,使其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如果说,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话,那么,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同样也是没有出路。这已经被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所证明。
4、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如何对待资本主义
由于落后国家是越过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因此决定了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在过去长时期内,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地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还有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指出: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江泽民也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既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又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对于对立和斗争的一面,我们当然要看到,而且应认识到只要这两种社会制度还同时存在,它们的对立和斗争就不会消失,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人民就要保持应有的警惕性。但在看到对立和斗争一面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只看到前一面,而看不到后一面,就陷入了认识上的片面性。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进步。”③
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证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但却不能跨越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成果。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充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中对已有用的一切东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5、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时多半都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很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在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较严重的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已到了难以支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程度;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到了社会难以承受的程度。于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提了出来。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发展的目的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上,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强调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系统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深化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1、如何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避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推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已有17个年头。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综合国力、社会财富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和提高。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企业一部分通过改制、重组等方式已经逐步非公有化了,一部分通过破产程序已经不存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正处于低效率的艰难运行中,而非公有制经济却步步为营,迅速壮大发展起来。这种情况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2)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调动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也产生了很多消极现象。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发展差距逐年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有增无减,甚至出现了一个数量可观的富人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和贫富不均,在一定程度积累了贫富对立情绪,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3)共产党基层组织不断“边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流动性扩大,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也增强了。这种情况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一些党支部由于没有集体经济做支撑,缺乏政治动员的经济资源,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党支部的影响力,加上青壮年党员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党员,无法有正常的组织生活。在基层党组织中,大多数成员是普通的工人和农民,他们是共产党传统的依靠力量,而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已成为弱势群体。
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没有从制度和机制上把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落到实处。事实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各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公正、平等、合作、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是:主体独立、自由竞争、等价交换,价值规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同情弱者的眼泪,也不谴责富者的为富不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时,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当年,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衷,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优点结合起来,在发挥市场经济优点的同时,尽可能消除其负面影响,避免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老路。因此,如何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法律制定和政策导向,使得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得到较好的体现,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2、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再调整和再分配,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采取一系列改变政治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措施。这种对政治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政治生态的某种不平衡,处理不当会产生政治动乱甚至会使原有的政治结构发生解体。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从来都是有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改革理想和抱负的领导者们通常也都不愿意冒这种风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政治改革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是推不掉躲不开的。目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的严重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政治体制改革又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指出:“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不能用大跃进的做法。”④“各种民主形式怎么搞法,要看实际情况。”⑤这一认识已为广大干部群众所认同。对于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要善于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成果,如程序完备的选举制度、制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司法独立的法治原则等,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经验的总结,也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但是绝不能照抄照搬。曾几何时,一些主张“西化”人,常常以西方的民主制度为标准来设计和衡量我国的政治改革,试图用西方社会的政治模式来解决今日的中国政治问题,全然不顾及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如果照搬西方国家的民主模式,中国一定会水土不服,天下大乱。因此,“有些事情,在某些国家能实行的,不一定在其他国家也能实行,我们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加快,国际局势在发生深刻变化,政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种情况必然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定不移地朝着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走出一条能够给最大多数中国人民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发展之路。
3、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遏制道德滑坡趋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志同道合,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和而不同,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天人一体,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这些道德规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千百年来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一方面由于十年“文革”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加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造成不少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淡漠、鄙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受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影响,重利轻义,甚至惟利是图,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导致社会某种程度上的道德滑坡现象。因此,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这些传统美德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互助精神,营造平等友好的社会氛围,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257页。
⑤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221页。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恩格斯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