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生的课程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表论文,美国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了一名美国公立学校的代课老师。第一天在一所初中代课,早上到了学校,办公室秘书把当天的课程表给我,领我到上第一节课的教室。
上课铃响了,我按压住怦怦的心跳,强作镇静地让学生安静下来,然后按着老师留下的课程安排让他们做题。一会儿铃声响了,教室里的学生迅速收拾好书本,很快离开教室。还没等到我明白过来,又一拨学生陆续走进教室。铃声又响了,将学生安顿好,按我的课程表上的指示再将练习题发下去。如此这般几个回合,我也没明白这些学生从哪儿来,又去往哪里。
终于到了我的休息时间,走到楼道里只见学生们夹着书本,背着书包,个个行色匆匆。我非常奇怪,环顾四周,教室一个挨着一个,门上都贴着“某某老师的教室”,找了一圈也没有发现我在国内英语课上教给学生的类似“Class Three,Grade One”的教室。
稀里糊涂代课一星期后,我才明白美国学校与中国学校第一个不同在于美国学校班级的概念以老师为主,学生上什么课,去什么老师的教室。也就是说中国老师去不同的教室上课,结束后回到办公室,而美国恰恰相反,老师静止不动,“守株待兔”,教室就是教学兼办公的地方,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从一个教室换到另一个教室。
每个学生的课表都是不一样的
美国初中生和高中生每人有自己的课程表。根据各学区、学校不同情况,或是每节课长度,每天都有固定数量的课,比如7节、8节或4节(每节课90分钟)。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有4节必修课和3节~4节选修课,教学大纲有统一规定每个年级要开设的必修课和可选择的选修课。每个学生进度不同,兴趣不一样,选修的课不一样,每一个学生的课表都是不一样的。
让同一年级的每个学生用统一的课表,上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进度,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怎么可能所有学生都一样的进度,有一样的兴趣和需要呢?!美国教育的个性化从一张课程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稍微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美国的教育管理人员和老师的工作要“烦”得多,全校4000个学生,就有4000份不同的课表。而在中国,全校4000个学生,每个年级20个班,每个班用一张贴在教室墙上,延用一学期或一年的统一课表,每个年级的科目都是一样的,统一指定的,哪个系统花费的工作量大呢?
每年到了三四月份是美国中学生决定下学年或下学期选课的季节,学生辅导员在老师的配合下将选课卡、学校课程目录及其他参考材料发到学生手中。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自己选择的毕业计划要求,以及自己的兴趣选课。我们学校的课程目录中的课程超过200门,每门课都附有简短的课程简介及要求,辅助的参考材料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升学或就业倾向、哪些职业或大学专业需要何种高中课程基础等等,有图示、数据和编号,方便学生查询、对照。每年的选课至关重要,选什么课,选何种程度的课,选多少课,每门课有什么要求等等都得逐一认真考虑定夺。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和同学朋友以及父母商量,最终将有自己和父母签字的选课卡上交学生辅导员。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充分的理由就不能改动了。
高中没有班级和年级的概念
美国的高中班级的概念完全不同于中国,年级的概念就更模糊了。
就某一高中生来讲,他没有固定的同班同学(类似中国从早到晚都坐在一个教室里的)。每天上几节课,他就有几个班的“同班同学”。美国学生同学的概念是“她是我生物课的同学”或“她是我音乐课的同学”,所以美国高中生的同学很多,但很少能有几节课都在一个班的同学,从早到晚都在一个班的同学是不可能有的。
美国中学生按年龄、在学校上学的时间长度,在学校登记注册为九年级、十年级,等等,但真正的在课堂里大都是混合的,以修课内容、修课程度而聚合在一起。
以外语为例,教学大纲及毕业计划规定高中生要修相同语种外语2年~3年方可满足毕业要求。有的学生在初中就修了一年外语,到了高中第一年就直接修同一语种二级了,或者有九年级学生决定高中第一年不修外语,到了十年级才修外语一级。或者有学生九年级和十年级修满了外语要求的学分,想换种外语作选修课,到了十一年级或十二年级选修另一门外语一级。所以我所有中文课的学生要论年级都是混合的,只是在同一中文课上的学生中文程度大致相当。而且,中文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必修课,对另一些学生则是选修课。
做学生课表是学生辅导员的职责,每个学生的课表都得亲自过目,逐一查对。老师的课表一般由一位副校长做。校长做完每位老师的课表(一般在学年结束和暑假中完成),输入电脑系统。然后,学生辅导员逐一根据学生的课表来配对所选课老师的课表,必修课教同一门课一般有多位老师,课表较好配对,许多选修课只有一位老师,有时就会有时间上的冲突了。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也不罕见,很多时候学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替补课程了。
曾经有个中文课二级的学生,我的中文二级课的时间和她合唱课时间冲突,她两门课都喜欢,都不愿放弃。最后她的辅导员打发她来找我“协商”,让她插在我AP中文课上,如果我同意这么混合的话。她非常聪明,学中文也很有灵性。望着她期待的神态,我怎么能拒绝呢?这样她一学年和AP中文学生一起上课,我每节课都是“复式”教学,在她和AP学生之间轮替进行,这在美国课堂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因为美国教育宗旨之一就是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千篇一律的课堂。
这种分化式教育使好、中、差学生自然分开,目标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的学生和一般学生虽同校,却是截然两个世界,互不相干,兴趣、目标、学习的强度、深度相差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