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沈玉琴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5月入住我院的老年精神科病房的其中108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研究的需要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中,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的是优质的护理。结果 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行精神状况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价值,可使患者精神状况得以更理想改善,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需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价值

引言

目前我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开始引起学者广泛关注,这类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环境、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影响,在住院治疗期间,很容易产生跌倒、压疮、噎食、外跑、自杀、自伤等相关风险事件。这样不仅增加了此类患者的家庭负担,而且还可能引发纠纷及护患矛盾,此外还可能对医院的正常秩序或社会形象造成一定影响。而决定这些护理风险事件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护理工作质量,目前临床上出现了一种优质护理服务,讨论此种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方面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08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依据研究要求,将54例患者划分到对照组,其中男30人,女24人,年龄62~78岁,平均72.6±2.6岁;另外54人划分到观察组,包括男28名,女26名,年龄63~80岁,平均72.4±2.5岁。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别对此次研究而言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不影响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因患者的特殊性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极易引发不良事件,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精神科常见护理风险的防范处理能力。加强对护理人员对各种风险防范相关知识的培养,掌握各种防范及应急培训技能。对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方案,切实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充分意识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重点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从各个环节中加强管理。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落实相关健康教育,鼓励和叮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的看护之中。

1.2.2营造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

针对老年患者动作不灵活、反应迟钝等特点,注意预防跌伤、坠床等意外。保持病房、走廊地面平坦、清洁,干燥。清洁地面或湿式拖地后应及时擦干,并设置防滑标识。卫生间安装扶手,放置防滑垫。夜间病房内使用地灯,保持微光照明,以防老年患者夜间起床时发生意外。指导患者穿合适的裤子和鞋子,以防发生绊倒或滑倒。对于躁动或夜间经常摸索患者应适当制动,遵医嘱必要时保护性约束。督促老年患者按时入睡,精神兴奋者分开安置,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1.2.3加强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期间应对其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诱发因素、治疗原则、预后效果及住院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心声。对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和困惑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对住院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每星期对患者及陪护举行一次健康教育小讲课。

1.2.4加强生活护理

针对老年精神科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生活护理。定期督促或协助患者洗头、洗澡、更衣、梳头、理发、剃须、修剪指(趾)甲等。保持患者床单位干燥、整洁,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对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理污染物,并更换衣物和床单、被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的摄入。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积极预防感染,指导有效咳嗽,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对因精神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引起的拒食、不知饥饱患者进行好言劝说或喂食。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守护进食,嘱其缓慢进食、细嚼慢咽,必要时遵嘱留置鼻饲,防止发生呛咳、噎食。

1.2.5加强用药护理

因精神患者无自知力,对治疗的不配合,护理人员还需加强用药护理,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监督患者及时用药,看服到胃,防藏药,吐药,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3评价指标

①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②患者出院时对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为100分,得分≥90分认为对护理工作质量非常满意;70~89分认为对护理工作质量比较满意;<70分认为对护理工作质量不满意。具体详见表1

2结 果

在护理前和护理后,要分别对两个分组中的患者行精神量表评分,评分越低,则表示精神状况越好,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前后评分分别为85.6±8.6分、35.6±4.6分;对照组患者前后评分分别为84.8±9.8分;56.8±5.6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的精神病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这类患者由于生理病理特点,大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同时伴随有精神病之外的其他身体疾病,护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各类护理风险事故,给临床护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对这类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已达到较好护理效果。这种护理服务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工作中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与其交流沟通,使其得到较好的护理服务从而尽快康复出院。这种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老年精神病房由于所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导致该病房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如果护理不及时或不到位极易发生不良事件。老年精神科患者身体较为衰弱、反应较为迟钝,如果看护不到易发生跌倒、压疮、噎食、伤人、自伤及自杀等不良事件,需从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护理风险带给患者的身心痛苦。

参考文献

[1]刘宁,孔鹏,郑婵燕,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54-156.

[2]李佳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精神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1):95-97.

[3]王垭,杨涛,黄秀梅,等.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4.

[4]杨丽苹,高长青.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5,26(32):134-135.

[5]宋文英.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38-41.

论文作者:沈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沈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