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建构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师范生调查为例论文

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建构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师范生调查为例论文

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建构研究
——以江苏师范大学师范生调查为例

仝 晓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21116)

摘要: 教师作为神圣且存在久远的职业之一,吸引着诸多学子报考师范专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和就业形势的转变,师范生对自我身份开始动摇或者是质疑。通过对师范生身份认同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剖析影响师范生身份认同的要素;在以上研究基础上从师范生课程培养体系的重新建构等方面为师范院校培育师范生提供建议。

关键词: 教师职业认同;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

今年国家对教师的重视程度极高,相应地加大对教师教育的关注力度,并在此过程中强调教师在身份、思想以及行为上要具有一致认同。而作为未来教师职前状态的多数师范生,却在此显现出难以认同自我身份这一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师范生在校知识积累以及专业训练的专注度,而且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走向,波及师范生择业就业问题。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全方位的了解我国教师的职业性质、现状、特点、社会地位及职业规范等,在学习期间就能够形成对教师职业比较全面和完整的职业认知。

一、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基本概念

师范生,顾名思义,是指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作为教师职前的状态而接受系统性学习。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系统化的教师素养、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从而获得某一具体专业从教资格。由此,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即师范生作为教师储备,在专业学习以及训练过程中,对自身身份的感知或对教师职业的归属感。

引理3若f(z是)非常数亚纯函数,其级ρf<+∞,那么对于∀ε>0,存在E⊂(1,+∞,)使得E的对数测度有穷(即,且〔10-11〕

自我身份认同是师范生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基础,先认同后就业;认识和了解教师职业是师范生从教的必要准备,特别是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对于在校师范生而言,对教师这一身份的培养并不是一个专项和明确的学习内容,而是蕴含在学科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人文社科与现代科技知识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等各种学习内容的学习与领悟过程中,换言之,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主要是一种感性的、直觉式的个人自主体会的过程。

二、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现状及调查数据分析

基于增强研究成果可行性的要求,本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作为样本采集基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教师教育的现实,探析其发展及重要影响因素。样本选择上,为确保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对在校师范生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将江苏师范大学110名师范生作为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共发放11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10份,回收率100%,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问卷由基本情况、单选题、量分题(以3作为标准分)三部分组成,主要调查指标如下。

(一)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的现状

师范生实际培养中,见习、实习等实践时间短、效果差,很难有及时的指导,流于表面。四年的师范培养,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层面,忽视了专业教师实践。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在教育实习前的基本功训练微乎其微,如板书等并没有进行专业训练,一系列问题都导致师范生并未受到专业教师训练,缺乏走向教师职业的资本。不能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师范生只是空有名,难以符合真正的标准。综上,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那么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较大的疑惑,不能及时解决,那师范生对师范专业的认知也必然会随之产生偏差。

(二)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师范生的成长不仅依托于外部环境,更重要的还有自我内部转变以及群体影响。从进入师范专业,到毕业择业,四年的学习生涯,是对教师这一行业产生归属感,还是更加迷茫与动摇,在接受专业性培养后,自我如何认识与理解更为重要。

师范学院在师范生身份认同与发展上承担着重要职责。相关课程设置、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等都会对其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

1.师范学校的培养

2.群体影响

在对师范生问卷调查中,“我的职业规划是将来成为一名教师”(平均分:3.25)显示超过半数的师范生的职业规划是将来成为一名教师,但师范生作为明确就业方向的专业,仍有近半数的师范生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愿望成为一名教师。由此可见,在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之后,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并不是完全具有归属感,并没有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我觉得学校学习的课程对我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有重要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分:3.21),仍有近半师范生对目前院校培养的课程不太认同,而专业学习的课程设置,对师范生未来是否选择教师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进一步调研中发现,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目标单一,且难以规范按照培养方案执行。其次,师范生培养课程与中学实际教学需要有一定差距。师范生学习的不少理论内容已经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师范生培养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练习。第三,师范生培养课程比例不合理。注重理论学习是绝多数师范专业的现状,教育见习以及教育实习均达不到教师教育培养的要求。在师范生本科阶段培养过程中,普遍是专业类理论课程比例偏高,其中重复性课程较多;实践性课程安排相对较少,且时间较短。在现实教学中,较少的教育实践直接导致了师范生脱离了师范专业,难以真正认识教师这一职业。

师范生对自我身份的认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培育基地的师范院校和师范生自身的影响最为重要。因此,影响因素从师范院校的培养、群体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笔者通过对山东省17市及其所辖县和村的幼儿园在职学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山东省学前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特别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公办园比民办园拥有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多,持有教师资格证、具有事业编制的教师人数多,年龄结构也更为优化,待遇好,工资高;第二,城市幼儿园比县城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拥有数量相对较多、质量相对较高的教师资源,师幼比较低、班级教师配备人数较多,高层次学历、高职称者比例较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公平性,成为影响学前教育健康均衡发展的最大短板。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对自杀心理进行深度分析。自杀的适应器理论认为,对于社会性动物(包括人类)来说,在某些情况下,跟不具备自杀机制的个体相比,具备自杀机制的个体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升自己的整体适应度(de Catanzaro, 1991)。本文将在下面的部分详细阐述自杀的适应器理论,同时评述检验这一理论的证据——这些证据来自多个领域。最后,本文将讨论自杀的进化心理学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您填报师范专业的主要依据”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师范专业,也许是“父母的意愿”“老师的指导”“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或是“随便填的”,但是仍然有35.45%的选择是“自己想当老师的理想”。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怀抱着成为教师的意愿进入师范专业。师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参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多的还会听取老师的意见以及父母的建议。在进入师范专业后,周边师范生对自我身份的态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调研样本中,对所在师范生群体的认知基本状况显示,师范生在经过专业训练与学习后,对教师行业并没有更加认同。报考师范专业调查中,有35.45%的受调查者是“自己想成为教师的理想”,在四年的学习后,仅27.27%认为周边同学还是充满热情。由此可见,师范生在报考专业时,对师范专业还充满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团体或课程的影响,迷茫或是产生厌倦情绪,无法对自我身份产生归属感。必须重新构建师范生培养体系,强化师范生角色,培养师范生教师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类灵魂师。

三、师范生自我建构过程中身份认同的路径选择

在社会环境难以直接改变的现实情况下,加强师范生对自我身份认同建构,可以从师范院校和师范生自身两个层面进行探究。师范院校作为直接影响因素,其办学宗旨、配套设置等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新时代培养新教师的需求,实现从传统教学到现代化教学的飞跃。师范生作为建构主题,更需要不断自身学习,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有限的学习期间内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认知。

经检验,玻璃瓶上没有留下指纹。打开密封的瓶盖后,见里面装有一张白纸条,上书与匿名信字迹相同的几行文字:

(一)师范生课程培养体系的重新建构

“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普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虽然目前师范院校对师范专业的课程划分清晰,但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平衡仍然需要进一步巩固,因此,师范院校必需重新构建师范生课程体系,推动师范生课程合理化,让师范生在四年学习中,充分感受并全面了解教师职业,促进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实现。师范院校要进行积极的改革,推动教师教育现代化,紧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对师范生培养课程和培养方案积极革新,不仅调整文化科学知识所占比例,注重基础知识的传递以及批判性思维培养,更要注重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发展,使其规范化、合理化,符合教育实际需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出优秀的人类灵魂师。

(二)师范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师范生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一个长期、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师范院校师范生双重的努力。明确教师职业发展的师范生,在学习期间,要坚定自我,完善教师职业信念。在教师道德、情感、行为等方面,全面又深入的了解并不断充实自己。在此过程中,师范生需要在获得外部环境支持后,内部自我进行积极转变,认同教师这一职业,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邓杰.教育实习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

[3]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南纪稳.新任教师的困惑与需要[J].教师教育研究,2013.

[5]粟岩茹.中美师范教育课程比较与反思[J].文教资料,2012.

作者简介:

仝晓(1995-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研究生在读,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得到结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于其仅仅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保护法,相关儿童健康权保护问题,尚缺乏倾斜性的责任条款予以规制。也是这一软法属性以及上述政策的导向性,目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健康权保障力度是明显不足的。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五条为例,儿童健康权一旦受到不法侵害,应当如何维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暂无倾斜性的特殊保护,而唯有主管部门对于相关违法行为加以更为强有力的行政处罚甚至于刑事处罚,才能更好的保护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权利。因此,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健康权,我们仍需要参考我国其他法律,加以综合梳理。

标签:;  ;  ;  ;  

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建构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师范生调查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