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劳动力规模将迎来转折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折点论文,劳动力论文,规模论文,将迎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和国内基建投资减速、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因素拖累,我国经济增速出现逐季趋缓态势。受此影响,就业压力有增大迹象,就业市场求人倍率出现下滑,特别是东部地区就业有所萎缩。不过,就业市场总体依然保持平稳,政府新增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并未出现大规模的企业解雇工人和农民工返乡等现象。展望2013年,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和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总体劳动力规模将迎来转折点,新增劳动人口和青壮年劳动人口将继续下滑,大学生就业将继续面临较大压力,农民工就业压力将有所减小。
一、2012年就业的基本特点
(一)城镇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近期就业压力有所增大;(二)东部地区就业增长趋缓,中西部增长较快;(三)就业行业结构出现变化,制造业用人需求增速放缓;(四)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高级技能人才十分短缺;(五)中年以上劳动力供给增长较快,高年龄劳动者就业压力较大
二、2013年就业形势展望
(一)劳动力需求。总体来看,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将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之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有利因素逐渐增多,预计比2012年将有所改善。我国经济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助于带动劳动力需求的稳步增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对高技能人才、青壮年劳动力的需求仍将比较旺盛。
(二)劳动力供给。第一,总劳动人口规模拐点到来,人口红利即将消失。2013年,预计我国总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将达到10.0291亿人的顶峰,未来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稳步下滑态势。这一方面意味着2013年劳动力供给仍然很大,就业压力依旧较大,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由于劳动人口的不断减少,未来就业压力将逐步缩小,劳动力供给结构性不足的范围将加深并扩大。第二,新增劳动人口和青壮年劳动力规模加速下滑。就业市场将产生一些变化,一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工资相对其他年龄人口可能加速上涨;二是企业不得不增加中年以上劳动力的雇用。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具有更高的流动性,而中年以上劳动力流动性相对较差,加上劳动力供应紧张和用工成本上升,将会迫使部分制造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预计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00万人左右,“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将增长3%左右,这比“十一五”期间年均13.6%的毕业生增长率大幅下降。因而,中长期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得到逐步缓解。第四,农村可供转移剩余劳动力持续减少。未来农村可供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农村新生劳动力,而由于新增劳动人口和青壮年劳动人口已经开始持续下滑,这部分劳动力会越来越少;二是由于农业技术进步,机械化水平提高带来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和节约,这部分劳动力潜力也并不大。
综上所述,由于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变化,预计2013年总体就业压力将继续得到缓解,同时劳动力的收入将继续快速增长,有可能继续超过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继续得到提高。
三、提高就业质量 优化教育结构
(一)降低就业压力和提高就业质量并重;(二)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加强教育结构优化调整;(三)加强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力由非正式就业向正式就业转变;(四)加强自雇佣劳动者的扶持与保护,促进其规范发展
标签:求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