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析与对策论文_刘宝忠

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析与对策论文_刘宝忠

天津新业送变电安装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电力工程项目属于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电力资源服务以及维持相关区域日常生产生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社会对电力资源服务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电力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一些电力工程项目在质量监督中的有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主要探讨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问题采取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存在问题;解析与对策

引言

随着全社会对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结合当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情况,部分项目存在相关质量问题,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而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探讨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1电力工程项目特点分析

1.1复杂易变性特点

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特点,比如相关的高温、高压、精密设备多,自动化程度高,施工技术复杂。随着电力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电力工程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加,质量问题的出现会引起其他新的质量问题,因而在电力工程施工中需要考虑到施工风险以及质量问题可能产生的危害,便于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1.2质量问题引发后果的严重性

任何质量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以及建设投资,一旦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电力工程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很容易出现电力生产事故,降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3施工风险的不确定性

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存在较多的施工风险,而且某些风险是不确定的,可能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施工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这要求在实际电力工程施工期间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分析,多与不同电力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共同做好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将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2电力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问题

2.1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

“十五”以来,全国电力建设工程发展迅速,从2000年到2017年之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了4倍多,电力建设规模大大增加,但是目前工程质量管理的上位法依旧是2000年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无论从时间、内容、建设规模和管理体制上来说,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急需根据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尽快修订,从法律上解决当前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外,安全监管和质量监管相混淆也造成了质量监督工作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尴尬局面。两者所依据的上位法完全不同,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专业要求和工作关注点也完全不同,现行《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等规章制度对质量监督工作的界定十分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机构和企业罔顾两者的本质区别,简单地认为质量监督就是安全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又往往简单地用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替代了政府的质量监督。调研过程中,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湖北中心站负责人指出,工程质量监督应以本体质量为本,但是现在有些部门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已经偏离质量为本的宗旨,比如工期的问题、绿色施工措施等,这些都属于施工过程控制和文明施工的内容,不是本体质量问题;而生产准备更与本体质量无关,而这些都写在质量监督的规定和要求里面,导致了质量监督责任不明、界限不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组织机构不顺问题仍然突出

按照国家能源局最新文件规定,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站(在中电联,负责火电、核电和输变电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全国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电力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以下简称“中心站”)可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调研组在云南、河南和湖北中心站的调研走访中,各中心站一致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其一,厂网分开已经十多年,各中心站仍挂靠在电网企业,发电专业技术人员已越来越少,无法得到补充。其二,各企业均视中心站为内部机构,对电源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管辖,同时自电力部撤销之后,各中心站再没有得到当地电力主管部门的有效授权。其三,目前各中心站人员大多由电网公司基建部人员兼职,缺少专门人员编制,“同体”监督现象没法解决。其四,随着我国发电装机结构清洁化发展提速,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小型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建项目越来越多,项目规模小且建设地点分散,各中心站承担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频次增加、难度加大,势必导致中心站现有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2.3质监经费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2008年11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发了《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78号文),取消了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性事业收费项目。根据规定,质监机构的工作经费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是,取消收费后,由于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设在电力企业,机构和人员管理体制未能及时理顺,没有渠道向同级财政申请经费,财政预算内资金落空,导致电力工程质监经费一直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云南、河南和湖北中心站均反映,2009年取消收费后,中心站经费一直是在网省公司基建部报销,项目站经费在地市分公司基建部报销。过去,公司在职人员兼职开展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每次可领取200元/项目的补贴(文件规定是800-1200元),由于审计通不过,兼职费用被要求全额上缴廉政账户。多年来,所有在职人员从事工程质量监督完全是靠觉悟、做贡献,不能领取一分钱报酬。尤其是在中心站财务账户注销后,经费更加困难,各中心站已连年欠下外聘专家补贴,导致外聘专家开展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其次,随着电力建设的蓬勃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原有的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已经老化和落后,急需要更新换代,但是这部分经费来源没有着落。多数中心站开展工作已经难以为继

3强化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的对策

综合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3.1强化质量监督意识

注重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监督人员等不同人员的岗位培训,在注重生产知识培训以及操作技能培训同时,还应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确保全面质量管理。比如定期采取主题演讲、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等宣传形式对一些典型电力工程生产事故进行剖析,让所有人员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典型案例如江西丰城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在2016年11月24日出现的施工平台倒塌事故,该事故造成现场73人死亡,2人受伤,通过对这一事故的深入学习和剖析,提高所有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监督管理意识,依靠质量意识保证施工质量。

3.2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在项目前期严格制定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重要内容。做好质量控制计划,责任落实到人。在开工前对项目进行总体分析,落实质量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预控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制定应急计划,以便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3.3强化全过程动态性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充分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从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中的操作管理到施工完成后的竣工验收等,依靠动态性全过程管理确保在环境变化中对风险的识别与预防控制,不断消除各类质量隐患,确保施工质量。

3.4完善监督管理组织

在施工质量监督期间应有完善的监督组织,对此需要在质量监督总负责之下设置不同质量监督员,明确不同职责和权限,强调权责对等,依靠不同监督员的配合、沟通,共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

结语

本文在分析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依靠综合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监督,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媛媛,许娟,张萍,等.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财务决算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

[2]陈玉武.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机电信息,2013.

论文作者:刘宝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析与对策论文_刘宝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