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与提高论文_柳启龙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与提高论文_柳启龙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田庄煤矿 山东济宁 272103

摘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而制定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方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仅仅吸收了国外煤矿安全质量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是吸收了我国大量煤矿的实践工作经验。煤矿质量标准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从责任意识、生命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出发,通过量化的标准,去要求生产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论文作者立足多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经验,对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煤矿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和矿井生产活动相关的每个环节和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都必须符合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文件规定,达到并能够保持良好标准,可以保障矿工的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并能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从而逐步达到安全型矿井标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突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现了安全和质量之间内在的紧密联系,有更高的起点和更严格的标准。

1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行业在几十年工作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它突出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安全与质量的高度统一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就是煤矿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等在内的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每个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煤矿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之下,煤矿企业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对于保障矿井长治久安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意识不强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坚持思想先行的管理理念,思想认识水平将决定行动的力度和深度。如果不能提高企业人员思想认识水平,就不会使企业自觉地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部分煤矿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侥幸心理,质量达标工作流于形式,简单地认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形象主义和面子工程,甚至认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会严重妨碍生产建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数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是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员工思想麻痹大意,规范意识不足,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甚至出现违章管理和违章作业等情况。

2.2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

煤矿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一线职工多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对新生事物接受比较慢,不能胜任建设现代化矿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煤矿的进一步发展。煤矿生产具有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和职工收入偏低等特点,导致不少有知识和技术特长的人主观上不乐意在煤矿工作。煤矿企业自身又没有建立合理、完善的人才激励和人才培养制度,也致使企业很难留住人才。

3 做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提高

3.1 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标准化操作水平

一是采取多种培训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技术比武活动,通过比武,选树技术状元,以此激励广大职工提高规范操作、争当状元的热情。此外,各矿坚持采用周二和周五活动日、“三日一题,七日一考”、技术人员每周讲课、师傅带徒弟、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强化规范操作能力。二是保证培训时间。结合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推行276天工作日的政策,严格要求生产矿井每月停产1~2天,对职工进行脱产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保证有足够的培训时间。三是扩大培训范围。按照“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的要求,对所有干部职工,不间断地进行有关文件、制度、规程、措施、标准化标准、岗位操作技能等的学习,提高应知应会能力。

3.2 加大资金投入和提高科技水平

煤炭企业要多渠道进行筹资融资,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投入。在资金投入上,不要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在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上下功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注重实效,人员配备要符合岗位设置要求,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设备要数量达标,种类齐全,并且要按规定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做好设备维护工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是建设现代化矿井的必然要求,也是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可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推进矿井各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煤炭行业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科技创新对预防矿井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促进煤炭企业又快又好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3.3 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点

各矿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能够抓住安全重点,确保安全生产。①加强顶板管理。重点加强了采煤面初采、末采、采掘面过断层和老巷、沿空开采和掘进期间的顶板管理,杜绝了顶板事故;②加强机电运输管理。通过组织开展机电管理提升年和机电知识竞赛等活动,从机电人员素质到设备运行管理都有了较大提升,设备故障率得到了大幅降低,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得到了很大提高;③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加强了采空区地面封堵和空巷的探测工作,加大了通风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力度,确保了工作面和各处巷道的用风量满足要求,同时认真执行了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的校验工作,保证了数据上传的及时、准确。

3.4 加强现场管理和控制重点环节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应当明确岗位职责,规范现场操作行为,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企业要从严从细自上向下逐级分解指标,形成自下向上、层层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现场管理要目标明确和分工细致,操作层要责任清晰、行为规范、操作熟练。企业要对人员行为、设备状态、环境条件等多方面严格管理,确保生产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量化和精细化。对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环节,企业要从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上加大投入,科学决策,建立应急救援系统,着重对事故多发点和管理薄弱点进行整改,并坚持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形式对整改内容进行抽查,严格考核,保障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成效。

综上所述,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目标,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推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上水平、上档次、上等级”;各矿通过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仅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打造出了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职工队伍;同时,煤矿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及监测监控等手段,改善了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徐武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应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煤炭工程,2011,03:127-129.

[2] 宝银昙.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论文作者:柳启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与提高论文_柳启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