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变电建筑施工中,墙面抹灰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是建筑物外观质量最直接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严格,不仅对实体质量控制严格,而且感观质量控制也比原来更重视。针对变电施工环境条件和施工成本的控制,如何减少变电建筑物的抹灰墙面开裂也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
关键词:抹灰施工裂缝原因措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各行各业的标准及要求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国家推行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把工程品与艺术品相提并论,以到达人们对精神追求的高度。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去主体结构外,后续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装饰工程,装饰工程中最主要施工的抹灰工程。因此,如何减少墙面开裂是我们面对最直接的问题。
一、什么是抹灰
抹灰是将抹面砂浆涂抹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兼具保护基层和增加美观的作用以及为建筑提供特殊功能的施工过程。
抹灰的主要功能:1、防护功能,保护墙体不受风、雨、雪的侵蚀,增加墙面的防潮、防风化、隔热的能力,提高墙体的耐久性、热工性;2、美化功能,能够改善室内的卫生条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舒适度。
二、抹灰开裂带来的影响
墙面抹灰开裂虽然不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但对建筑美观和人体感观上来说影响比较大。开裂的墙体抹灰给人感觉质量低下,施工工艺差,材料劣质等不良印象。对于企业而言,抹灰墙体开裂后期维修不便,费用较大,修好后墙体存在一定的色差及再开裂的风险,感观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企业形象。
三、抹灰裂缝的原因分析
引起墙面抹灰开裂的原因很多,在变电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流程偏差过大或不合理
在墙体砌筑施工完成后还未达到砌筑砂浆强度就开始进入抹灰程序;对于抹灰厚度大的墙体,第一次抹灰完成后,后续抹灰施工过早或过迟等不合理的施工流程或者时间间隔都会导致抹灰墙面开裂;管线开槽固定质量差或者开槽后不及时封堵,抹灰完成后对墙面开槽布管等也会导致墙面抹灰开裂。
2.基层含水不当
在墙体抹灰施工中,往往是采用抹灰前浇水润湿基层的施工方法,浇水润湿基层时浇水过量,导致基层有浮水,若不经晾干即抹灰则容易导致墙面出现流坠开裂;浇水不均,基层局部干湿差别大,抹灰后抹灰层可因干缩不匀形成裂缝;基层润湿不充分,在抹砂浆后,基层吸收砂浆中水分,导致砂浆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缝。
3.不同材质的墙体膨胀收缩程度不同
由于不同材质的墙体的膨胀系数不同,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膨胀收缩程度不同,易在交接处形成开裂现象。墙体出现开裂现象后,雨水可顺着裂缝进入砌体内,导致抹灰层与砌体剥离。
4.操作不当
施工前基层面灰尘、油渍、污垢等未处理干净、光滑混凝土墙面未进行拉毛或刷浆处理、使用不合格脱模剂(废机油)等,可导致打底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差,形成裂缝;施工中基层打底砂浆过厚,造成砂浆自重超过基层粘结力,可导致打底砂浆与基层分离,形成裂缝;基层局部一次抹灰过厚,也可导致抹灰层出现裂缝;施工时操作用力过猛,敲击鼓面可造成隐裂;此外,外墙施工中脚手眼未封堵密实、砌筑存在瞎缝(通缝)、砌体洞口缺陷、斜顶砖施工缺陷、烧结砌体浇水时间不合理等均可在导致外墙形成裂缝,施工完成后未按照工艺规范要求进行墙体保养也可导致墙体抹灰面形成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设计、材料及环境的影响
设计时未考虑到外部温度变化对墙面抹灰的影响、气候对墙体抹灰的影响,不同墙体之间连接设置不合理的影响。以及抹灰使用的水泥质量不合格、砂子含泥量大等原材料的影响。或搅拌时水灰配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等都均可造成抹灰层产生裂纹。
四、墙体抹灰开裂预控方法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应从总体上策划,工序上落实的策略进行控制。严格检查进场材料;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选取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严格把控,每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现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生产因素进行探讨墙面抹灰开裂控制方法。
1、原材料
总体上来看,一般抹灰主要是砂、水泥及外加剂(抗裂纤维等)材料搅拌而成。所以抹灰开裂与原材料的好坏有直接影响。砂中有害物质及含泥量对抹灰粘结力影响较大,比如某些偏远变电站采用的是山砂,含泥量比河沙大,抹灰后不仅容易开裂,而且还容易脱落;同时,抹灰用砂太细也会很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原材料的控制尤为重要,是防止抹灰开裂的基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测砂含泥量、水泥稳定性、外加剂形式试验等参数,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禁进场使用。
2、人员方面
人是施工的主要执行者,施工过程中对预控抹灰开裂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抹灰前管理人员要及时交底,施工过程对关键节点和工序及时检查,防止施工作业失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告知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采取样板先行,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提高作业人员专业技能。
3、机械方面
合理选用砂浆搅拌机械,禁止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砂浆。搅拌前严格控制搅拌配合比,最好采用有计量装置的搅拌机。严格控制砂浆水灰比,注意搅拌时间,尽量不采取人工搅拌砂浆。
4、施工方法方面
(1)控制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禁止进场,配合比按照图纸要求配置,严格控制砂浆水灰比,控制水泥用量,达到减少砂浆干缩目的。(2)规范施工管理,落实人员责任制,采取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3)规范施工工艺,抹灰前及时进行基层处理、清理要到位,并对抹灰表面进行浇水湿润,浇水时保证均匀适量,待表面稍干后进行抹灰;对于光滑的混凝土墙面,需进行毛化处理,先清除光滑混凝土墙面污垢(可采用10%的火碱液去除表面油污),去除隔离剂并用水洇透墙面,然后打毛墙面;抹灰前使用靠尺对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定合理的抹灰厚度,打好抹灰控制性灰饼,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抹灰的方法,严格控制每层厚度,通常应保证每层厚度6~8mm范围内,每层抹灰完成后进行压实;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干7~8成后,再进行下一层施工,水泥砂浆和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抹灰层,需待前一层终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工序;建筑门窗口四周缝隙抹灰前先用水泥砂浆嵌密实,确保底层与墙面粘结牢固后再进行面层施工,若有空裂应剔凿返修后再进行施工;表面压光应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以保证打底砂浆和面层间的粘结强度。砌体与梁、柱等不同材料交接处,在抹灰前将钢丝网钉在接缝处,以避免由于不同材料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裂缝。
5、环境控制
良好的施工环境能防止抹灰开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变电施工中,很多变电站都在偏远山区,而且随着近郊区变电站的饱和,以后新建变电站也越来越偏远,导致施工环境恶劣。在拌制砂浆、抹灰过程中,都要考虑现场环境因素,制定对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在温差大的地区,首先控制每层抹灰厚度,在面层中压入抗裂玻纤网或抗裂砂浆。
通过对变电施工中抹灰开裂的原因及预控措施探讨,让我们施工技术人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抹灰开裂的成因,让我们从成因中去吸取教训,从而能找到更优异的预控措施。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去找出开裂成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落实施工人员责任制,提高施工工艺,规范施工作业,抹灰开裂等质量通病是可控制及杜绝的。施工作业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相信施工质量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吴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砂浆论文; 墙面论文; 墙体论文; 基层论文; 裂缝论文; 作业论文; 工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