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_期货论文

对我国期货市场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期货论文,作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之后,我国的期货市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目前,除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外,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类型的期货市场,数目已逾60多家。同时,还有成百上千家的期货经纪公司(包括代理客户投资、为客户咨询服务和从事中介介绍的各类公司),而进入期货市场从事期货交易的企业和个人更是不计其数。

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中,以沿海开放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比较突出。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政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其自身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大胆探索,积极与中央各部委合作,到1993年10月,已有各类商品交易所或交易市场7个。其中的上海金属交易所和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期货交易所。

在众多的期货交易所中,从组织的健全和运作的规范来看,下图所列交易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下图):

六个期货交易所概况

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高级形式,在我国得到一定的发展,其经济作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本文拟从我国期货市场现存问题及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所呈现的特点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期货市场的经济作用。

一、我国期货市场现存的问题

我国期货市场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限制了我国期货市场经济作用的充分发挥。

具体来讲,影响我国期货市场经济作用充分发挥的问题是:

1.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期货法规和期货监管机构。这样,就使一些省市和部门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盲目开办各类所谓的“期货市场”,造成全国滥设期货交易所,给期货市场的宏观布局造成混乱,给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很大难度,也给本来正常发展的期货市场投下了阴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种期货交易所或交易市场,包括挂名的和不挂名的,有60多家,远远超过了期货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甚至在一个城市,同一品种的商品交易所就有两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如,南京石油交易所,开业之后,交易状况本来很正常。可是,当距之不远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开业之后,南京石油交易所的交易十分清淡,有时,一天只成交一、二张合约。

由于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期货法规和期货监管机构,使全国各地期交易所的管理出现“叔叔太多,没有父亲”的局面,即各种管理机构,如工商局,体改委,银行等,从自身管理权限出发,都可对期货交易所进行管理,但却没有一个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期货交易所的各种管理职能。由于政出多门,部门利益冲突,致使期货交易所在正常运行中常常无所适从,从而降低了效率,影响了功能的正常、全面发挥。

2.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的热情,以及人们期货知识的贫乏,建立各种“地下”期货经纪公司。由于其在期货交易中的非法性和交易程序的不规范,更有甚者与境外不法商人相勾结,进行期货诈骗,严重败坏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声誉,给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重重阻力,也就限制了我国期货市场经济作用的正常发挥。

3.由于某些报刊对期货交易的误导,使不少毫无期货知识的投资者误认为从事期货交易等同于“暴富”。如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要作百万富翁、炒股票;要作千万富翁,炒房地产;而要作亿万富翁,就炒期货”。这样,造成一些人盲目入市,仓促交易,结果由于缺乏基本常识和操作技巧而造成了亏损,从而引发了许多纠纷。

4.由于改革开放在某些方面还不配套,甚至还表现出明显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期货市场的正常运作和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正常操作。如,有些企业的代表,在进行期货交易之前,必须事先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而期货市场价格瞬息万变,等他请示、汇报之后,大好时机已悄然而去。另外,我国的外贸体制和外汇管制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利用国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没有外贸进口和出口权的企业、没有外汇额度的企业,请问怎样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运作?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我国期货市场经济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给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特点

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其经济作用的充分发挥,但是,我国期货市场从建立到发展,时间不长,速度较快。尤为值得可喜的是,其发展状况基本上是健康的,其经济作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这一点,可以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特点中得到明证,并且得到了国内外期货界从业者和理论家的公认。

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对国际上成熟期货市场成功经验的学习和扬弃,我国期货市场基本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我国各期货交易所通过吸收、借鉴国外期货交易所的管理经验和加强我国各交易所间的相互学习,树立了“先规范,后运行”的指导思想,制定和逐步完善了交易所管理暂行规定、交易所章程、交易规则、会员管理办法、结算办法等规章制度,逐步扩大了标准化合约交易的商品品种,加强了同国际、国内期货信息交流和计算机联网,期货交易也逐步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我国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和期货交易的信息,也得到国际期货界的承认和重视。上海金属交易所每天的交易信息,就已由美联社重金购买并向世界各地传送。

第二,我国期货市场在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乃至世界首创的新路。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交易方式是,由经纪人在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场内进行公开竞价,手势成交,然后再用文字的形式确认。而我国各期货交易所坚持期货交易必须实行公开竞价的原则,但为保证交易的公平和效率,采取了由电脑配对、撮合成交的方式。这一方式的采用,得到国际人士的称赞,它代表了期货交易方式的发展方向,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公平交易。目前,许多国外的期货交易所也准备逐步放弃传统的交易方式,而采用电脑配对、撮合成交的方式。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对世界期货市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就是苏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直径6.5毫米线材。在此之前,不论国内、国外,都认为钢材是不可能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的。因为,期货市场近一百年的历史中,没有钢材的一席之地,而且,期货交易的专家和权威都断言,钢材由于质量标准不好确定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

但是,苏州商品交易所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己的探索。苏州商品交易所在现货市场的基础大胆尝试,于1992年10月22日正式开业,引进期货机制进行钢材的远期合约交易。开业的第一天,成交22手,共1,980吨,但在随后的5个月内,49个交易日有15个交易日的交易量为0,且最高的交易量也未突破第一天的交易量。在这困难时刻,苏州商品交易所顶住压力,分别于1993年3月5日、3月8日,设计推出了直径6.5毫米线材和螺纹钢的标准化合约。实行标准化合约之后,直径6.5毫米线材的交易量一月超过一月,1993年7月份成交量达36.1万吨,8月份为52.5万吨,9月份为109万吨,10月份的前15个交易日就达172万吨。此后上升势头不减。

苏州商品交易所大胆探索,科学求证,以事实说明,钢材不仅可以成为期货商品,而且可以运行得很好。

2.我国期货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的增长势头迅猛。于1992年5月28日开业的上海金属交易所,到1993年10月21日,总交易额已达3,100亿元。其中,1992年共有92个交易日,平均每个交易日的交易额为5.4亿元,93年平均每个交易日的交易额则为21亿元。所有交易日中最高的一个交易日则高达57亿元。

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的交易状况也很喜人:从1993年6月30日开业至10月22日,共成交220万张合约,平均每天4.5万张;交易量总计1088万吨,平均每天约为22万吨;交易额则为167亿元,平均每天为3.4亿元。此外,从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交易发展方面,更能看出其交易的发展速度:93年7月份,平均每天成交合约数为0.88万张,平均每天成交量为4.4万吨,月成交金额为10.9亿元;8月份,平均每天成交合约数为2.6万张,平均每天成交量为12.56万吨,月成交金额为21.4亿元;9月份,平均每天成交合约数为8万张,平均每天成交量为40万吨,月成交金额为71.6亿元;10月份(截止到22日),平均每天成交合约数为7.6万张,平均每天成交量为37.6万吨,月成交金额为58.6亿元。

作为我国第一个规范化粮食批发市场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在经过三年的成功运行,积累了由现货交易起步、向期货市场过渡的经验之后,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货交易。截止到10月12日,94个交易日共成交标准化合约39.5万张,成交量为395万吨,成交金额达85.5亿元。其中,自5月28日推出期货交易以来,每个月的平均日成交合约数分别为:1.8千张、2.5千张、4.5千张、6.8千张、11千张。最高一天成交的合约数为18.258千张,成交量为182.58万吨,成交金额则达3.43亿元。

以上三个交易所交易的活跃和交易量不断增长的情况,说明了我国期货市场目前的交易状况是良好的。

3.我国期货市场一方面交易异常活跃,成交量迅猛增长,另一方面,实物交割比例却逐渐下降,已接近或达到国际上成熟期货市场的实物交割比例。同时,由于各期货交易所在期货交易中实行了交易保证金(含基础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制度和限制交易头寸、限制投资者的最大持仓量,以及对违约进行重罚等严格的管理措施,保证了期货合约的履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期货交易所期货合约的履约率都达到了100%。

在我国期货市场运行的初期,由于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对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的认识还很模糊,以现货交易和批发市场的眼光看待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致使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实物交割比例很高。而随着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增多、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功能被投资者逐渐认识,以及期货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实物交割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很快。

上海金属交易所,1992年6月,实物交割比例为86%,92年12月就降为12%,93年1月~8月则为5.8%,到93年9月降至2.8%,而国际上成熟的期货市场实物交割比例为3%左右。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的实物交割比例变化与此类似,1993年8月,实物交割比例为57.8%,9月为16.1%,10月就降至1.4%。

我国各期货交易所的实物交割比例虽然持续下降,直至3%左右,但各交易所的合约履约率都高达100%,没有因履约问题而发生过纠纷,这与我国现货市场和批发市场的低履约率和三角债形成鲜明对照。

4.我国期货市场初步发挥了发现价格和回避风险的基本功能。

尽管我国期货市场从成立到运行的时间不长,评价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情况还为时尚早,但是,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我国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和回避风险等方面已有了较好的开端。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期货市场初步起到了大市场、大流通的作用,为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和回避价格风险提供了可能。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开业以来,共成交合约张数为220万张,平均每个交易日为4.5万张。而对每个标准合约而言,其转手次数是逐月增加的:93年7月合约平均转手次数为1.64次,8月为2.83次,9月为7.49次,10月则为10.7次。若以空盘情况来看,9月和10月,平均每张合约转手80次。合约的多次转手,为期货交易风险的尽量分散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就为从事套期保值的投资者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创造了机会。因为,套期保值投资者所回避的风险,最终将由风险投资者来承担。合约的多次转手,说明市场流通性很强,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就有了现实的渠道。

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也有类似情况。过去,有的基层粮食经营企业代农民储存大批的粮食,这些粮食的大部分是不周转的。由于没有期货交易所,企业只能长期保管,不仅增加企业成本,眼看着粮食质量发生变化,而且,还要承担粮食价格下跌的风险。现在,有了期货交易所,企业可以参与期货交易,可以把在一定时期内不周转的粮食卖掉,同时,在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场内买进价格合适、数量相同的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这样,就可以回避或分散现在卖出现货粮食而在将来补进粮食时的价格风险。对基层粮食企业来讲,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期货交易,不仅解决了基层企业资金周转率低和资金紧张的问题,而且还降低了企业保管粮食的持有成本、分散了价格风险,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二,我国期货市场基本起到了发现价格和平抑物价的作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价格信号。过去,在没有期货交易所的时候,在我国钢材和有色金属的价格总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冷热、缩胀而呈现同幅变化。从1992年5月~1993年9月,全国钢材价格持续上涨,最高时涨了近2倍,到93年10月,钢材价格又大幅回落,跌入历史低谷。而有色金属的价格在此期间内有四个波动周期,而波幅却明显缩小了。两者相比,有色金属的价格波动频率快,但价格变化趋势较钢材价格平稳。例如,铜的价位,1993年与1992年就几乎处于同一水平,如果考虑到93年汇率下调的因素,铜的价格93年比92年下降了。有色金属价格波幅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期货市场在发挥作用。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交易成交价格,除通过卫星等通讯设备向外传送外,还通过中央、河南、郑州的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部分省市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商报、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粤港信息报、经济信息报等新闻媒介开始播发和登载,成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有重要指导作用的“郑州价格”。许多企业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放开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信息,参与期货交易,更好地搞好现货经营。例如,企业根据期货交易所的价格信号,提前与河南省农民签订了粮食收购合同,而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同期等量的粮食。由于企业有了经营管理的重要信号——价格,就使企业不仅可以掌握质量好的粮食和更多的粮源,在市场经营中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还可以利用价格信号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的良性循环。美国期货协会公共董事邓怡乐(Darl Kleinbach)在郑州考察时,指出郑州商品交易所发现价格的功能,对缓解中国粮食的“买难”、“卖难”问题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5.随着我国各地期货交易所的建立和发展,期货经纪公司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广东、上海、江苏和河南等省市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上报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审批的期货经纪公司共164家,其中,广东省101家,上海市32家,江苏省23家,河南省8家。这些经纪公司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是国营企业,有的是集体企业,有的是国营和集体联营企业,还有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从全国各地期货经纪公司的发展及运行情况来看,一些期货经纪公司规章制度健全,注意吸收国外期货经纪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运作比较规范,交易设备先进,信息灵通,在期货交易中较好地发挥了期货交易所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象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及其设在南京、深圳的分支机构,广州万通、银通期货经纪公司,河南万达期货经纪公司等,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期货经纪公司,特别是,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简称中期公司,CIFCO)。成立于1992年的中期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现拥有数百名职员及遍布全国各地的18家分支机构。经过中期公司的努力,在1993年12月,美国三大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正式批准中期公司成为它们的非结算会员,从而使中期公司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的期货经纪公司在美国期货交易所拥有自己的席位。这是中期公司努力成为国际性期货经纪公司所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国期货经纪公司正逐步迈进国际化行列的标志。

这些特点,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的经济作用得到了初步的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期货市场的经济作用仍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同时,随着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期货部的建立并开始着手加强对全国期货市场的统一监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外汇管制的放宽和企业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在不远的将来由全国人大财经委主持的《期货交易法》出台,还有广大期货界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国期货市场的经济作用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释:

①张立宏:《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性障碍及其对策研究》,《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2期。

标签:;  ;  ;  ;  

我国期货市场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_期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