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中医院 江西省吉安市 3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2016.1.15-2017.1.15)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均45例,分别采取MRI诊断与CT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价值。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11%与80.0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MR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有效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值得采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MRI;CT;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为外伤,导致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以往临床上对该类患者主要依据综合体征进行分析,具有较低的准确率[1-2]。随着近些年来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进步,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价值,故本次研究抽取90例患者,并分别采取MRI与CT进行诊断,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2016.1.15-2017.1.15),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明确的诊断,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均45例。常规组: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4例与21例,年龄区间为45-78岁,平均(63.25±2.14)岁;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5例与20例,年龄区间为46-79岁,平均(63.14±2.8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CT诊断模式。选择64排螺旋CT机,给予仰卧位帮助患者定位,参数为:120kv、600mA,层厚与螺距分别为0.625mm与0.516∶1,帮助患者的腰4/5、3/4、2/3、1/2与腰5/骶1进行椎间盘扫描,并对各个腰椎间盘的形态、密度、部位等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的椎体、椎弓、椎小关节进行分析,从而对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进行观察。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MRI诊断模式,选择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诊断,患者采取仰卧位,对其矢状位与横轴位进行扫描,其中矢状位可对椎间盘的信号变化情况、椎体形态进行观察,另外,应对患者的椎间盘突出、膨出情况与脊髓和硬膜囊受压现象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若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以P<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下表1可知,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11%与80.00%,说明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较为频发,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受损或者退变等导致的,并降低了脊柱内外力学的平衡性,引发椎间盘突出情况,导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为此,加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工作意义重大,可依据发病机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该类疾病主要的发病对象为青壮年,且该类人群的日常劳动力较大,容易引发该类病变[4]。
随着近些年来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进步,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诊断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中CT诊断技术的价格低廉、扫描速度较快,实际诊断时受到局限性因素等的影响,应不断提高其应用优势[5]。MRI诊断技术是依据序列成像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对成像、抑制因素、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需结合MRI的诊断成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游离组织位置显示出来后方可进行诊断。
CT诊断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将其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工作中,对于椎间盘无钙化的显示情况,不会明显影响到患者的自身情况,具有较少的限制性因素[6]。而分析MRI具有更加强烈的信号性,可严格鉴别分析无改变性因素,将椎间盘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清楚显示出来。由于该类疾病患者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对于疾病诊断较为担忧,加之对诊断方法不是十分了解等。为此,可依据患者的实际病变情况进行对症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较大的患者给予重点的讲解,使得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更好配合疾病的诊断,同时全面评估患者的基本病情,从而确定最佳的诊断模式,利于诊断效果的提高。本次研究对常规组患者给予CT诊断,对实验组患者给予MRI诊断,结果得知,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1.11%,明显高于常规组诊断模式。
综上情况可知,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MR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有效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陈明,王艳芹,吕培敬等.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6):142-144,152.
[2]江时忠,王士维,夏花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T与MRI影像学临床诊断对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816-818.
[3]王俊琴,陈明安,张海燕等.MRI与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343-1345.
[4]王忠明,杨宏涛.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0):2055-2057.
[5]李欣文,韩伟,刘涛等.CT与MRI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128-129.
[6]陆宝刚,卢庆叶,姚凯源等.比较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89-90.
论文作者:张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实验组论文; 准确率论文; 价值论文; 情况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