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相英

相英 东海县石湖乡卫生院 222302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调查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产生接种副反应的原因,思考在临床上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方法与对策。 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卫生院的45例儿童接种产生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41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41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卫生院的儿童接种副反应登记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接种疫苗时发生副反应概率的年龄段在0岁-2岁的儿童是高发时期,在较其他年龄段的儿童高,占78.05%;接种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以及含麻疹成份疫苗时,儿童发生副反应概率较高,占75.61%;发生副反应的41例儿童患者经过及时适当地处理最终都得以痊愈,大部分在3天以内康复。 结论:在对儿童进行接种前,要做好儿童体检的工作,明确是否适合体检,在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执行可预防接种工作的具体规范,细致认真的实施接种过程,接种后,对接种儿童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加大对儿童接种副反应发生的宣传力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预防儿童接种疫苗发生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对策

疫苗的接种机理是人为的机体发生一次小感染,不会引发相关性疾病,但是却可以会诱发机体产生免疫记忆[1]。接种疫苗是一种感染行为,有些儿童出现一些发热情况,属正常反应,不需要担心,副反应大部分发生在接种当天,接种疫苗后,要留下来观察30分钟再走,通常疫苗的副反应都是一过性的,一般不需要担心,但最好24小时内不要洗澡,特别是不要着凉或感染;如果接种儿童检查后发现有低热的情况可以多喝水,观察为主,如果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或者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连续呕吐、腹泻时,就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各种预防接种疫苗种类不断增加[2],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是随之水涨船高,人们对预防接种安全非常关注。因为任何疫苗的接种副反应都将会对家长及儿童身心健康都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影响,为探讨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调查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产生接种副反应的原因,思考在临床上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方法与对策,本卫生院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卫生院的45例儿童接种产生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45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41例。所有儿童年龄0—6岁,平均年龄为(4.8±2.2)岁,男童22例,女童19例,儿童接种疫苗副反应类型为百白破疫苗19例,麻风疫苗4例,白破疫苗7例,脊髓灰质炎疫苗1例,乙脑疫苗2例、A群流脑疫苗3例、流脑A+C疫苗2例、水痘疫苗1例、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HIB)疫苗1例、麻腮风疫苗1例。

1.2纳入标准 所有儿童均为适龄,且经过相关检查排除不适合疫苗接种的情况,结合儿童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疫苗。

1.3. 排除标准 具有严重心、肝、肾损害疾病影响药物代谢的危重病人;已经接种过该品种疫苗的儿童;具有心肺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精神症等严重疾病。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对接种的副反应进行总结,主要临床上参考标准为《预防接种实践管理》中的相关定义和标准执行。结合判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连续型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疫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见下表2。由表可以看出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疫苗以白破疫苗为最多,占总发生人数的0.352%,其次是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分别为0.197%、0.196%、0.172%;其他卡介苗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发生率较低,都低于0.02%。

2.2 不同年龄段的影响

儿童接种疫苗发生副反应的年龄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石湖乡卫生院资料的统计发现,儿童中发生副反应的儿童中1岁以内的17例,所占比例41.46%, 1-3岁儿童的15例,所占比例36.59%,3岁-5岁的2例,所占比例4.88%,。5岁以上儿童的7例,所占比例17.07%。

2.3儿童接种副反应预后情况

所有接种副反应均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其中经过2天以内时间恢复正常的占55.56%,2-3天的占38.89%,3天以上儿童占5.56%。

3.讨论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均可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毕竟疫苗是异种物质,总有的人会因为各种的情况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包括各种的生理功能障碍反应,一般会很快痊愈,不需要过分的担心,但是也不排除极个别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这发生的相关机理可能与疫苗种类有一定的联系,当然也可能与受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对于一、二类疫苗,从安全性、接种效果、质量上没有根本上的差别。是否接种二类疫苗要综合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比如儿童本身的体质、生活环境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如果儿童经常在外就餐,可以考虑接种甲肝疫苗;如果儿童需要参与集体生活,如上幼儿园,可以考虑接种水痘疫苗;如果儿童本身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感冒和腹泻,可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或轮状病毒疫苗。当然如需同时接种2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每次最多只能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3]。在临床研究发现预防接种后,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接种之前要进行检查,及时主动向医生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接种禁忌症情况在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执行可预防接种工作的具体规范,细致认真的实施接种过程,减少接种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建芳,杭纪 ,袁卫建.丹阳市2007午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学,2008,19 (4):33-35.

[2]郭彪,全球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发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3):229-233.

[3]赵荷苹.预防接种后小良反应(AEFI) 513例分析[J].医学创新研究.2007.4 (24):70-71.

论文作者:相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相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