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菜生产技术_种子植物论文

芽菜生产技术_种子植物论文

芽菜的生产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技术论文,芽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芽菜以植物的幼嫩器官供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某些特殊的医疗保健效果,其生产不受季节场地限制,生产周期短,栽培方法简单易学。

一、生产场地与设施

一般厂房或日光温室均可,要求通风透光性能良好。场地应分为三个单元:一是作业室,主要进行催芽、枝条处理、收获、采后处理作业;二是培养室,即设置架面的地方,采用立体栽培,每层架面之间间隔50公分左右为宜,并设置双排日光灯管用于补充光照;三是绿化室,主要用于产品收获前的绿化作业。芽菜生产所需的设施有:栽培架、塑料育苗盘、加温装置、喷淋装置、白棉布、无纺布以及栽培用基质等。

二、栽培技术

1种子的选择。用于芽菜生产的种子,应选用发芽率在95%以上,纯度、净度均高,种粒较大,芽苗生长速度快,粗壮、抗烂、抗病,产量高、纤维形成慢且无任何污染的新种子。

2种子的清选。用于芽菜生产的种子,应提前进行晒种和清选,剔除虫蛀、破残、畸形、腐霉、特小粒的种子和杂质,以便提高催芽期间种子的抗烂能力和发芽整齐度。

3浸种。一般先用洁净清水将种子淘洗2~3次,待干净后浸泡,水量须超过种子体积的2~3倍。浸种时间约24小时,冬季稍长,夏季稍短,然后再淘洗2~3次,轻轻揉搓、冲洗,漂去附着在种皮上的粘液,注意不要损坏种皮,然后捞出种子,沥去多余的水分等待播种。

4播种与催芽。通常采用撒播,要求每盘播种量一致、撒种均匀。播种的容器用25×60厘米的育苗盘,播种时,先用双层无纺布铺在苗盘里。每盘播种量以干种子计约350克左右。催芽可分为一段式和二段式两种方法。一段式催芽应用于豌豆、荞麦、萝卜等发芽较快、出苗需时较短的芽苗类。在播完种后,将苗盘摞在一起,每6盘为一摞(不超过1米),置于栽培架上移入培养室进行催芽管理。维持温度在20℃~25℃之间,每天倒盘和浇水各一次,调换苗盘上下位置,以利于均匀出芽。二段式催芽多应用于香椿等种子发芽慢或叠盘催芽期间较易霉烂的芽苗类。每盘播种量以干种子计约750克左右,一般第一段不进行叠盘催芽,而是将苗盘直接移入培养室,每天对种进行1次淘洗,并进行2~3次翻倒和喷水,3~4天后当大部分种子芽已达1~2毫米再进行播种,开始第二段催芽(同上)。此过程应注意种芽不可过长,否则播种时易受伤害。

5出盘管理。当芽苗高度已达到出盘标准时应及时出盘。转到绿化室中进行绿化处理。然后酌情收获。

三、芽菜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

1病害防治。芽菜在生产过程中较少发生病虫害,但由于种子自身或所使用的器具等原因,仍会出现芽苗猝倒、立枯、霉菌滋生等问题,必须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用来苏儿水、高锰酸钾消毒,及时摘除病株等手段控制病害。

2防止芽菜沤根、倒伏。此类现象多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温、光、水等条件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温度过低、盘中积水易造成沤根;温度过高、光线太弱加之湿度过大则易出现倒伏。在培养室生长阶段,当苗芽长到要求大小时,应及时将苗盘转移到绿化室,或加大人工补光量。芽菜生产过程中要根据芽苗生长各阶段所需的适宜条件,及时对环境条件加以调整,以确保芽菜的正常生长。

标签:;  ;  

芽菜生产技术_种子植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