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周菁菁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周菁菁

周菁菁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610043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和写作中,使用思维导图可清楚、直观的展示出语文学习脉络,便于高中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写作水平,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简单谈谈使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以期能够促进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写作;高中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77-01

思维导图在知识记忆和归纳总结方面具有其他思维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且其对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新加坡教育部还将其列为必修科目。但现如今在我国思维导图应用居多的是在理科学习中,主要用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或者是在大记忆量的学科中,如历史用以记忆错综复杂的年代变换,而语文学科中应用却比较少。事实上,思维导图的应用远不止于此,若应用于语文学科中,其还可促进语文学科思维的完善和发展,提升学生感性思维,继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探析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概述思维导图内涵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是将某一特定事物作为核心,突出表现发散性思维的思考工具,且这种思考工具无客观条件限制,只要和核心事物有关联性的都可被列入其中,用以充实思维导图,并同时为核心事物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在不同思考分支上,又可以继续分散,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虽然思维导图看似分支较多,但其内部构造简单、直观,对使用者也无高要求,因为极具使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之中。这种利用图文直观展现抽象事物和与其相关联事物的工具,以清晰的线条和有无尽头的分支,为学生记忆和深入思考提供了思路,促使学生深入挖掘事物的内在联系,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思维逻辑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为高中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比发达国家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我国教育界思维导图的使用只可算作是初期阶段,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这种思维工具的应用,我国教师需要明确并认识到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入挖掘其应用价值,找寻和其和语文学科之间的契合点,继而达到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2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寻到阅读的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阅读思维,掌握阅读方法,继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比如以小说阅读为例,在高中语文阅读中的小说阅读模块,令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小说阅读主题的把握,对此问题很多教师的解决方法都是千篇一律的大量练习和总结方法,然后让学生记忆这些固定的解题方法和套路,如果教师总结的方法足够科学和合理,则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有很大帮助,如若方法一般,则对学生语文学习毫无益处,且无论方法合理与否,都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但如果能够将思维导图应用其中,则不但不会固化学生思维,反而会帮助学生抽丝剥茧、逐步掌握探究小说阅读主题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将小说阅读主题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也作为探究的主要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与核心事物相关联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决定小说阅读主题的因素,发现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塑造环境,用以补充和完善思维导图;其次,按照这三大分支,持续细化并深入分析决定小说主题的因素,按照重要性以此排列;最后,简化思维导图,选择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排列在内,继而总结出小说阅读主题的把握依据于小说主要人物的行为、形象特点以及典型环境描写之处,从而全面掌握和理解如何挖掘小说阅读主题的方法。利用思维导图一步步剖析小说阅读,并探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思考理解能力以及创新想象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譬如,在文章《雷雨》的阅读环节中,教师就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小说中的人物的人物关系,自主概括故事内容,寻找典型环境的描写语句,将多种内涵文章主题的因素综合排列于导图之中,进行分支深入挖掘,继而深刻把握阅读主旨,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3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中的应用

在高中语文写作中,使用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规律,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继而大幅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以作文素材选取为例,在学生拿到写作要求或者主题时,往往会陷入一个素材选择的困境之中,不是无从下笔,就是素材选择单一无新意,对此情况有些教师认为是学生素材积累太少,生活阅历不足,信息接触面太窄,但事实上,当下的学生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接受到的信息和见识都远远超于教师想象,所以作文素材选取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都太过杂乱,难以准确调用和使用。因而在选取作文素材时,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探究和分析,首先,选定作文主题为思维导图核心;其次,引导学生进行素材梳理和信息归纳,并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素材进行一一罗列;最后,从成型的思维导图中选择自己擅长的素材展开论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独特的选材思路,从而快速入手写作。例如在学习三篇短文之一的《热爱生命》后,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同样主题的写作任务,利用思维导图分析写作过程,先是确定导图核心为热爱生命,接着利用相关写作素材填充分支,并对素材进行持续深入探索,赘述相关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最终引导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所擅长的展开论述。

4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知识积累方面的应用

除却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两大重要模块,即阅读和写作中发挥巨大价值,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知识的积累方面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诸如文言文中对一词多意的词的理解和记忆,就可利用小型的思维导图将其所有解释意义,全部概括呈现,使用时只需按照导图框架分支以此寻找即可,这种直观的笔记相比杂乱成行排列的笔记,更能让人记忆深刻。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词的使用方法,也可利用导图呈现,如文言文中的“之”,从基本的词性到其基本用法,利用导图梳理罗列,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形成框架性的记忆思维。比如在学习李清照所著的《声声慢》时,在理解诗词内涵时可利用思维导图,对诗词创作背景、诗人的遭遇及相关情绪表达的语句进行铺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更快把握诗词主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提升高中生语文素养,有利于高中生完备的语文学科思维的形成。因此,本文在综合分析思维导图内涵的基础上,从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多个方面中的运用,论述了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的作用,如在高中语文阅读中,促进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阅读学习方法,建立有效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会写作方法,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供广阔平台,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中应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深刻理解,以此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巧英.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

[2]张鸿.借助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智慧,2018.

[3]仇小红.借助思维导图,促进高中作文教学[J].课外语文(下),2019.

论文作者:周菁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  ;  ;  ;  ;  ;  ;  ;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周菁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