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61-01
从教二十多年,听过许多示范课、精品课,也听过无数遍的“与他一样的请举手”。细细品味这句话,总感觉到有些不是滋味。是啊,“与他一样的”要表扬、要喝彩,那么,还有与他不一样的呢?不一样的有不一样的理由吗?不一样是否有他存在的合理性呢……遗憾的是很少有老师让不一样的来说一说,惟恐这一说就冲淡了这一课的主旨。可是,你是否想到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听一听那些不同的想法,你会发现那些果实同样沉甸甸。
案例:2012年春,我执教三年级数学中的“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就有了那么一次生动的经历:
师:(出示73-22)请同学们说说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用73-20=53,再用53-2=51。
(接着,我把减数个位上的2改成了4)
师:那么,现在该怎样算呢?(不一会儿功夫,就有学生举手发言)
(如果按照常规,学生能如此说出老师心中的答案,那可真是菩萨保佑了。就此打住,组织各种层次的练习,那真是太畅快不过的了。可我还是转念想了想,说了另外一句话)
师:还有其它不同的想法吗?
(这句话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说开了,经过几分钟的喧闹后,许多小手高高的举了起来)
生1:老师,我与他不一样,我先用70-20=50,再用50+3=53,53-4=4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2:我与他也不一样,我是先用13-4=9,70-10=60,再用60-20=40,40+9=49。
生3:老师我是先用73-4=69,再用69-20=49。
生4:老师我会在脑中摆竖式,3-4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作十变成13,13-4=9,7退1还剩6,6-2等于4,所以是49.
生5:老师,我学过珠心算,我一看就知道是49。
(这时生6高高的举起手,大声叫着“我!我!”唯恐老师不叫他)
生6:老师,24比上一题的22多2,只要在原来的73-22=51的基础上再减2,就等于49,何必那么麻烦地绕弯弯呢?(这时另一位学生有意见了)
生7:如果没有前面一题做基础,你难道也能这样做吗?
(生6想想倒也是,就坐下去了。我以为这下该说完了吧,正想做一小结,谁知又有一个同学高叫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做法。”)
生8:我是先把73看作74,多看1,那么74-24=50,刚才多看1再从50里减去1,就等于49了。(好家伙,真聪明,连假设法都想出来了)
教学反思:就这样一句“有不同想法吗?”,使整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别开生面。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所有的喉咙都发出同一种声音时,那是我们创新教育的悲哀。”但是当通过你的努力,让所有的喉咙都发出不同的声音时,那是多么其乐无穷的事啊。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个性心理。也许,你认为最方便的方法,他却认为是最麻烦的事,还是顺其自然吧,再说,同一个问题可以有那么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为何要时时想着一刀切,高唱“请你跟我这样做”呢?现在大家天天喊着创新,日日写着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实,创新何尝不是从课堂上一句简单的“有不同的想法吗?”开始的呢!
我愿意每堂课都问一句“有不同想法吗?”因为我的学生们喜欢!
作者简介:女 49 岁 职务教师 职称小学高级 工作单位 枣阳市第四实验小学
论文作者:柳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老师论文; 我是论文; 想法论文; 枣阳市论文; 再用论文; 先用论文; 一句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