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0014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持,可以有效提高土建工程中的建筑性能,最大化地推进土建工程的有效施工。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该项技术的发展还不完善,在实际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和具体需求来进行操作,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出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着很大的变革,尤其在土建工程方面,高支模施工技术给土建工程带来很多帮助,促进着土建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该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可是该项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实际运用中仍暴露出不少问题。
关键词:土建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
1 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如下:①危险性较高,由于该项施工技术属于高空作业范畴,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特别高,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审核,审核达标之后,方可开展施工。②施工难度比较大,安全控制难度也特别大,如果管理人员安全管控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大规模安全事故。在应用该施工技术时,水平方向混凝土模板需保持大于8.0m的支撑高度,横向跨度则需要超过18.0m,在垂直方向搭建的独立支撑高度要超过6.0m。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设计人员通过对模板进行科学设计、测算,安排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装,能够保证该项施工技术得到大范围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2 高支模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高支模施工开始之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科学的规划,主要包括现场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材料等。为了降低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机械设备在某工程的地块主要分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使用的吊塔型号是不一样的。工程中施工材料的使用也需要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购进与准备。项目开始前,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审查图纸,认真学习国标、地标、企业标准。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加强现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顺利实施。
2.2 高支模安装?
相关人员在实际安装的时候需要依据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规范的安装,并对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1)倘若不是在支顶的基础上开展回填土分层压实作业的,那么这个时候可能会发生沉降的情况,对施工安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要认真检查以后才能够搭设脚手架。(2)就已经出现腐蚀的钢管而言,一定要禁止使用,并依据施工要求选择恰当的钢管。(3)对于支撑体系来说,在开展土建施工的时候倘若看到一些支撑体系出现了松动的情况,那么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妥善的处理。(4)相关人员在对砼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当安排专业人士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相应的调整。(5)倘若钢管、木枋等相关部件在开始应用的前期阶段没有在相关部门中检测、钢管护理不到位等情况也会对施工水平带来影响;木枋截面无法满足相关需要,甚至还有的人员使用残旧木枋代替;就水平杆来说,无法和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柱处于拉结的状态,这样就会没有较强的抗倾覆能力,倘若没有处理好以上这些问题,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3 合理选用立杆
立杆是高支模施工的核心要素,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技术要点合理选择与布设,以免出现问题,导致工序和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选择立杆时应当参考实际情况,对于管径、壁厚等参数应当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合适的立杆并对其进行选择与备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立杆设置时应当把握好间距,对立杆布局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物理结构的稳定性。相互扣件应用过程中,应当保持紧密贴合,而且连接一定要牢固,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架构的安全稳定性。
2.4 高支模施工检查
高支模施工安装过程中,涉及很多非常复杂的工序,而且都是施工重点与难点。在高支模施工时,因其本身工序较为复杂,所以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极高,实践中应当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在高支模安装作业时,应当同步执行,保证各步骤、各环节都能够严格按照指定的施工要求进行作业,一旦出现偏差则可通过检查来及时纠正问题。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高支模整体结构保持坚固性,减少因返工而付出的代价。高支模施工方在安装支架时,需由专业技术人员施工操作,并与施工现场人员做好交接;同时,还要对高支模施工安装进行全面检查,以免出现误差。设计人员应当加强高支模安装施工关注度,使专业人员能够指导施工建设,并且及时汇总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此来确保高支模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2.5 高支模施工验收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土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因此,高支模搭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严格按照模板支架使用材料标准做好构配件材料的质量检查,其主要包括:技术资料、钢管、钢管外径及壁厚、扣件、碗扣、碗扣立管连接套管、可调拖撑、脚手板、安全网等。模板搭设前需要按照监理单位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现场作业,作为模板支撑基础的楼板其混凝土的强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同时保证三层模板支撑。垫木的使用标准为板底同向设置,支架在使用完成之后检查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达到规定要求、必须牢固,扣件螺栓不得有松动、滑移,螺栓必须露出螺帽10mm,螺栓端头必须戴垫板;检查支撑立杆距梁边及墙边起步不得大于300mm;对剪刀撑的接头进行详细的检查与控制,查看其搭接的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连接的位置不能少于三处。同时固定搭接的长度也要在1米以上。确保每个部位的衔接都能够满足验收标准要求,为后面施工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6 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现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主体施工需求,为其提供支持与防护,工程完工后达到设计强度标准要求,也就是对高支模的支架与模板拆除之后。第一,针对梁底与顶板模板的拆除需要每层每段的顶板混凝土逐一拆除,并且以相应的试验报告作为主要的依据,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需要进行核实,之后再允许拆模。不然不能做出拆模处理。第二,先将梁上的侧模进行拆除,不可以强硬的拆除。以免防止损坏模板的完整性。拆除的模板、龙骨等材料要摆放整齐,同时注意材料不能集中堆放。拆除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防止发生坠落引起安全与质量问题。另外,拆除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试块强度也要在100%。
2.7 高支模回收利用
高支模施工任务完成后,应当将其拆除入库存放,为后续施工做准备。在高支模拆除时,应当对其整体结构进行检验,合理安排拆除顺序,安全、流畅的进行拆除。在施工作业时,难免会对高支模构建造成损害,即便不会影响其整体结构,但是也会留下一些安全隐患和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讲,针对部分存在质量问题的构件应当及时报废处理,以免误用而对高支模整体结构产生威胁。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正在更多地应用于土建施工的各个环节,其不但能够保障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能给土建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助。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推广中,需要更加关注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拓宽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土建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温云海.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0.
[2]刘杜钊.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70-71.
论文作者:郭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