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倦怠论文,教师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提出
自从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在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引用的是Maslach和Jackson所做的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症状”。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3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1]。其中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玩世不恭(cynicism),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个人成就感低落(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1]。
文献[2] 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感叹:“职业枯竭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因此,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不仅是我国目前“科教兴国”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广大中小学教师安教乐教,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迫切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从江西省选取了7所学校进行调查,其中省重点2所,市重点2所,乡村中学1所,乡村小学1所,民办学校1所(包括中、小学)。接受问卷测量的有250名教师,最后得到有效样本192人(由于是课间调查,有部分老师匆忙得没有填第2面)。其中男80名,女112名;小学教师85名,中学教师107名;已婚教师133名,未婚教师59名;教龄1年的教师10名,2年的教师11名,3年的教师7名,4年的教师13名,5~9年的教师37名,10~15年的教师59名,16年及以上的教师55名;重点学校教师100名、普通学校教师92名;班主任92名,非班主任100名;公办学校教师150名,私立学校教师42名。
2.2 测量工具 职业倦怠量表采用修订国际通用的MBI-GS(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3] 中文稿。该问卷采用利克特7分等级量表,0代表“从不”,6代表“非常频繁”。整个量表包括3部分: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玩世不恭(Cynicism)和个人成就感低落(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情感衰竭分量表包括5道题,玩世不恭分量表包括4道题,个人成就感低落分量表包括6道题,整个问卷共15道题。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3,0.82[4]。在本次测量中,整个MBI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9,情感枯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低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0.85,0.85,处于国外研究对该系数报告在0.52~0.91范围之内[5]。根据修订结果,情感衰竭低于9分为情感衰竭低,高于15分为高;玩世不恭低于5分为低,高于10分为高;成就感低落低于23分为低,高于30分为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采集了被试者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是否重点、是否班主任、婚姻状况、中/小学、公办/私立和教龄等。
3 统计结果
3.1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一般特点 统计结果表明,有35.00%的被调查者有较高的情感衰竭,只有31.80%的被调查者情感衰竭程度较低或者没有;有13.00%的被调查者玩世不恭得分比较高,有60.40%的被调查者得分较低,与其他2个维度相比,被调查中小学教师玩世不恭上的表现比较好;有38.00%的被调查者成就感并不是很强,只有35.90%的被调查者对自身的评价较高,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如果以“1项指标出现职业倦怠”作为轻微职业倦怠的标准,则有92.70%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至少出现轻微的职业倦怠;以“2项指标出现职业倦怠”作为中度职业倦怠的标准,则有58.80%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两项以上的指标出现职业倦怠,也就是说近60%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出现中度的职业倦怠;以“3项指标均出现职业倦怠”为标准,也就是“高度职业倦怠”,我们可以发现还有23.00%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符合这一标准。
从这一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比较普遍,特别是有23.00%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也就是每5个被调查者至少有1个出现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虽然目前整个社会对职业倦怠并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实际上职业倦怠在中小学教师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值得社会、政府、学校和中小学教师的进一步关注。
3.2 不同人群职业倦怠差异研究 为分析不同人群职业倦怠差异,我们分析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上人口统计学各变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衰竭上是否重点、是否班主任、是否公办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倦怠上是否重点存在显著差异(表1)。
表1是否重点、是否班主任、是否公办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比较(±s)
情感衰竭
玩世不恭
个人成就感低落 职业倦怠
是否重点是15.29±8.335.62±5.8825.78±8.5045.59±14.08
否10.91±6.844.47±3.9425.45±7.7640.68±11.11
t3.869[***] 1.581 0.285 3.207[*]
是否班主任 是14.39±8.145.04±4.7225.90±8.0945.20±12.88
否12.00±7.585.09±5.3925.36±8.1642.44±13.13
t2.116[*]
-0.063 0.462 1.466
是否公办是13.79±8.065.28±5.1025.41±8.0844.39±13.13
否10.83±7.054.31±4.8926.36±8.2841.50±12.64
t2.155[*]
1.098 -0.666 1.272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工作时间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可以根据教龄考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把教龄分为1年、2年、3年、4年、5~9年、10~15年和16年及以上7个段。以教龄段为因子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在情感衰竭和玩世不恭上存在教龄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第7阶段教师(16年及以上)的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其他教龄段的老师(表2)。
表2不同教龄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比较(±s)
教龄段情感衰竭
玩世不恭
个人成就感低落 职业倦怠
111.70±7.213.00±2.9824.90±5.90 38.30±10.92
213.45±8.097.91±5.5222.18±7.43 43.55±11.59
312.71±10.08
4.43±3.9929.00±4.24 46.14±13.21
49.92±8.67 5.92±5.4222.92±7.75 38.77±13.01
512.22±7.755.14±5.4525.73±8.27 43.08±13.67
69.92±6.52 3.63±3.4625.80±8.45 39.34±10.38
718.24±6.816.25±6.0326.38±8.45 50.87±13.23
F 7.043[***] 2.328[*]
0.868 5.096[***]
4 讨论
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教师感受到多方面的工作压力是必然的。本研究发现有92.7%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出现轻微的职业倦怠,58.8%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出现较严重职业倦怠,有23%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出现极为严重职业倦怠。这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教师属于高压力职业相符,同时也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强度已超过了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强度,西方的大量研究表明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中小学教师报告有较大或很大的职业压力[6]。
在现阶段,社会上还严重存在不正之风和精神污染,教师一番苦心的长期细致的学校教育,很容易被某一不良现象或家长某些不良言行所冲击而抵消。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异常繁重,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他一般职业。尽管国家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在教育资源依然有限的今天,升学考试仍是中小学最直接追求的办学质量指标。家长对教师寄以厚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升学率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住房分配等直接挂钩,迫使教师对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于高负荷运转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拥有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的专业性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充电”才可以保持他在学生中的地位。但与此相对,学校却是不容易得到赞誉的地方,学生成绩进步了,家长会说是因为学生聪明、勤奋;而一旦学生退步,则会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批评
研究发现重点中学教师的情感衰竭和职业倦怠程度都比非重点中学教师严重,这是因为:①现在有很多东西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教师不再拥有知识的绝对权威,而重点中学的生源好于一般学校,其基础知识扎实,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强,如果教师不自觉汲取新的知识,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②人们对重点中学的期望较大,因此重点中学教师面临较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③在重点中学,学生成绩上升了教师得不到应有的赞誉,因为人们觉得重点中学学生本来就聪明且学习刻苦。
班主任教师的情感衰竭比非班主任教师高。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班主任制度,班主任不仅要负责所任课程的教学,还要负责其他课程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照料,工作多,责任重,情感衰竭自然比非班主任教师高。
研究发现公办学校教师的情感衰竭比私立学校教师高,这可能因为我国公办学校教师岗位比较固定,人员流动小,一般同一教师将在同一岗位持续工作,导致初期的脑力工作逐渐转变为简单重复的机械工作,容易出现情感衰竭。同时,公办学校师生关系仍然比较保守,师生之间的沟通及亲密感不如私立学校,也易出现情感衰竭。
第7阶段教师(16年及以上教龄)的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其他教龄段的老师。本教龄段的教师是学校的骨干,需要肩负起学校、家庭各方面的重托,同时又处于职业生涯的中期,工作压力比较大,资源的高消耗易导致教师教学上的挫折感,工作满足程度逐渐下降,进而怀疑自己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正确性,进入生涯挫折阶段,容易产生较高的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倦怠。
当然,由于本调查是在各中小学接近期中考试时进行,且有部分被调查者是在课间接受调查,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研究结果是否存在高估,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