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享受诗意教学论文_陈燕婷

传承经典,享受诗意教学论文_陈燕婷

陈燕婷

吴川市振文镇加伦小学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如何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使小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之精粹;吸取中国古典文学之精华,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有的责任与使命,语文呼唤诗意教育,同时我也享受诗意教学,此文我将自己在古诗词教学点滴心得作简单探讨。

关键词:古典诗词 教学心得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是一种至纯至美的文学样式,悠久而灿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小学的教学中,进行古诗词教学,学生可以吸收其中的精华,陶冶自身情操,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笔者身为语文教师,对于如何利用诗歌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国之文化精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重点,本文将浅谈我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古典文化情景,营造教学氛围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课堂上应当充斥着诗情画意,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尽情徜徉,于课堂中栖息诗意,增添教学情趣。因此,教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需要使用具有古典文化魅力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古诗词的美好情境,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课前或课内,我会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曲,借助古典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烘托、渲染诗词的内容,创造古典的课前文化氛围,营造古典的课堂文化氛围;如:教授《伯牙绝弦》时,我在课前或学生朗诵时都会适时地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教学时,对古诗词课上的导语、过渡语上都做了精心推敲,如:为学生吟唱古诗词时会声情并茂的说:"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的艺术,是语言的精粹,离别的诗有情,离别的诗有画,而声音是可以画画的,是可以传情的……",在出示《芙蓉楼送辛渐一》后,会配图配乐深情的引导:"同学们,一样的高楼,一样的寒江,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可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喝完这杯践别酒,辛渐就要启程了,此情此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在授课中也会自然无痕地在课堂渗透了许多已学的古诗词,如:在教授《芙蓉楼送辛渐》时,我会课前、课内让学生读读相关的送别诗词,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中古古典诗词的魅力,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有效提高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二、聆听吟唱,再现古诗词的画面美

进行诗歌教学时,在创设古典氛围的基础上,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为诗意课堂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妙的声音是一支笔,可以让文字立体起来,形成一个又一个丰富的声音画面;美妙的音乐能让学生走进声音的画面里,引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因此让学生认真聆听配乐的古诗吟唱,能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古典的音乐天空中翱翔。如:我在教《渔歌子》、《芙蓉楼送辛渐》自己会提前学会吟唱,再在课堂上,配上乐曲亲自为学生吟唱,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并让他们想象诗词中的画面,然后问学生: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听到什么声音?想到什么?闻到什么味道?教师亲自声情并茂地吟唱,不仅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想象中对诗的大意有所理解,避免出现以往以词解词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古诗词的诗意淡化,还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感受了古诗词的画面美!

三、反复朗诵,读中感受古诗词音韵美

众所周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掌握古诗词的韵律美感,需要让学生自主诵读,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学生个体不同的特征表现,使用不同的方式,如范读、听读、齐读、领读等。在学生初步朗读中,只需要让其读准诗词本身的节奏,了解全诗的正确读音,做到停顿有序,如,学生在初读中可以先自行朗读三遍,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读通句子,校准字音,教师及时纠正,从而让学生朗诵时能够将诗的停顿、节奏读出,教师在其中穿插对古诗词朗读技巧的讲解。如:停顿、重音、语速等,然后范读,指名读,师生互读等等。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会古诗词音韵之美,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主要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从而让学生知道这首诗一、二、四句押"ao"韵,感受了音韵美。

又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词十分体现了古诗词平仄押韵的特点,诗人巧妙地将一、二、五句押韵,准确选用了"飞、肥、归"三个字做韵尾。语言大师王苏老师说过:文字通过声音传递情感时只占百分之十,而百分之五十是通过语气、语调来传递的,还有百分之四十是通过你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来传递的。因此,教古诗词朗诵是我常选择师生对读,并在对读中强调学生要"接着"老师朗诵的情感和语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读前半句:"西塞山前",学生读后半句:"白鹭飞"……又如:在教《渔歌子》拓展延伸时,我又跟学生和读了张志和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我读《渔歌子》第一句,学生就答《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第一句……如此循环的师生对读,让课堂余音绕梁般,声声不绝于耳;让诵读具有形象美感,较强的节奏感增强了古诗文的韵味,让学生在诵读中对诗词的音韵美、形象美进行欣赏,感悟到中华经典诗词的内涵。

当然,在诵读中不论使用何种方式,我们都需要对这一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诵读诗词的节奏声调,体现诗词朗诵的韵律;准确读出诗词的节奏,理解诗词中的含义;强调语势与语气,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展现诗词的抑扬顿挫。此种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方式,必然会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律的美感,更深的感悟诗文。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探究欲望,还为学生后续理解、感悟古诗诗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启发古诗词的想象,感悟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其主要是指诗词创作者加工提炼后的审美体验与情感融合生活图景而形成的感觉。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尤其是古诗词。可以说,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美是重点审美教育内容。所以,我想方设法的在古诗词教学中调动学生在生活娱乐中感受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联想能力,从而补充丰富课文中的形象,在脑海中构建出鲜活的诗歌形象,走进诗词的意境之中。例如:唐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意境就很美,首句描写柳树,将其比作经过梳妆打扮后在河边亭亭站立的美人。柳,用"碧玉"来形容,若联想史诗很容易让人想起"小家碧玉"的成语。自然而然的将"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柳树与质朴魅力的古代贫家少女相联系,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少女身着绿色衣裙,充满青春与活力,楚楚动人。所以在第二句中想到柳树那下坠的柳条柳叶,多么像少女那婀娜多姿的身影上飘垂的绿色裙子埃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这首唐诗,要让小学低年级孩子们理解它的美感不容易,于是我在课前、课时穿插了他们幼儿时期学的儿歌《柳树姑娘》,此曲歌词是这样的"柳树姑娘,辫子长长, 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洗洗干净,多么漂亮,多么漂亮,啊哩罗!"孩子们奶声奶气的唱着这儿歌很快就进入了美好的诗"境"中…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语言形象生动,诗中有画,画中有景,如果只从语言文字的视角看,小学高年级学生并不会感到阅读此诗十分困难,但是,对于诗中深刻的意境也很难完全理解。因此,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此诗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诗中情境再现。如:教学时通过学平台呈现"空旷的群山""皎洁的月光""清澈的山涧水""洗衣女的归来""莲叶旁的渔舟"的图片等,对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去整体想象那幅幅动人的画面。再如:在教授张志和的《渔歌子》,在课堂将要结束时,学生已基本理解词中内容。我使用配音、配画、配视频的方式将其展现在多媒体中,让学生随之吟诵朗读。"西塞山""桃花流水""白鹭飞""竹排渔翁"是多么梦幻的场景,欣赏着这样的画面下,学生也会浸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再次领悟诗人真正不归的原因。将学生引入这一层面后,让赏析更加完美。所以。在教导古诗文时,我们需要将学生引入"境"中,领会其中的"意",感悟古诗的"神",从而把握古诗的意境美感,爱上古诗词。

五、拓展延伸,感受诗人情感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内心的情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词中的含义。如:学习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我通过表示时间的词语,即"夜"和"平明",从而引出《芙蓉楼送辛渐(一)》:"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此诗写的是在前一天晚上,芙蓉楼中辛渐与王昌龄饮酒话别的场景。引导学生感悟"一夜的寒雨"感受诗人孤寂忧愁的心绪,指导学生朗诵,设计出与其诗意相符的导语,学生们渐渐浓了"情"。最后,将王昌龄的资料穿插其中,这一路的坎坷,仕途的不顺,对于其与好友分别的心情再次感悟体会,重读前两句诗,真正的深入到诗人内心之中,体会诗人的所思所想。

而后两句诗的理解,则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对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辛渐的亲友(如:父母、朋友、兄弟、妻子等),在见到辛渐之后,你会对他说什么呢?"接着学生对于后两句的诗词有所理解,当诗人与辛渐分别时,没有殷殷切切,只有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嘱托。在此过程中紧抓 "冰"和"玉"诗眼,掌握其特点,最后出示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明即使面对好友李白的安慰,诗人还是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四次的引读、延伸,让人能够深入的感受到诗人矢志不渝、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

通过多元解读,创收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含义,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诗词意蕴。

总之,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创建出生动活泼的古诗词学习课堂,展现出古诗词中蕴含的无与伦比的魅力与内涵,是需要每位教师创新反思的。在新课改和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将学生创造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学生在古诗词诵读中的想象力,增强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得到思想上的启发,享受古诗词学习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小春.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思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9(04):51-52.

[2]李晓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能力的缺失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66.

论文作者:陈燕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传承经典,享受诗意教学论文_陈燕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