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论文_夏春芳

夏春芳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方法选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对社区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管理前后半年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对自身慢性病知识有所了解,健康康复情况效果较好,同时社区医院管理更好的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用药情况。护理管理半年的高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控制情况、脑血管病康复评估明品比护理管理前效果好。绪论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行慢性病宣教、心理疏导、日常护理、饮食指导护理、适量锻炼身体、加强随访。能够有效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提高社区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理;慢性病管理;老年患者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后,老年人的健康逐渐被社会所关注,其慢性病逐渐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作为社区医务人员.要对社区老年患者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对慢性病的防治进行宣教,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调整合理的生活习惯,提高社区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对社区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其中男87例.女93例,年龄55~85岁,平均(67.3±5.3)岁。所有慢性病患者中高血压108例,脑血管后遗症42例,糖尿病30例。高血压控制率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评估,脑血管病康复评估采用Barthel氏指数评分,糖尿病控制率采用1999年WHO标准。

1.2护理管理方法

1.2.1慢性病宣教 在各社区针对不同的慢性病进行专题讲座。宣讲慢性病的发病机理和相关因素,健康知识,提高保健意识,同时在社区内举办义诊活动,开设免费咨询,发送健康宣传册。通过不同形式的慢性病宣教,纠正患者不规律用药、不爱吃药、不出现症状不吃药的不良用药习惯。

1.2.2心理疏导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会对治疗产生厌烦;对疾病预后产生悲观心理;长期的治疗经济负担,也加重了思想负担;从而抵制治疗,血压升高,血糖控制不理想,加重病情。为此社区护理人员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增加对患者的关心,及时疏导患者情绪波动,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还让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消除患者消极心理,避免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1.2.3日常护理 日常牛活中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加强患者遵从医嘱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生活方式和节奏。保持充足睡眠,安排合理有序的生活起居,避免熬夜和劳累,并且适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通过控制理想的典型病例介绍,让患者认识到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心态对治疗慢性病的积极作用,加强监测治疗效果和身体各项指标。尤其是对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的监测。

1.2.4饮食指导护理 针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合理评估,说明不良饮食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纠正不良的膳食结构,并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进行指导护理。控制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g,少食高脂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增加微量元素膳食。鼓励长期坚持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饮食,控制进食量和次数.戒烟戒酒。

1.2.5适量锻炼身体 社区护理人员建议患者每天坚持适度锻炼,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有助于患者慢性疾病的康复。根据患者的喜好制定运动项目和运动量,以有氧运动为佳,如慢跑、打球、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建议每天运动1次,每次30min—60min,每周运动5—7次,运动的强度不宜过大,以个人感觉合适为宜,运动注意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

1.2.6加强随访 在社区内,加强对随访患者进行血压、血脂、血糖检测。检测前,通知患者携带病历本、用药情况本以及医保卡;检测后,针对患者检测情况,对比上次检测随访情况.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并叮嘱患者及时复诊、用药、监测,随访检查患者健康情况。遇有病情变化不易控制或加重的情况及时转诊上级医院治疗。对不能到随访检测社区点的患者,社区医护人员提供患者上门服务。

1.3统计学方法 采样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用x±S表示,采样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采样x?检验。

2结果

对本文观察的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为期半年护理管理,患者对自身慢性病知识有所了解,健康康复情况效果较好,同时杜区医院管理更好的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用药情况。本文研究中,护理管理半年的商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控制情况、脑血管病康复评估明显比护理管理前效果好,详见表l。

表1社区慢性病管理前后对比

3讨论

社区护理是一种长期连续的护理模式,本文通过对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进行管理,加强对社区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谐医患关系,通过各项社区护理措施,增加患者心理上的认可度和亲密度,通过社区慢性病护理管理效果非常明显。本文研究中,社区护理管理半年后,其高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控制情况、脑血管病康复,明显比管理前效果显著。

本文研究中,高血压患者占慢性病患者的60%,成为护理重点病症。通过社区慢性病管理后,让患者了解高血压,以及如何预防高血压所引起的并发症;积极引导患者采取乐观的心理接受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和节奏,加强坚持服药治疗和监测身体各项指标;合理调整饮食习惯,每日低盐低脂低糖;每日坚持锻烁身体,增强抵抗力;定期到院随访,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检测。高血压控制率在社区护理控制前为45.37%,社区护理控制后位78.70%,说明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具有指导性意义。综上所述,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行慢性病宣教、心理疏导、日常护理、饮食指导护理。指导适量锻炼身体、加强随访,能够有效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提高社区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巩玉秀,郑秀霞,姚岚.丰十区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

[2]陈巧珠,高血压患者运动行为的调查研究,内科,2009,4(3):454.

[3]顾弱.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心血管病研究,2005,3(6):485.

论文作者:夏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论文_夏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