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初探论文_陈娟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初探论文_陈娟

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局 510006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日益扩大,其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的高度重视,其中,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手段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此,本文就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展开分析,分别从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阶段着手,对具体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控制

前言: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包括全寿命周期内控制、全过程控制、全要素控制、全方位控制等,所以在应用相关管理手段时,必须切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际,将其落实到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充分实现相关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目标。

1.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准则,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70%~90%,正确的决策是正确估算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决策阶段需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要合理两方工作:

1.1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不仅要对新建的项目在技术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效益方面、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论证,还要在编制投资估算时,要求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漏项、不少算,投资估算精度应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

1.2 总体规划要合理。合理的总体规划直接影响土地的有效使用率。总体规划既要考虑功能分区、建筑物的间距要求,又要考虑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尽量做到布置紧凑合理,适当提高密度和容积率,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减少单项工程的建设费用,从而达到控制总建设项目投资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设计阶段是项目决策后首先面临的一项任务,国外研究表明:初步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占80%以上,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在造价管理过程中,这一阶段的成本优化控制效果,将对整个工程建设期间的成本耗费产生极大影响。例如,某住宅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选择了一个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院,进行基础施工图设计。该设计院如期交付基础施工图初稿,在施工图审查期间,经过严肃的讨论以及细致的技术核算之后,建设单位方面认为施工图的设计过于保守,提出了将原本70公分的桩径,缩小5公分左右反馈意见;此后,设计院经过严密的核算之后,接受了建设单位方面的反馈意见,采用65公分的桩径。按照施工图规划的工程结构,整个基础工程需要用到的50米长的同类型桩在3000根左右;修改施工图之后,能够节省约7948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就当时的市场状况,钢筋混凝土的单价约为800元/立方米。由此可见,施工图的修改,节省了约636万元的资金投入。

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形成的阶段,是投资支出最集中的阶段,是工程的核心环节,所有的资金投入都是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对相关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时,首先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均符合工程合同当中的规范与要求;然后,再对工程造价当中的相关技术与经济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最可行的成本优化控制方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建设目标。

以某文化广场建设工程为例,工程项目的建筑楼群包括商业与高层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8435平方米,总造价约为1亿5千万元,计划工期为660日历天。该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费用进行了重点控制,经计算,这三方面的费用,在工程总造价中的占比达到了80%,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能够综合提升成本优化控制效果。人工费的控制,应从劳务输出公司的选择上着手,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个人素养均处于较高水平,由此保证人工工资投入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预期效果[1]。另外,对于材料费的控制,首先对项目所在地的材料市场进行了摸排,及时掌握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遵循货比三家的采购原则,选择最佳的购买时机,确保所采购的水泥、钢材、砂、砌块、混凝土等原材料,在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成本最低;且材料供应商必须签订供货合同,实现风险共担的目的。而对于机械费用的控制,由于设备多为租用,所以需要保证所选的特种设备公司具有良好的信用,避免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或租价变化等问题,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还应对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工程进度等进行有效控制。严禁通过设计变更而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工程内容等,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专业人士认可后共同签字,尽早在该项内容未实施前提前实现这类型的变更,减少损失。如对已完成或正在施工的工程内容进行变更的,势必要将已施工的工程内容进行拆除后再实施新的工作,会给工程造价带来损失。如确实要进行拆除的,需及时收集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为后续办理工程签证费用做准备。工程总工期在工程合同当中有准确的标注,所以有必要让施工方制定一份科学的工程进度计划书,便于相关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在合理的节点工期下,成本的支出相对较低,一旦节点工期提前或拖后,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工程成本提高,对工程质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经过统计,该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通过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节约的施工成本,约为1千万,且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均处于较高标准。

4.建筑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要认真收集、整理全部的工程结算材料,确保工程结算编制完整、正确,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对建筑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首先应有效编制如下所示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汇总表,一定要确保编制内容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编制分项工程量计价表、措施分部工程费用汇总表、工程决算书,这对建筑工程整体造价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其中,工程决算书作为工程结算的最终凭证,必须要保证相关内容经过了认真的检验、复核,项目明细完整、清晰,为相关竣工结算审计提供更多便利。

竣工结算中,应高度重视隐蔽工程的结算管理,避免出现审计错误等问题,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内容,应进行反复核算确认,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此外,相关工程量的计算,应将材料费用作为审查的重点,有经验表明,仅材料费用一项,在工程总造价中的占比就能达到60%,所以该环节是建筑工程当中,最容易产生资金问题的部分,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审查、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对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相关分析,遵循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原则,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尤其是重点环节进行成本控制,能够综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与经济利润,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龙.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方法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4(01):166-167.

[2]杨德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17):104.

论文作者:陈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初探论文_陈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