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情境的生成与接受论文

阅读情境的生成与接受论文

阅读情境的生成与接受

吕 艳

(枣庄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枣庄 277160)

摘 要: 阅读可以发现世界、认知自我,具有反思和省察的意义,以自外向内的领悟和求诸于内的自明自建为内容,阅读促进人性向善向美发展。基于视野规划、介入程度、认知体验、移情共振等效果的不同,阅读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情境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情境阅读无关功利,源于兴趣,以文化人,是抵达自由维度的“悦读”。阅读情境的生成,是阅读主体不断介入和接受、并于深思默会中塑造自我的过程,情境阅读最终要与生命和谐律动,自化为生活。

关键词: 阅读规划;情境阅读;以文化人;完成自我

“技术的统治不仅把一切存在者设立为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提供出来。人之人性和物之物性,都在贯彻意图的制造范围内分化为一个在市场上可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1]78。后工业化时代,技术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知识的形态、构成和功能,知识成为数据化的打包产品,特别是当今数字信息对知识的覆盖和大规模释放,使知识的价值和功能不断萎缩,数字化的知识流通模式,也消解了阅读的审美情趣,文化日益产业化、市场化。法国当代哲学家让·布希亚德指出媒体的负面影响:“媒体构成真实,媒体造成事件,媒体制造热点,媒体也忽略了那些不应该忽略的价值,甚至媒体也制造了虚假和谎言。”[2]389人创造了技术,但技术的扩张使主体消退,使知识、信仰和文化的价值失重,人的生存世界日益陷入到一个没有历史、没有深度的虚拟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社会的高效发展,不仅体现为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增强,创新民族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素养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目前社会文化生态的恶化与失衡必然在深层次上影响国民的价值取向和意识认同,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机;同时从个体层面分析,文化的负面发展也必然带来个体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行为选择的诸多变异和挑战,从而在心理、精神方面不断地催生着人的恐惧压抑、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近90%的疾病与生活压力有关,特别是各种恶性疾病,另外过劳死、精神分裂症还有出于“希死本能”的自杀,都是个体在承受超出极限的压力时心理与生理失衡的表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除了生物学的定义外,还包括精神心理、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完整和谐。古人曾以药喻书,认为读书可以医愚医俗,这里凸显的是阅读对认知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意义,而读书更具自省、自赎与自建的内在价值,引导建立和谐、静美并有价值的人生。

改善当前社会文化生态,确立民族文化信仰,构建和谐健康的大众文化心理机制,提升公民社会幸福指数,是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需要从推进社会伦理道德建设,提升民族文化认知度,造就公民高素质的文化学养、修为风度、美善良知入手,形成大众文化自觉。从而造就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在深层次上塑造民族文化心理,最终形成自觉的、同趋的文化生态环境。阅读是介入文化、体味生存并获取生命本质的最好方式,阅读以精神、情感与文化的价值,满足人们寻求精神家园和心灵庇护的需要,并提供一个开放多元、融通协和的个体情感空间。就个体而言,阅读是不断促成完成自我的过程;对社会而言,阅读是对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生态的动态建构。

从本质上讲,阅读是文化的潜移与创新,也是塑造社会文化生态的有效途径,阅读的最大善意是营造美感和自适的生活。“真正的快乐是一个动词。它是对那些有价值的行为不断地、积极地践行”[3]31。于谦《观书》诗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陶渊明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超功利的阅读是质量生存的标志,而自觉阅读更是一种向上的品质,可以唤起积极的行为,促发人的愉悦、天赋、自豪和满足等积极心理,一个健全而追求完美生命的人会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让阅读成为如同每日进食一样自然的生命形式、生活行为。

从龟甲兽骨、布帛竹简、木牍纸书直至今天的电子文本,书籍向来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载体,而构成文化实体的汉字构造完美神秘,17、18世纪,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中国文字是哲思智性的构建:“中国字也许更有哲学意味,它们似乎是建立在更为成熟的,诸如数、秩序、关系等等的思考上面。因此,除了偶尔有几笔例外,它们的结构很像人体。”[4]79中国文字具有鲜明的形象审美特征和深厚的情感意蕴,汇聚了先民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和思考,表情达意。文字尚且如此储满意义,建构在生活体验、情感思维基础上的文字语言一旦呈现在纸质的层面,就更加意味深长了。“一个人不读巴尔扎克的作品,就不懂得生活和人际关系,就不会懂得社会”,因为巴尔扎克“他用喧嚣的众生撞击着德行和罪恶的琴键”[5]41。不独文学,一切文本都具有呈现与疏导、分解与重建的价值,阅读支撑起一个思想的理性的文化传递空间,进得去出得来,日读日新。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英国诗人约翰·列侬)。现实生活中的困顿无助和迷茫怨恨,以及由此而来的焦虑、失望、怨愤与责备等负面情绪,引发人的消极沉沦,让生活失去本真的意义。对于修复生活而言,阅读不是消极的接受或简单的调剂,而是一种自觉自利的介入行为,可称为自我管理。另外阅读也不是对现实的规避,它更是一种积极的建造,为精神营造家园。在阅读中,人是认知活动和自我区分、自我塑造的主体,出于自爱或尊重的心理需求,人往往自觉地塑造自我形象,进行自我定位。这一方面体现为对社会法规、国家权力、道德律例和社会风俗等他约力的自觉履行,形成示外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是出于个人意志的内在塑造,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完成,是人性人格的自我建造。这两方面并不截然分开,也有交叉互构。在阅读提供的文化语境中,汇聚万象、渊薮人文,为个体的“自我证悟”提供了充实的情境空间。在此语境中,个体应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对世界与人生的各种参照、多样事件作出合理的评判选择,以此回放修正自我的偏失偏执和认知盲误,并以理性的甄别获取来丰富心智、规划自我,在现实中强力践行。这样才能在积极渐进的阅读中伸展个性品格、完善自我意识并形成升华的精神气质,打造更加完美的自我。不仅如此,在不断提升的阅读中还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把握万有,体悟人类在万物中的道德优势,并形成大爱情怀和崇高的担当意识,完善个体的社会形象。

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有着自身固有的困境与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精神、核心价值以及生活状态都在发生新变。人们奔走在城市的节奏中,犹如时光的移民,个体的存在感日渐萧顿,却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失去了选择生活的兴趣和能力。面对浮光掠影和扭曲流动的生活,文化是一种救赎,有效地介入阅读无疑会提供更多的时空经验和背景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我们的感知和行为,进而激起人们正视生命与存在的勇气,使人在阅读的获取中建构理性、包容和积极的生活理念。而且阅读之于生命犹如天籁,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人内心的犹豫和烦躁,“读书的艺境,在精神上可以说是一种观物感悟的美学情怀和秘响旁通的心象。它潜含着心理意绪的多面放射、心智历验的感印、思想艺境的意识净化及人情物理的美感领略。事实上,读书之艺境与其说是一种心物交感、爱、信念、心智、性灵等的自然感受,还不如说是内在生命生长、物我自然运思及心智凝神注视所引起的美学态度的浑然衍变姿态”[7]77。读书以反思的意向带给你合乎性情的生活和自由尊严的精神品质,乐亦在其中。

作为文明世界的标识,阅读因其在构建文化社会和个体生态自塑方面的重要价值而成为一门日渐凸显的学科门类:阅读学。从学理层面讲,阅读具有明显的社会特质和独特的个人体验,而且因读者个体的视野规划、介入程度、认知体验、共振效应、移情效应等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阅读层次。

不破不立,这是阅读中的调适与归正阶段。荀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一个自制力完整的人必然具备坚强的自省意志与调适能力,读以修身,能够通过不断地阅读,对自我的认知世界和生命状态作出理性的判断、分析、归类和甄别。这一过程必须要摆脱迎合苟且心态,力戒形成习惯性、顺势化的接受心理和庸常应对行为。

(一)初境阅读:发现自我

“死亡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地球是一块大墓地,人类的唯一工程是开垦这一墓地,让自己生存下来”[5]43。生的不确定性以及死的必然性使人类存在对未知的恐慌和畏惧,而且生存本身也面临诸多困惑:人的自然身份与社会存在,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方式,以及公平正义的确立和实现、伪我与真我的认知错位等等。进一步讲世界本身就充满假象,人如何确立自己的存在?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对于人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得了。”(《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前言》)作为存在,人首先要完成的是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

阅读是一种信仰,需要情感意志和心理能力等多方面的支撑,每个人都有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而形成的价值标准、观念原则,内心存在着强大的惯性定势和偏识偏执,造成认知上的局限和心理排斥。美国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商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移情能力或同理心,即“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的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认知他人的情绪”(《哈佛公开课·情绪》)。阅读也是一个提升情商的过程,通过移情来突破阅读主体的思维定势,形成流畅灵活、自由跳跃的交流心态,使阅读者体验到彼时彼境人、事、物的存在状态、思想行为,在意义、感受和理解方面达到心理相容,以他知他见映射自我世界,最终消解抵触融合万有,达到阅读的审美真境。因移情的融入,阅读更像是一次充满神奇魅力的精神之旅,其共享与关怀的品质营造出了更具包容与平等的交流互动空间,参与者也收获了更完整的认知世界和生活体验。此外人类文化资源的互通延展,也决定了阅读是一个公共开放的交流空间。同频共振是物理学上的术语,指相同频率的声波相遇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形成共鸣。如果在阅读的空间中找到这种认知价值、情志意趣甚至人际互动层面的同频,就不仅使我们更深地知觉自身的内在世界,而且创造出对他人世界的直觉与互动,从而达到生命系统的彼此共鸣,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这种跨越今古、内外交融的知音互动使阅读更具质感和诗意,以达欣然忘我的审美境界。

当代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提出“阅读总是误读”的观点,他认为阅读总是一种异延行为,文学文本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能指与所指之间无止境的意义转换、播撒、异延而不断产生与消失,所以,寻找文本原始意义的阅读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阅读产生意义,即使同一阅读者面对同一文本,每一次阅读都会产生新意。因此,阅读达成意义,而对意义的真实性、真理性的评价永远属于未来。同样,阅读的获得未必都是顺向顺利完成的,对圣贤经典、权威话语的认同接受往往出于从众心理和对社会规制的服从,但对陌生、异己的或可憎东西的回避排斥、抹杀批判是一种逆向获得模式。阅读者要在思想冲突的磨合化解和消泯中逐渐消除迷障、辨别真伪,进而整合自己的认知,形成正面或负面的阅读意义。美国新历史主义的领袖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认为:“自我塑造发生的某个权威与某个异己相遭遇的时刻,而遭遇过程中产生的力量对于权威和异己都意味着攻击。因此,任何被获得的个性,也总是在它的内部包含了对它自身进行颠覆或剥夺的迹象。”[6]面对已被发现的自我,以及抵触矛盾的阅读异己,陷入迷茫和困惑是正常的,引导自己开放地接纳、审视异己或陌生的事物,提升自身的心理认知能力,对未知、异己作出相对合理的评判,才是明智积极的选择。其实完成一次阅读,无论是愉悦的接受亦或是艰难的批判,都是对自我意志力、判断力的拉升,也意味着自我心理和心智在渐进地成长与完善,使我成为自我。

(二)延伸阅读:管理自我

阅读译文后会发现,这段翻译旨在向原文文意无限靠近,因为这样一个场景并不受地域或文化约束,按照原意一本正经地翻译,告诉大家这个“秘诀”才最能体现反讽语气,译文如下:

抛开社会性的大阅读视野,阅读之于个体而言是一个走进自我的行为,渐读渐省,进而正确地认知和协调自我,把握存在与意义,让生活更加充实通达,这是一个感觉、评价、调适与建立的过程;确切的讲是在阅读中确立自我品质、塑造自我形象,建立自我期待机制,让人生处在不断规划、不断完善自主运行的轨道上。所以对个体而言,阅读不是私密的消遣行为,而是一种干预生活的积极应对,它的最终旨归在于建构美感生活、科学精神、健全人格,实现生存的质量提升和最大快乐。在此意义上阅读是一种创造行为,因参与者的不同,文本在每次行动中都会产生新义。阅读主体是完整独立的介入者,只有保持不屈服于权威与定势、不奉迎不沿袭的阅读态度,持守怀疑和否定精神,并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朝气与活力,才能抵达阅读的真境界,获取真质并在最高层次体验阅读的快乐与自适。

对个体而言,阅读是参与和创造行为,但任何文字所传达的意义都不是确定和永恒的,因而应该读出文字活着的声音;阅读是接受,更是无止境的质疑、解构、重组、确认,从而使跨越时空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并促进个体在历史长流中的建构和自立。

(三)提升阅读:成为自我

人不能活在本能的世界,也不能孤立于时代,每一个体对于社会而言都是独特而有意义的,但在多元发展的社会格局中,个体也需要不断地介入、质疑和融通、汲取外部资源,通过改变使自己处在整体的存在之中,并且在社会中建立尊严体面的存在形象。但阅读的内省是隔绝外部评价、纯自我的把握行为,因其凭借感知与悟性产生内在的自我反视反思,是精神世界的内循环,无关外在评价与功利取舍。个体完全能够真实地评定自我,在完全个人阅读的环境中体验自我的世界,认知世界中的自我,觉察自己的意识、思想、行为和当下状态,并以决心和意志把真实的自我带到自己面前,真实面对。

从此种意义上讲,阅读的价值更得益于逆向获得模式。世间没有完美的生活,却有追求完美的心灵,一个有价值与尊严的生命主体,必然要具备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对负面影响的耐受、处理能力。接受是一种意愿,而改变则依靠意志;意志顽强,毅力坚韧;敞开面对、适时改变,是阅读应该具有的良好心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阅读是一扇门,敞开的不仅是世界,还有自己,突破自己才能浴火重生,阅读会成就更加完整完美的自我。

某核电站在调试期间关闭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出现了3颗法兰螺栓咬死,编号分别为19、33、55号。螺栓咬死后,采用松动剂浸泡,铜棒敲击、加大反转力矩拧出几圈后彻底不能转动。

(四)情境阅读:欣然忘我

“通过书籍你学会了更好地思考,并成为一个更具辨别力与反省能力的人。书籍具有训练头脑的作用”[3]64。阅读是与书籍的默契,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它的第一获得是发现自我,或者是完成对自我的找寻。无论面对何种文本,阅读首先发现的是文字间的他者,那些在历史时空中的人与事以及沉淀而成的文化、制度、经典、观念等。但深层的获得在于读者以介入者的身份消除障碍走进文字,因为那些提供了隐喻、象征甚至复义的文字,即便是一种间接经验,也会形成反射,激起我们反观自身。阅读所呈现出的人类的共相共性,可以催生我们的自我意识或内视力,进而洞察审视内在的自我、以及行为中我们向来所是、以为通达可行的意图原则、动因是否未经歪曲。对主体而言,初境阅读是一个发现并定位“我是一个这样的人”的认知过程,引导人明白地活着。

(2)核心作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神经病学、临床医学、肿瘤学、基础医学、呼吸系统疾病与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且形成了高产作者研究团队,团队与团队间也存在着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学校多学科发展;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阅读亦如阅山阅水,烟景写意,身心澄净,观照世界皆是本真,意在形外。自然万象流动不息,一切存在皆无恒体,生命如此,阅读亦无形式,阅读的最高情境是放下阅读,放下自我,沉浸于清朗宁静的文字间,神思流荡悠然自得。自由方能自在,阅读的最高情境是自由,而自由是生命中唯一值得的追求。

一个人的习惯和能力并非先天而来,阅读也是如此,阅读是一种自利选择,也是一种他利行为。因其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文化价值底蕴,以及与现实人生的亲合互动,阅读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并引向艺术的人生。对个体而言,阅读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的品质,但对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有责任感的社区群体、利他道德的社会,阅读能导向积极向上的人生和社会生态的良性运转;从此意义上讲,阅读是一项崇高而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事业。

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分析及获取影响短期负荷的特征因素极为重要。经过分析并参考大量的文献[8,9],选取以下特征作为衡量负荷的关键因素:

既然整个世界都是为人而创造的,那么建立在人类生存智慧、科学精神和文化积淀基础之上的文化哲学、学术经典和道德思想,它的最终意义和归宿在于后世读者的解读,在于不断引发的思考和思维碰撞;它启发人类精神与信仰向着美好和进步的方向发展,也引导个体协调自我、恢复无缺的人性而获得存在的意义。阅读是面向未来、面向存在的,在阅读中以清澈的眼光看待世界、凝视宇宙,人的善意、博爱、仁慈、慷慨等情感必然得到辉映激发,在不断汲取与创新中获取生命的重生、再生,让生活更加合乎目的、合乎人性。阅读带来人的发展,并构建起充满人文关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这是阅读的真正意义和功能,也意味着阅读最高情境的实现。

首先是环境整治,本项目作为湖北省第一个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其生态意义重大,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矗立在项目现场的标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政府对环境的根本要求。通过有效的河道治理,实现河的长治、长管、长效,最终达到水清、岸绿、景美、人宜居。

经脱水处理,泥渣含水率小于45%,可以直接用普通的工程车外运,不会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湖塘河这类城区河道,沿岸只有居民区,没有工业区,经检测,尾水指标均小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类排放标准;底泥有机质含量13.8%,符合土地改良用泥质标准(表2),故本工程部分泥类被作为园林绿化用泥。

参考文献:

[1]丹明子,主编.海德格尔谈诗意地栖居[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爱比克泰德.沉思录Ⅱ[M].陈思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9.

[4]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M].杨珍珍,姚暨荣,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6]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导论[A].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编.文艺学与新历史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7]潘水萍.近其性·穷其味·知其趣——林语堂论“读书的艺术”[J].温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1).

The Generation and Acceptance of Reading Situation

LV Yan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Zaozhuang 277160,China)

Abstract :Reading can help one discover the world,recognize and reflect on oneself. It is based on self-realization from the outside and self-realization within. Reading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toward good and beauty. The different effects based on reading vision planning,involvement,cognitive experience,empathy resonance,etc. also form different reading levels. Situational reading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reading,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utilitarianism. It originates from interest. It is a “pleasant reading” that help one arrive in the free dimension. The generation of reading situ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reading subject constantly intervenes and accepts and shapes himself in meditation. Situational reading should finally achieve a harmonious rhythm with life and turn reading into life.

Key words :Reading planning;Situational reading;shaping people with excellent culture;complete oneself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 02- 09

基金项目: 枣庄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全民阅读与中华传统文化生态建设融合研究”(2017ZX01)

作者简介: 吕艳(1970-),女,山东滕州人,枣庄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和古典文学。

文章编号: 1004- 1877( 2019) 03- 0045- 05

(责任编辑 刘文杰)

标签:;  ;  ;  ;  ;  

阅读情境的生成与接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