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新世纪的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中国海洋论文,年代论文,世纪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8462(2000)05-0009-04
中图分类号:P746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海洋开发的战略为90年代海洋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1.1 国家出台的开发海洋战略
近十年来,有关中国海洋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出台,对中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1997年我国政府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生效,标志着我国开发利用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开始。1996年作为海洋可持续发展指导性文件《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出台,国家“科技兴海”计划的制订。国务院已决定将海洋开发增列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863计划)的第8个领域。在国家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了“开展海洋资源调查,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的内容,并提出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适度快速开发,海陆一体化发展,科教兴海和协调发展原则。
1.2 各沿海省提出了开发海洋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80年代中期以后,沿海省区纷纷把海洋经济列为各省发展战略,加大开发海洋的力度,促使我国海洋经济形成优先发展的强劲势头。海南省提出“以海兴岛,建设海洋大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蓝色计划”,把北部湾建成我国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广东省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福建省提出建设“海上田园”。浙江虽是一个陆域小省,在21世纪要把浙江建设成海洋经济大省。江苏省提出了向滩涂要“宝”,建设“海上苏东”。上海虽然海岸线很短,但有全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并提出把浦东开发和海洋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上海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天津市提出了加快海洋开发,使海洋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的设想。河北省提出“立体开发海洋”。山东和辽宁省均较早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和“海上辽宁”的战略目标。一些没有海岸线的近海省区,也尽量采取措施争取向海发展,如吉林省根据有利的区位条件,取得图们江的出海权,提出了图们江设跨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图们江地区的设想。北京市通过与河北省唐山的联营,扩建唐山港为京唐港,以寻求自己的出海口。
2 90年代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
1980年全国海洋经济产值仅80亿元,到1990年达到438亿元,到1998年达到3,269.92亿元,1998年比1990年增长了7.5倍。进入90年代以来,海洋经济产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大体上每10年翻两番(见表1),海洋经济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有所提高,从1986年的2.22%上升到1998年的4.12%,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2.0%。海洋经济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沿海省市陆地面积占全国的13.4%,却承载着40%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原因得益于海洋。
2.1 中国海洋产业的产品产量逐年增长,并位居世界前列
对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采取了综合开发利用的政策,以促进行海洋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使主要海洋产业的产品产量逐年增长(表2)。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产量在国际上位居前列:中国海洋运输业已居世界第8位,成为世界海运“A类理事国”,港口、远洋及集装箱运输发展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3位的造船大国;中国水产总量已连续多年名列世界之首;中国海洋石油产量已超过1,800万[,t],走上了高速高效发展之路,并开创了从国外开采和运回原油的新阶段。中国的海盐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表2 中国主要海洋产品产量表*
Tab.2 The output of main marine product in China
年份1980 19901995 1998
海洋原油/万[,t]39.8 145.5
927.51,893.1
海水养殖/万[,t]44.4 162.4
412.3 860.04
海洋捕捞/万[,t]
281.3 550.9 1,026.8
1,496.68
海水产品总量/万[,t]
450.0 712.5 1,439.1
2,356.72
海盐产量/万[,t] 1,356.11,148.6 1,692.51,558.3
港口吞吐量/万[,t]21,700.0 48,300.080,166.0
92,238.0
海洋运输量/万[,t]11,483.0 22,708.040,110.0
46,025.0
其中远洋货运量/万[,t] 4,292.0
9,408.015,262.0
20,863.0
造船完工综合吨/万[,t]175.0 240.35
海洋旅游者/万人 620.6
954.8 1214.3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等有关资料整理,未包括台湾、香港及澳门的数据。
2.2 我国海洋三次产业构成有了明显的变化
2.2.1 三次产业构成。中国目前直接的海洋产业有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盐业、海洋油气开采业、滨海旅游业、沿海造船业和滨海砂矿开采业。按照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将中国目前的海洋产业划分出海洋三次产业,其中海洋第一产业为海洋农(渔)业;海盐业、海洋油气开采、滨海砂矿和造船业为海洋第二产业(海洋工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为海洋第三产业,而以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见表3)。
说明:①产值均为现价。②海洋渔业中包括了水产加工产值。③“……”表示极少
2.2.2 海洋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及特点。根据我国海洋资源特点和目前的海洋经济状况是以资源型为主的经济[1]。
从表4中可以看出,海洋第一产业比重有下降趋势,但仍占主导地位。海洋第二产业中,随着海上油气开采面积扩大,产量逐年增长以及造船工业发展,其比重有所增长;海洋第三产业随着港口建设,海运业发展,尤其滨海国际旅游业呈上升趋势,其所占比重一直高于海洋第二产业。从1986-1998年间,产业结构呈第二产业比重小于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小于第一产业比重。成为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特点。
2.3 海洋产业结构趋于完善,省区间海洋经济差异逐步缩小
2.3.1 海洋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根据1998年海洋产业结构计算的集中化指数为0.6630(集中化指数I,I=1,集中化程度高、产业集中分布。I=0,趋于均匀分布);再根据1994年的海洋产业结构计算的集中化指数I=0.6640,1998年比1994年集中化指数降低0.0010,说明1998年的产业结构比1994年趋向均匀。主要是海洋第一产业(水产业)比重下降,其他海洋产业(如海运业、造船业)比重有所上升。
表4 中国海洋三次产业构成表/%
Tab.4 The composition of marine industries in China
年份合计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第三产业
1986100.0
54.010.235.8
1987100.0
58.4 8.533.0
1988100.0
62.4 7.230.3
1989100.0
59.8 9.131.1
1990100.0
55.9 9.434.7
1991100.0
58.7 9.431.9
1992100.0
58.511.030.5
1993100.0
61.510.028.5
1994100.0
53.515.531.0
1995100.0
47.813.838.4
1996100.0
50.615.833.6
1997100.0
50.517.831.6
1998100.0
54.215.330.5
2.3.2 各沿海省区海洋经济差异正在趋于缩小。沿海各省区海洋经济产值有明显的差异(表5),但其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根据1998年各沿海省海洋经济产值计算集中化指数I=0.4710,再根据1995年(1994年数据不完整)计算沿海各省海洋经济产值集中化指数I=0.49297,1998年比1995年低了0.02197,虽然降低的程度极微,但也说明沿海各省区间海洋经济地区差异在缩小。
表5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经济产值及其构成(亿元、%)
Tab.5 the output value and the compostion of the marine econmy of coastal provinces in China
年份总计
天津
河北 辽宁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广东
广西海南
1995 2463.85 112.39 40.35 178.46 476.88 97.84 364.61 267.7 218.22 616.31 45.92
30.08
构成
100.04.6
1.67.2
19.44.015.0
11.08.9
25.01.9 1.2
1998 3,269.92 92.40 60.15 275.50 676.86 171.24 384.26 345.98 326.39 791.30 92.81
53.08
构成 100.0 2.8
1.88.420.75.211.8
10.6
10.0
24.22.8 1.7
3 主要海洋产业建设
3.1 海洋渔业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解决了海水养殖过程中一系列生物技术问题,养殖产量从1987年的192.6万[,t],增加到1998年的860万[,t],占海洋渔业总产量比重从27%上升到36.5%。目前,我国人均水产品约26.8kg,其中16.4kg来自海洋渔业。
3.2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
目前已发现含油气构造90多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t],天然气3,000多亿m[3],已有20个油气田投入生产。在渤海湾和中国南海等海域最新发现的蓬莱19-3、曹妃甸11-1、渤中29-4、渤中25-1和番禺5-1等大型海上油气构造,都具有丰富的油气储量。尤其渤海湾的蓬莱19-3构造,目前已探明原油储量3亿[,t],有可能成为继大庆之后中国发现的最大整装油田。
3.3 海港建设与海洋运输业
通过港口建设,其中年吞吐量超过500万[,t]的海港有29个,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t]的有17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t]的7个。从港口的规模和吞量来看,上海港已位列世界第六,宁波、秦皇岛、广州港也跻身世界百名之列。我国还扩大建设了一批深水港,如上海外高桥港区,宁波北仑港和镇海港区,广州的黄浦港区等。这些大规模现代深水港口和深水港区,不仅接纳常规船舶,而且可以接纳特种专用船舶,甚致可以接纳载重量30万[,t]以上的超级巨轮和第五代以上超巴拿马型全集装箱船舶。目前中国民用船舶已发展到32万艘,近5,000万载重吨,其中从事外贸运输的船队达2,300多万载重吨。上海将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3.4 船舶制造业
1998年全国建造民用钢质船总量384万[,t],造船完工综合吨240多万[,t],占世界造船总分额的5%-7%。目前我国建造船舶已从一般干、散货船、油轮,发展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品油轮,化学品船、滚装船、大型冷风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和高速水翼客船等。如今,我国已能建造15万吨级大型船舶,并具备了造30万吨级的能力。
3.5 滨海旅游业
我国重视旅游业的发展,90年代以来海洋旅游业采取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特色,分区分片建设的政策。近年来沿海地区开发建设了300多处海洋和海岛旅游娱乐区,兴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设施和一批观光度假区、村,观光路线和站点以及水上娱乐和运动场所,例如,“海天佛国”普陀山、朱家尖等是海岛海洋佛教文化旅游胜地,为了便于旅游修建了机场和跨海大桥。使海洋旅游成为迅速发展的新兴海洋产业。
3.6 海盐生产和海水利用
我国现有盐田面积43万多ha,到1998年海盐生产能力已达2,400万[,t],氯化钠含纯量达到96.5%以上。大连、青岛、天津、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等,每年利用海水总量约100亿[,t],缓解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另外在一些海岛,如大长山岛,南长山岛,嵊山岛、南沙群岛等建设了海水淡化装置,为海岛解决淡水资源。
4 新世纪我国海洋经济的展望
4.1 21世纪海洋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
21世纪将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离不开海洋。90年代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快于全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在今后20-30年内,海洋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将在21纪前20年建成海洋经济强国。根据预测(表6),在20世纪末或稍后一点时期,全国海洋经济产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13%,海洋经济产值预计达到4,000-5,0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3%以上,海洋开发总体实力达到国际上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先进水平。2000-2010年海洋经济产值平均增长10%,2010-2020年年平均增长8%-10%,2010年总产值达到14,000亿元,2020年达到30,0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9%[2]。
4.2 对策与措施
4.2.1 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指向以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为途径,逐步实现一条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力求做到“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对于海洋开发同样要做到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三者协调。做到人海(地域)系统在发展上的和谐,使海洋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海洋经济持续增长,海陆经济共同发展。为此,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关系。在保护和优化海洋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有效地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有效途径。
表6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预测[2]
Tab.6 the forecast of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ina
年份1996 20002010
2020
海洋经济产值/亿元 2,855 4,000-5,000
14,000
30,000-35,000
年均增长/%
20 108-10
海洋增加值/亿元1,2662,500
6,000 17,000
年均增长/% 20
10 10
占沿海地区GDP的比重/% 3.35
10
10-15
占全国GDP的比重/% 1.935 8.5
4.2.2 以需求拉动发展海洋经济。我国提出发展内需政策。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以上,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和流动规律分析,2020年我国沿海地区人口总数将达到6-7亿。沿海地区将形成包括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多种海洋产业在内的多元化的经济摸式。这就在食物、土地、水资源、矿产、交通、能源等方面带来巨大的需求压力。其中包括滩涂土地利用、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海运货运需求、港口发展、海运船舶建造以及海水浴场、海盐、海药业、淡水、石油和其他战略性矿产也都有巨大需求。海洋开发应在缓解经济发展的需求方面做出大的贡献。
4.2.3 做好西部开发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我国提出发展西部战略。西部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而东部又有自己的区位优势,东部一些港口是亚欧大陆挢的桥头堡(连云港等),做好内联外引,建立东西之间的大通道(如北海将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内陆国有权出入海洋,享有利用一切运输工具通过沿海国领土的过境自由。”连蒙古那样的内陆国家都在搞“蓝色计划”,要与各国分享海洋利益。所以我们要更新观念,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西部省区的共同发展机遇。
4.2.4 中国加入WTO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入世将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有关海洋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海洋经济增长。对渔业来说,有利于扩大水产品出口贸易,扩大我国水产品在国际水产品市场中的占有份额;促进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产品市场的多元化和市场行为的规范,同时,还有利吸引外资,促进渔业技术水平提高等等。对于海洋运输业来说,带动海运业的繁荣,有利于中国航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航运市场。入世还将对船舶制造业、海洋油气业等有所发展。
4.2.5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增长和高新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海洋经济。现代海洋产业已呈现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海洋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将取决于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的进步和海洋科学知识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增长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海洋经济是以知识增长和高新技术发展为基础的知识经济。[3]
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为30%的贡献率,较先进国家的70%-80%尚有巨大的差距[4],显然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现已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群,极大地提高了海洋高技术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结合我国海洋研究特点,形成我国海洋创新研究体系,将直接保证我国今后海洋科学研究,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0-02-15;修回日期:200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