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政策性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伴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出现的,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进而成为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国家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直接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保护和扶持农业生产,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农业政策性金融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经济普遍采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人口激增与耕地逐渐减少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口激增给粮食需求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已面临粮食生产不足的困难。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及粮农组织1998年10月估计,目前全世界59亿人口中有8亿人正面临饥饿的威胁, 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其中有2亿儿童缺乏营养,每年有近110万5 岁以下儿童直接或间接地死于饥饿或不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增长率已经落后于人口的增长率,尤其是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当地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人口仍在上升。根据联合国的一项预测,未来全球粮食的生产和分配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面临更大的挑战。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但其中70亿人口生活在贫穷国家,近94%的人口增长(约16亿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在未来三十年中要养活世界上这些人口,粮食生产必须增长75%。但是由于人口的压力、环境污染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在过去三十年中,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60年代粮食生产的增长率为3%,到80年代下降到2.2%,而到2010年将会下降为1.8%,届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需求要翻一番,达20亿吨, 按现有的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将有2亿吨的粮食供给缺口, 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伴随着人口激增,世界范围内的耕地逐渐减少,使得全世界粮食生产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贫穷和饥饿现象更加严重。1996年美国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在题为《不断缩减的耕地》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全世界各地城市不断扩展,致使世界每人可占用的耕地从1950年起逐年减少。报告说,世界每人所占谷物生产土地面积,从1950年的0.57英亩(0.23公顷)下降到1995年的0.3英亩(0.12公顷),减幅达30%。 报告强调,如果耕地大量流失的情况不能停止,那么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便不能应付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中国国土资源部1998年7月公布, 1997年全国因建设占用、农业调整结构及因灾害共减少耕地693.5万亩, 而同期开发、复垦等新增耕地只有489.7万亩。增减相抵, 一年当中的耕地损失达到203.8万亩。耕地锐减的势头仍没有得到彻底遏制。 目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1年的25个增加到1994年的48个。应当指出的是,发达国家虽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很小,但其贫困人口也出现上升趋势,美国和西欧国家目前已有1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仅欧盟成员国就有5200万穷人、3000万无家可归者。发达国家的贫困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多和失业增加,由贫困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如凶杀、卖淫、虐待儿童等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宏观经济平衡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从经济基础抓起,加强了对农业的保护措施。除了国家财政继续对农业实行补贴外,进一步加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即使没有单设机构和国家,也由政府指定专门的银行对农业予以大力支持。针对工业化和和城市化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土地沙化等问题,加大财政和政策性信贷投入,加以治理,以求在保护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消除贫困等问题上采取共同行动,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加强,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
二、水资源缺乏与人为环境恶化增大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目前世界各地均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困扰,世界三大粮食生产国的美国、印度和中国均遇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美国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尽管在科技和环境保护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样摆脱不了工业、城市与农业争水问题;印度几个主要粮食生产邦地下水位下降严重,供水不足,稻谷出现减产,农业为争水资源而发生械斗的事件时有发生。中国有100多个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1998年4月23 日发表题为《中国面临缺水威胁》的报道,指出中国面临缺水问题在日益增大。它将使农民受害,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从中期来看,将迫使中国大量增加谷物进口。该报道分析说,预计中国到2030年,居民对水的需求将从1995年的310 亿吨增加到1340亿吨,同时工业用水将从520亿吨增加到2690亿吨。 农业用水将从4000亿吨增加到6650亿吨。这些都必须引起高度关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陆地正面临沙漠化的危险。1981年至1990年期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损失1540万公顷森林,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在过去四十年时间里,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可耕地表层土壤流入海洋、河流和湖泊而失去了生产能力,留下的可耕地仅有大约1490万平方公里。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表土层厚度下降2.8 厘米,农业产量就会下降百分之七。
中国在近四十年中,沙漠化速度的加剧是惊人的。据全国沙漠化普查资料显示,陕西、宁夏、山西3 个省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占比高达90%~97%;新疆、内蒙、青海3 个省区的同灶地区草地退化比例亦达80%~87%。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中国人口将分别达到15亿人和16亿人,按低水平的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年计算, 相应需要达到的粮食产量应分别为:6000亿公斤/年和6400亿公斤/年,需要增加用水量507亿立方米和1267.5亿立方米。到2030 年中国需增供水能力2800—4100亿立方米,加上中国目前用水量5000亿立方米, 将达到7800 —9100亿立方米。而中国水资源总量中,可用水储量只有1.1 万亿立方米,并因时空分布不均,开发难度不断增大,到下世纪最大可供水量也仅为6500亿立方米左右,供需缺口1300—1600亿立方米。届时中国将处于历史上水危机最严峻和承载着最大数量人口的关键时刻。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1962 年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比1957年增加8024千公顷和1689千公顷;1978年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比1962年增加13615千公顷和5128千公顷;1991 年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比1957年增加22184千公顷和12831千公顷,分别增长了76.1%和85.6%。从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看,1978年为42.9%, 1988 年为47.1%,1991年则上升为54.2%,这表明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此外,从许多发展中国家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看,由于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支付巨额的外债利息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的投资十分有限,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中国近些年虽然对农业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但由于国家财力所限,国家对农业和水利的投资不足问题也日趋明显。
表1 中国主要年份受灾成灾面积
受灾面积 成灾面积
年份总面积水灾旱灾总面积水灾旱灾
1957 29149808317205149836032 7400
1962 37175981020808166726318 8691
1978 5079028504017021800 92017970
1988 50847
119493290423945612815303
1991 51333
245962491427814
1461410558
材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年、199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针对上述种种严峻挑战,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和农业水利专家都一致指出,要保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全人类都必须高度关注农业及与农业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的生态环境,必须加紧实施人口控制计划,研究开发适合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无疑应负有重要责任。
三、知识经济与农业现代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基因技术等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使农业技术革命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农业科技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发达经济国家从工业经济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如果不在农业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就不能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率就会停滞不前。因此,可以说,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实质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过程,也就是知识、技术在农业中逐步渗透、增加的过程。没有科学技术知识,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最基本动力,也是农业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
针对世界农业发展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向高科技农业的转化,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撰文指出,农业革命的基础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成功应用。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农业将展现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1)基因农业。(2)精细农业。(3)网上农业。(4)太空农业。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开始利用太空这一特殊环境研究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未来人类将有可能在太空或月球上大规模种植农作物。
近几年来,许多国家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来到的同时,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的社会经济基础地位。1997年9月, 美国农业部提出了1997—2002年战略计划, 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多的经济和贸易机会。 1997年7月,欧盟委员会在《2000 年议事日程》中提出将加强农业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稳定农业收入以及把环保目标融入共同农业政策等。 1998年10月15日,欧盟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将对未来的欧盟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1998年10月初,法国农业部提出议案主张在农业领域建立土地经营契约制,发展一种多样化的能够创造财富的农业。1998年4月, 俄罗斯公布了《1997—2000年俄罗斯农业政策构想》,提出国家将有选择地扶植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的农业综合体。
为改变非洲缺粮的落后现状,非洲低收入缺粮国家正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帮助下组织起来,参加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特别计划。目前已有16个非洲国家在执行粮食安全特别计划。1998年3月25 日在大马士革结束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近东国家第24届农业部长会议呼吁近东国家采取措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合理使用水资源,加强农业科研。
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落实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撰文提出了进行一次新的科技革命的战略设想。这个战略设想的内容包括:
一个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两大主干:科技成果和人才;三个层次: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四个链条:与农业产业化链对应的农业科技链体系、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科技迅速传播要求的信息网络体系、能快速推广科技成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的执法监督体系;营造五个政策法规环境:农业科技投资及其管理的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及使用的激励制度、农业科技企业及其产品的减免税政策、农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的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政策法规;建好一个结合点:在我国建立一个动态研究国内外农业、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化的信息集散中心、战略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战略重点:(1 )强化生物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使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抗逆性能不断地有重大突破性进展。(2)强化农产品的深加工、创高附加值和信息高科技研究, 使农民加快增加收入的步伐。(3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战略步骤。包括近期、中期、长期三个发展阶段:
(1)近期(1998—2000年),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为50 %以上。(2)中期(2000—2015年)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为60~70 %。(3)长期(2015—2030年)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为80%以上。
总之,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客观要求经济增长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转化,即农业现代化主要不是靠大量投资和就业的增加,而是靠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投入,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农业性政策金融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这是因为现代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越需要国家运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手段,保护农业生产,维护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调节农产品的价格,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为宏观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政策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粮食银行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