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大纲论文,德育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新中国成立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6)07—0059—06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又名地理教学大纲)先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的德育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把其分为五个阶段做一探讨。
一、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成为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以这部大纲为起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发展步入“起步阶段”。
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奠定了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的基础,但是,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表现出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的特点。“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地理教育的‘兴旺时期’”。[1] 但同时也是比较教条地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由于受政治背景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地理课程的德育目标也变成了纯粹的政治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一时期由于“中学教育对全面发展的教育认识不足”,[2] 致使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也较为单一。如,在“外国经济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的课程目标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尊重各大小民族,保卫本民族政治、经济独立的精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还应该在高级中学一年级外国经济地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等等。在朝鲜战争刚刚结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保留着战争过后的痕迹,保卫世界和平也是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之一。例如,这部大纲提出“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二、初步发展阶段
1963—1985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教学大纲是在1978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这里着重介绍前两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
(一)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战胜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雄心。”
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大跃进”)后,[3] 1961年开始教育调整。在此背景下,196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有如下特点。
1.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改变了原来用纯粹“政治”目标替代德育目标的倾向,强调了“地理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用正确的观点统率材料,把地理知识讲清楚。正确的观点要贯串在地理材料之中,而不是附加于地理材料之外。一般不要把地理课讲成政治课。”这次修订纠正了1958年教育改革所走的弯路,即本着“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把地理课变成了“时事课”“劳动技术课”,同时也纠正了严重的“教条主义”等错误做法。
2.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
地理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受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内部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影响,显出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删去了1956年大纲中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十分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突出强调人的智慧、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成果,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过分、不当地夸大,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定位为“可以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很少甚至回避由于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所产生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所以在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就提出了“战胜自然”的要求,这与当时社会的“亩产万斤粮”的浮夸之风相关联。
(二)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1978年的教学大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订的首部地理教学大纲,其德育目标体现了如下特点。
1.纠正了“文革”时期地理教育德育目标混乱的现象
在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提出:“讲述地理环境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选择教材、组织教材、阐述教材,不能陷入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世界地理教学应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精神,使学生对全球有个战略概念。”这里仍然强调了“不要脱离地理知识,把地理课讲成时事或生产技术课。”1978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这部教学大纲对纠正“文革”时期在地理教学中的混乱现象起了重大作用,这一次修订的德育目标继承了“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等目标,再一次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德育目标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体现出浓重的时代色彩
这部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总体来说仍然比较笼统、概括,另外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也难免留下时代烙印,体现出较浓重的时代色彩。例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仍然没有摆脱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提出“从全国地理的角度,阐明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些问题,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征服自然的美好远景,以激励学生向自然开战的雄心壮志。”
三、发展阶段
1986—1991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8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三者的德育目标差异不大,这里以1986年教学大纲为例,介绍这一时期德育目标的特点。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发展阶段”。
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一改过去空洞、笼统、拔高、脱离实际的现象。体现了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德育目标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为德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与之前相比,它的德育目标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提出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正确阐明人际关系”,提出了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提出“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阐明地理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使学生了解“人类应如何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以上这些思想实际上纠正了以前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存在的“征服自然”“向自然开战”等不和谐观念。
(二)贯彻了“三个面向”的原则
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此后中国教育不可动摇的指导原则。[4] “三个面向”的原则在这部教学大纲中也有所体现,“地理教学内容要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先进的地理科学知识,我国和世界的地理状况,以及发展变化的观点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利用乡土地理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这部教学大纲的“乡土地理”部分提出:“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要使学生知道,我国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要使他们从小树立起为建设美好的家乡,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献身的志向。”这是在我国的地理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从乡土地理角度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这实际上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也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要求,比以往的“过高”的难以操作的德育目标有了较大的改进。
(四)德育目标分了不同层次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对各个年级的地理教学都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即大纲将总的德育目标进行了分解,使德育目标分了层次,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德育目标,这比从前笼统、泛泛的德育目标确实“降调”了许多,使德育目标在教学中也容易达成。一方面,德育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提高。例如,初中一年级的“中国地理”部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人地协调观点,懂得“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的理想和决心。”而在初中二年级“世界地理”部分,则要求“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地理事实材料,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分布规律和各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世界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地理事象具有初步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在“高中地理”部分,1986年大纲中提出,要“结合有关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全球观念以及有关的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除了以上所述的德育目标分层次以外,1986年的教学大纲在德育目标的表述上,运用了一系列具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初步懂得”“受到……的教育”“树立……观”;内容的表述上也分别用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分析地理事象、“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等层层递进的语句,体现了大纲的客观要求,即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内容的变化,德育目标也要随之变化。
四、深化阶段
1992—2000年,我国共颁布了四部地理教学大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深化阶段”。
(一)1992年、1996年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及其特点
1992年的大纲中提出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1996年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1.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
本着“选择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需的地理教学内容”的理念,在德育目标中除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外,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把科学精神的培养纳入到地理课程的德育目标中,这也说明在地理课程中,德育内容也在逐渐丰富,即,它的德育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政治思想要求,而且也开始逐步重视科学观点、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1992年的教学大纲中删去了在这以前一直提出的对“历史唯物主义”(1988年的地理教学大纲除外)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历史唯物主义的目标还有一定困难,“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应该由历史学科去贯彻。”[5]
2.德育目标具体化
这部教学大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在教学大纲的每部分内容中都提出了具体的“思想教育要求”。比如,在“地球和地图部分”的思想教育要求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与无神论的教育。”这使德育目标非常具体,为紧密结合知识实施德育目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比起较宏观的德育目标“分解”得更加细致,进一步加强了可操作性。
(二)2000年初中、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及特点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的德育目标是:“1.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2.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2000年修订的教学大纲已经为最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做了准备,其德育目标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这两部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中,开始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这说明我国的地理课程在关注学生发展方面迈出了长足的一步,这一点也是这两部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的“闪光点”。同时,这两部大纲的德育目标特别强调了:“在德育方面,应加强健全人格的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养成,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对其他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法制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强调了“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用国际意识教育目标取代国际主义教育的目标
在2000年制订的地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开始转向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意识教育”方向。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显端倪,在我国,国际意识教育更加强调“改革开放”的观念、加强理解多元文化和了解世界发展趋势的教育,这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地理教学中德育目标的内涵。
3.明确地界定了“德育要求”
2000年的大纲中,对“德育要求”有了明确的界定,德育要求“包括政治思想要求,科学观点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审美要求,法制要求和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这些要求均体现在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列在各部分教学内容之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与知识要求,技能和能力要求有机结合,注意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这为地理课程的德育目标内涵的扩展提供了课程标准上的依据,也为中学地理教师开展德育教学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同时也体现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内容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设定德育目标的原则。
五、升华阶段
2001年和2003年,我国分别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新课标中德育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升华阶段”。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出了以下德育目标: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德育目标如下: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情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3.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
与以往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要求”或“德育要求”相比,这次地理课程标准所界定的课程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比以往更充实、丰富和全面。这次的课程改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了德育的内涵。这次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000年大纲修订时就提前渗透了本部课程标准的精神。本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更强调要遵循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它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内容更加丰富
最新的这两部课程标准中把德育目标表达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形式简洁,但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囊括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只有一个地球等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包括了内心体验、情操陶冶。其次,态度除了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外,还包含了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第三,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地理环境价值)的统一。在地理学科中,诸如全球意识,环境伦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地理求知与创新的欲望,地理辩证思想,爱国情操,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国际合作与交往,地理审美情趣等,都被归为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目标层次逐步提高
在这两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德育要求在逐步提高。例如对“环境”内容在初中的德育目标是,“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高中“环境保护”选修课中,进一步提高为“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四)德育目标的主体转变为学生
这两部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的对象是唯一的,即学生,而不包括教师或者教科书的编者,而且德育目标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德育目标不再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语句陈述,而是把目标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这样做使德育目标的表达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六、小结
从建国以来我国历次的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的变迁中,折射出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订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记载了地理课程改革曲折的发展历程。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也从纯“政治”、难操作的“过高”目标逐步转化为注重学生个人发展、可操作性强的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由20世纪50年代的“纯政治目标”到60、70年代突出“人类中心论”;80年代开始提出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并且在教学大纲中把德育目标进行了“降解”——按照年级分了不同层次;90年代以及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科学精神的内容,并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也列入德育目标之中,而且删去了“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目标,用“国际意识教育”目标取代“国际主义教育”目标;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其归为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突出了德育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丰富了地理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德育的主体也由教师转为学生,使德育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收稿日期:2005—08—24;修回日期:200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