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分析论文_黄超

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分析论文_黄超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靖县供电公司 福建漳州 363600)

摘要:想要保证电力基建工程全过程的资金流动、收支明细、工程进度、作业实施等情况,必须要管理部门全程参与,但电力基建工程往往关乎政府和群众在建设后长时期内的运转和生活,这是一个相当庞杂的工程,信息管理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企业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进行信息化。自从电力基建工程飞速兴起以来,就有许多专业人员针对如何提高电力基建工程效率做出研究,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是最适合目前行业发展情况的方法,这要求整个行业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针对出现过的问题及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就管理方法信息化作出具体方案,开发相应的工作系统并广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基建;信息化

1常见问题

1.1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编制预决算时,须经常进行定额换算,由于现行的工程预决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这就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还有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工程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这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重大。

1.2管理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

电力基建工程涉及诸多的人员与岗位,各个岗位在具体的分工与要求上也大不相同,只有保障各项工作的协调展开,才能保障工程质量。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责任落实不到位,容易出现部门或者个人相互扯皮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企业形象。

1.3安全问题

安全的施工为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有序实施的基础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技术,那么施工人员的全便得不到保障,会降低工作的效率。此外,施工技术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当中,不同的施工人员需要应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会将工程的进度进行提升。所以,为了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要注重对验收检查工作的提升,并逐步将施工的工艺水平进行提升。

2电力基建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范围逐渐增大,就目前而言,电力基建工程涵盖了许多不同科学领域,相关、工作人员普遍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就具体的电力基建工程项采取不同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开发具有企业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创造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分析目前大部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在信息收集方面工作效率很高,但处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的能力还达不到要求,这导致管理人员很难从中获得帮助。同样重要的是,电力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工作进度是管理部门的首要工作,只有提前进行工程项目具体规划并实时反馈现场施工信息,才能够保证指令的下达,但正如前文所言,很多企业管理部门只把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存档的一种手段,这不仅在原有工作时间的基础上浪费时间录入数据,更是浪费了开发人员辛苦创造的系统。以第一时间录入数据为工作准则,更好的将整个施工信息、项目进度和管理部门实施规划进行有效结合,使得电力基建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整个企业提供科学的信息依据,提高全体人员的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基建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

3.1对项目工程估算管理

通过同时建立多个施工单位数据库形成分节管理结构,各个施工单位之间可以共享进度信息,进行技术交流,但是各施工单位又拥有独立的内部业务数据,这可以使各施工单位共同进步,把握工程信息以调整自身进度,省去出现问题上报再由管理部门分别交涉的时间,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整体效率。在施工单位工作分配完成后,信息化管理系统线上对各类费用进行整合估算,施工单位现场各项支出也录入系统,使得整个工程的钱财来往清楚明白,同时对财务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估算项目费用投入与工程进度之间的偏差,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工程投入不出纰漏,没有资金灰色地带。

3.2对电力基建工程中的建设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主要包含最终设计图纸确定及存档、施工过程行为规范、现场监管工作、设备运用维修保养、材料选购标准等部分。在合同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准确记录并保证施工单位清楚明白,对合同中的潜台词加以揣摩并加以运用,同时,执行合同时的具体工作,如需变更合同时要进行的操作现实与合同相悖时的赔偿或索赔工作,保证工程验收时不出现问题等都是合同管理要考虑的。合同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合同主体内容条款信息及对合同明细信息的录入;条款明细变更的录入及补充说明;确定最终合同并补充说明;合同要求材料的公示;合同要求工程进度的公示;合同中有关款项的管理及公示。

3.3施工现场材料物资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现场生活及工作支出较为庞杂,所以为了对施工全程进行有效管理,要根据施工单位具体情况出发,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信息化的专项管理,以此来解决物资管理中出现的材料丢失、虚报款项、胡乱报销等情况,而那些大型设备,则单独建立管理系统,对检测情况、安装记录、保养数据进行整合,确保设备不出现问题,减少企业在设备方面的资金损失。

3.4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满足不了工程建设需求,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效能,进而严重影响整个电力基建工程的有序进行。面对此现状,电力企业须积极探索解决对策,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保障电力基建工程的完成质量。对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培育,笔者认为,首先电力企业应当积极扮演培训角色,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对于培训的内容除了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须引入管理知识,进而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绩效、能力考核也是重中之重,电力企业督促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相关的考核与考试,是保障其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最后,电力企业适当的鼓励机制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服从力度,进而提高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水平。

4结语

电力是现代化工业社会所依赖的一项重要能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电力企业为之奋斗的终极意义都是在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得整个行业进一步发展,而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可以大幅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的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何小波.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通讯世界,2014(16):99-101.

[2]张莉.电力基建工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实施与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13,16(12):65-66+64.

[3]马平.信息化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176+198.

论文作者:黄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分析论文_黄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