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几块金石--作文材料的探索_联想论文

作文教学中的几块金石--作文材料的探索_联想论文

作文教学 点石成金:试谈作文材料的发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点石成金论文,作文教学论文,材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是学生写作的最大苦恼。笔者在教授作文时,许多学生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在校园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课做作业,接触面窄,活动范围小,生活单调、乏味,没有社会经历,缺少可供写作的材料。其实,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丰富多彩的,与大的时代一样搏动着。每一位学生每天都参与或大或小的事件、活动,都在种种“材料”当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然而另一面他们却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离他们所想要的材料相去甚远。诚然,生活的多彩、丰富能使写作者文思泉涌、笔下生辉,但生活的单调、枯燥也并不能使作者感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究其原因,除一般意义上对材料的采集不够外,重要一条就是缺乏对身边材料的发掘。

一、以景缘情,映射出作者的主观情愫。

写作是作者创制文章的一种实践活动,就写作者本意来说,写作活动就是为了表情达意。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诗的功能概括为“言志”“缘情”两个方面。司马迁说:“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作者心中有郁结之情,不解其意,愈积愈烈,直至借助“往事”“来者”“一吐为快”。在这里无论是“言志”“缘情”,还是“郁结”之情,都是将写作者内心的一腔情思,用书面形式往往倾诉到某一特定景物——材料上,于是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式的“花”和“鸟”,有“她(德拉)站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有一只灰色的猫在一个灰色篱笆上走着”的“灰色”材料。此时诗文特定的“材料”就着上了作者特定的主观色彩。可见,一旦作者带着主观色彩去发掘材料、利用材料,材料就会被主观化而体现作者的情思,那么,即使平时再平淡、再枯燥的材料也会生动、活跃起来。

当我们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无不被作者描绘的荷塘美景所折服,仿佛缕缕荷香正迎面扑来,令人陶醉,留连忘返。或许我们惊叹作者笔下的荷塘真如这般美丽,以为文章是作者经过细致观察荷塘而直接摄取材料而写成的。其实,作者所描绘的荷塘,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一个“日日走过”的很小的已显衰败的荷塘,在平时并不能吸引人,甚至被人忽视。那么,那时那刻在作者笔下为何又是那么美好呢?这与当时作者心情有关。众所周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为进步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时找不到正确出路,内心是苦闷、彷徨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以一种连篇累牍的博喻方式,新颖别致的通感手法,为自己营造一个“宠辱偕忘”的境界,以求得片刻的宁静来慰藉不宁静的心灵。

即使是同一个人,因不同主观心情在同一景物——材料上所表示出来的心情也是千姿百态的。老舍的小说《月牙儿》中,同一个“我”在同一个院子里看月牙儿,由于月色和心境不同,所看到的月牙儿的美就不同:有时看到的是“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有时看到的是“老有那么点凉气,像一条冰似的”;有时看到的是“比什么都亮,都清凉,像块玉似的”;有时看到的是“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

因此,当学生在用或悲或喜,或乐或忧,或激越或低沉,或昂扬或缠绵的心情投入写作时,再用这样的情思审视周围生活,那么,他们日常所见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山一水,甚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将成为他们写作的材料,都将随他们的心情而流入笔端。

二、以景及人,赋予凡人琐事以丰富的内容。

人的心境如何,最终决定于人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的取向。那些认为校园生活不能给写作提供材料的学生,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一种固定思维。他们看来,真正的写作材料总应该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要表现出人生的激荡与壮丽、传奇与浪漫,体现出人生辉煌的业绩、非凡的壮举,而实际生活的平凡与朴素无法跟上述这些写作材料有任何丝毫联系。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使他们思路变得不畅,视野变得狭窄,从而对日常所见的生活材料不能发掘其应有的价值而变得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其实生活中伟大与平凡共存,朴实与壮烈同在,伟大之中有平凡一面,平凡中蕴藏着伟大,同样在朴实之中寓着壮烈,壮烈中体现朴实,它们总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因此,当我们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高尚、健康的人生观念审视周围万事万物时,才发觉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材料,同样有新奇、生动之处,才发觉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真谛,同时也会感到材料的丰富而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著名散文家杨朔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建设事业的满腔热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寄寓在生活常见材料之中,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作者写下一篇篇振奋人心的散文名篇。《雪浪花》一文开头写到:“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石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样怪模怪样。”老渔民“老泰山”有他自己的说法:“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文章正是运用“雪浪花”这一极为常见、十分平凡的事物,通过与老泰山对话交代这些老渔民苦难的身世和今天的翻身。最后作者生发联想:“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从而将对劳动人民歌颂与赞美之情从常见的材料“雪浪花”反映出来。在《泰山极顶》一文中写“我”想登上玉皇顶看日出,因天气不佳,看不到日出,但山下工农业生产的“一幅无比壮丽的奇景”吸引了“我”,作者禁不住由衷发出感叹:“同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我们分明看见另一场更加辉煌的日出。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伟大而光明的祖国啊,愿你永远如日之升!”正是在山下这片景物中体现出作者崇高的情怀。

反之,那些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充满迷茫、对人生悲观失望的人,终日闷闷不乐、忧虑重重,对周围生活缺乏任何兴致,即使再美、再奇的材料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价值、意义。荀况说:“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故辔万物之美而不能谦也,假而得问而谦之,则不能离也。”说的正是这样的人。

可见,只要我们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发现、去审视周围事物,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必然含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感受,对周围日常琐事会给予全神关注,激起真正兴趣,便会发现无数崭新的材料并把它们推入到文章中去。

三、由实到虚,打破时空的界限。

发掘材料、丰富材料,还要展开联想,打破时空的界限。写作并不是简单地把活跃在感官世界里的万事万物的形象翻译成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把储藏在意识或者潜意识世界里的思想、观念抽绎成概念、判断、推理等。写作离不开联想,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纵横捭阖,由实到虚,由近及远,由所见到所未见,从而扩大视野,丰富写作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睹物思人”“爱屋及乌”,看到瑞雪想到丰年,“憎恶和尚恨及袈裟”,是联想。在艺术作品中更能让我们由看到的东西想到相关联的东西。齐白石只画一群正在游动的虾子,观者却觉得满纸是水;戏曲表演中摇桨以代替行船,挥鞭以代替走马,望空有月,指地有河……都给读者联想到未表现的东西。我们写作过程中也应有见“游虾”想到“水”,见“望空”想到“月”的本领,这样将材料串联起来,从而丰富写作内容。

杜甫的《月夜》一诗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正是通过明月,从时间的接近来打破空间的距离,展开联想,把鄜州与长安两地的人、事、景这些素材交织在一起,抒发了作者的兴亡离乱之感。

三十年代,诗人何其芳在北大校园里面对着孤独,面对着沉闷的哲学课程时,他以丰富的联想,多姿多彩的笔,为自己精心营建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而将自己解救出来,如同他自述的,“在印度哲学班上,一位勤恳的白发教授讲着胜论、数论,我却想着教室的窗子外的阳光,不自禁地想象着热带的树林、花草、奇异的蝴蝶和巨大的象。”正是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打破时空的界限,对所经历过的材料的发掘,我们今天才读到他的作品《画梦录》《预言》。

当我们在写作时,不能仅局限于眼前有限的材料,还要善于运用联想来扩大我们的视野,打开思路,让更多的材料涌向笔端。

怎样变得“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除了注意采集材料,还要善于发掘材料,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标签:;  ;  ;  ;  

作文教学中的几块金石--作文材料的探索_联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