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集体论文,贡献论文,中国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科学探索过程。它始终严格地以事实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和新贡献,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适应形势的新发展、情况的新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而作出的新决策、采取的新措施、提升的新理论。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面的新贡献,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四大前后、十五大前后江泽民的一系列重要报告、讲话和党的文件中,特别体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和十四届五中全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要关系》的讲话中。在这一系列的报告、讲话和文件中,突出地体现了一个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围绕这一主题作出了以下十个方面的重大贡献。
第一,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用以作为我们克服长期存在的“左”的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基本依据,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大贡献,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在邓小平论述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作进一步的阐发,强调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面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进程(九个方面)、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并且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是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4—15页。)
第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此总揽全局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61页。)因此,怎样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问题,决非仅仅是应付当前形势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富国富民、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个进程中,一个命运攸关的全局问题、战略问题、根本问题。
改革,是社会保持稳定、走向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两大动力源,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得以出现长治久安的新局面、持续发展的好势头。
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保持稳定的中心目标,反过来又是稳定社会、推动改革的有力杠杆。“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 1461 页)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政治保证。“稳定压倒一切。”(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286页。)这是邓小平曾多次阐述的。 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化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61—1462页。)稳定就好比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穿越狂风巨浪的船舵和镇石。
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不是孤立的三条原则,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综合统一为一个系统原则。它凝聚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凝聚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之中,构成这条基本路线的三大支点,体现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底蕴:一个中心,突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改革开放,保持现代化的蓬勃生气与动力,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可控和社会的稳定。
第三,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
邓小平从1979年到1992年间,曾先后12次论及市场经济问题(注: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页。),但明确地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讲话中,依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想法。同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彻底克服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长期未能解决好的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将十四大确定的目标、要求和原则等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随后还就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决定,进行了深层次的体制改革。
第四,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用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将“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作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必须努力实现的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飞跃。报告指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纪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很显然,依法治国的方略的提出,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座崭新的里程碑,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与发展。
第五,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用精神文明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接班以来,吸取改革开放前十年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种种问题的严重教训,一贯重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基础上,又于1996年10月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确定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开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纲领时,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就主要内容而言,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为基础,把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总体考虑之中,用全面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自从现代化这一新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含义的认识就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与“欧化”(以西方特别是欧洲英、法、德作为现代化的典范);有的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将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有的认为现代化是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有的认为现代化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形式”。我们党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单一到系统的过程。早在1954年、1963年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就对现代化问题进行了阐述。1975年周总理又指出:“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79页。 )这就不仅明确阐述了现代化的含义,而且提出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又多次阐述现代化问题。他明确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一定要“适合中国情况”(注:《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163页。)。很多人只讲现代化, 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4页。)与此同时,他还指出:我们的现代化不搞西方化,决不是不要学习、吸收西方现代化中的有益经验,恰恰相反,“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用改革开放作动力,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样,邓小平就将“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者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形成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机制,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在继承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当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指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因此,“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 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注: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2年6月10日。 )还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2072页。)这就将全面协调发展纳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总体考虑之中,使得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以制度的现代化为标志的,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等在内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将得到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应该说,这是江泽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含义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第七,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脉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用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274页。),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页。),“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这是邓小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的理论依据。江泽民针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新进展,早在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脉络,使用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同年6月1日,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的讲话中又明确提出:“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面对这个态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注:《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并且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注:《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注:《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为此,在90年代中期, 他就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着手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注:《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304页。)
第八,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63—1464页。)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我们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因此,“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64页。)这显然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又一新的丰富和发展。
第九,制定21世纪发展“三步走”奋斗目标,用明确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江泽民在邓小平跨世纪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党的十五大制定了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三步走”奋斗目标:第一步,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到党成立100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建国100周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十,以宽广的眼界、冷静的思考,观察和处理世界上的问题,努力争取一个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用较好的外部条件去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如上所述,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国际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严重曲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如何以宽广的眼界、冷静的思考,观察和处理世界上的问题,正确地自处与共处,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同时,维护和保证我国经济政治安全,在开放利益和开放风险并存、开放程度和开放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情况下,怎样夯实基础,趋利避害,既有主动参与的胆识,又有实力对比上我们依然是弱者的冷静思考,更有紧急应对突发事件、超越和化解风险的智慧,就成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又一重大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既抓住发展的有利机遇,又正确对待面临的各种挑战,正确处理诸多突发事变,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力争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以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江泽民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十四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