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是指初中学校为达成核心素养,围绕初中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初中课程以及初中教学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重新建构与重新实施的过程。本文将重点讨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理论基础、初中课改理念、初中课改的基本内容以及初中课改的关键要素等。
一、初中新课改理论框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有杜威的实用主义。不过,总的来讲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其可以辨识的主要特征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和经验的重新建构;突出建构的过程和建构的意义。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其主要辨识的特征是:核心素养力图让课程实现从知识本位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师作为教与学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学生作为学习建构的主体,是探究者;课程的结构服务于学生发展需要,可以是开放性的。
那么,从实践操作层面看,指导初中新课改的理论框架是什么呢?
1.在初中课改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课程理论作指导,需要对国外的课程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派别的课程理论非常必要。
2.初中课改的理论基础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实践条件上,应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坚持中国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辩证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3.脱离传统和现实的推倒式革命,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初中新课改应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建构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作为指导。“建构主义+现实主义”这一理论框架,其主要特征是:既吸收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实施变革和创新,还要依据现实主义的理论思想,对教育传统中的精华进行传承和坚守。
在“建构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结合初中实际,我们提出,初中新课改基本过程是“检讨一反思一坚持一变革一再检讨”的过程。具体讲,要对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检讨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对现行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入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讨论改革的对策;对传统的精华要坚持,要发扬;对没有体现核心素养要求、不能很好达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要坚定改革;对实施改革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再检讨。同时,“检讨一反思一坚持一变革一再检讨”的过程还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进而不断推进初中新课改的科学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新课改理念与初中新课改内容
初中新课改理念。我们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新课改理念是“能力为本,价值观导向”,这契合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和主要要求。“能力为本”,就是指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作为课改的根本。我们认为,初中五种关键能力包括学会倾听、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实践和学会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想的学习能力。
初中新课改内容。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在这里把初中课改界定为初中学校的课改,指初中学校为落实核心素养而实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行动。
我们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依据核心素养对初中学生的具体要求,重新制定初中育人新目标。
2.把核心素养作为初中课程设计的依据与出发点,对初中课程进行改革,重新建构初中课程新体系。
3.依据21世纪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施初中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与学的关系,转变学习方式,积极打造初中课堂新形态。
4.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实施初中质量评价制度改革。
三、初中新课改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初中新课改依靠人人。
特征二:初中新课改面向人人。
特征三:初中新课改发展人人。
四、初中新课改关键要素
初巾新课改要取得成果,重点在于找到并抓住初中新课改的关键。初中新课改的关键要素如下:
1.期望。教育的第一法则是主动性法则。
2.方法。方法是课改的关键因素。
3.时机。在初中推进课改,既要与时俱进,更需谋时而动。
4.评价。评价是初中课改的导向,是初中课改实践的价值判断,是初中课改的“牛鼻子”。初中课改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就是如何进行评价。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改实践,是对初中课堂教学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对初中课程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育实践智慧聚焦的过程,也是初中师生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我们坚信:只要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改变,对初中教育人来讲,那必将是一种进步。而且,这样的进步必将是有意义的。
论文作者:黄先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初中论文; 课改论文; 素养论文; 新课改论文; 核心论文; 课程论文; 过程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