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曦东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曦东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市新桥供电分公司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力工程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对技术的掌握也变的更加复杂,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探索,精益求精的做好相关的工作,与时俱进地学习各种先进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和有效使用,达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保障电力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当前的电力系统无法满足我国社会体系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需求,因此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当前我国电力建设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文章为了探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在分析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能源转换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不仅使智能电网中的能源得以全面有效利用,还减少了经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1智能电网概述

就目前来看,全球气候的变化情况愈发严重,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多,全球的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多,很多能源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尤其是电力资源。而智能电网则能够控制电力能源的过度消耗,因此,很多国家都对智能电网的应用加强了关注力度。前几年,美国政府为了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就将智能电网的普遍当作首要目标,来防止能源过度消耗而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以促进其他领域的发展。在我国,也逐渐的重视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因为我国的人口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领土的面积较大,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有很大的差距,导致电力能源的分布情况非常不合理,有些地方电力过剩,有些地方电力紧缺。因此,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电力能源的实际情况,将电力系统建设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用电质量。现如今,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在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的时候,会将“坚强智能电网”作为首要目标,就是将结构坚强的网架与智能电网充分结合,使智能电网能够为我国的电力供应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需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

1.1绿色环保

智能电网的建设应当遵循绿色环保的基本理念,实现电力资源的反复利用,减少电网运行过程中以及人们使用电力的时候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1.2自动化

智能电网的自动化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并对其进行处理,确保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1.3经济性

智能电网建设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将成本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内,不仅能确保能源的质量,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1.4交互性

在电力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来对服务质量进行提高。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应用情况

2.1智能电网中经常使用到的电力工程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质量优化技术、能源转换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等。质量优化技术是以电力能源质量评定体系为基础,对电力能源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同时对各个供电地区的供电系统的性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而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电量传输过程中的能量和污染,使智能电网的低碳环保效果得到了保证,实现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通过专用的设备来进行直流输电,和传统的输电技术相比,对电流在输电过程中的稳定性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输电的距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提高了电网经济效益。这些技术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智能电网的智能化和稳定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智能电网各个环节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2.2.1电力工程技术在变电和配电环节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变电和配电环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继电器和其他一些电力设施的自动化控制保护中和自动电压的调节功能,电力工程技术在变电和配电环节中的应用具有高效和智能的双重特点,对于安全稳定的进行变电和配电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和输电环节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和输电环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电网稳定性的保障意义和对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的降低能源损耗上面,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发电和输电过程进行比较高程度的优化,例如在输电过程中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对电流在输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就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使电网的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2.3电力工程技术在用电环节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建设的运行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工程技术在用电环节中的应用,使得电能测量的精确性的到了提高,提高和完善电力设施的管理水平,降低电力设施的故障发生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预防和制止紧急故障的发生,持续不间断地对电力设施进行管理和检测,确保电力体系运转的稳定性。使得电力部门在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率的电力服务。同时对用电量进行精确测量,辨别用电故障,和防止用户的窃电行为,也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良好的用电管理效果。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3.1电能质量优化技术

在智能电网工程中应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等级进行明确划分,并且还可以通过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包括源滤波器技术,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连续调谐滤波器技术以及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等,将这些技术合理运用到智能电网工程中,不仅可以提高电能的质量,还可以减少经济成本。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现有直流输电系统中不少环节所使用的都是交流电,然而输电过程中所选用的是直流电。借助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对控制换流器予以充分有效利用,促进整流或逆变工作状态的实现。如果直流输电系统的重量相对较轻,通常可由关断元件组建换流器,以确保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及经济性。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直流输电工程之中,并且不受输电距离的远近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向部分孤立地域供电。我国当前在远距离输电工程中普遍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随着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今后将会运用到更远距离或更大容量的输电工程之中。

3.3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在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清洁度高的新能源中主要起到了传输与控制作用,通过将能源输送到电网中,进而自如掌控电网工程中的交流输电。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通过引进新清洁能源,利用柔性交流输电方式,实现对能源的隔离。

3.4能源转换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且是真正的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能源,不仅对能源的消耗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排放都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促进能量之间的转换,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量转换的不必要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目前世界上利用频率比较高的能源转换方法就是太阳能和风能。

结束语

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在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同时,也需要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忌不可急于求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发展电力工程技术能够促进我国智能电网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持续,稳定,环保的供电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闫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4(17):60-61.

[2]吴燕.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53-54.

[3]杨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硅谷,2014,7(01):116-117.

论文作者:李曦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曦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