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_李子音1 2 3,许翼1, 张华1,孙莹4,邵冰5

1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1672 辽宁省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 辽宁沈阳 1101673 沈阳赛思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674 沈阳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675 沈阳绿恒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67

摘要:针对人工湿地运行成效的评价依据不明等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人工湿地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经归一化计算后得到综合评价指数,为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人工湿地;运行维护;评价;层次分析

1 绪论

近年来,人工湿地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十二五”期间,人工湿地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模式被广泛推广。然而,我国部分地区在人工湿地建成后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人工湿地正常功能的发挥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除了前期工程设计、建设等因素外,人工湿地运行管理不力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原因。因此,加强对人工湿地运行的管理,掌握维护、优化人工湿地运行的途径,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可持续发挥,对区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主要参照住建部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2011)进行,但人工湿地区别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范畴无从参考,如何科学、系统的评估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总体状况是继续考虑的科学问题。

国内学者在人工湿地评价方面展开了部分研究,如李洪利(2014)、周林飞等(2015)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开展了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质的评价工作,得出的评价结果较为接近。山东大学张依然等(2012)在开展大型人工湿地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工作时,将水质净化功能从湿地生态功能中分离出来。万宁(2013)、王建浩(2016)、商静静(2017)等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人工湿地减排绩效方面的研究,补充和完善了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但是,对于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仍缺少针对性的评价模型。因此本研究拟建立一套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较为全面、系统地向管理者提供被评估人工湿地的运行维护状况,为保证人工湿地功能的正常发挥、系统的可持续运行提供调控依据与决策支持。

2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评价模型

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是为了实现水质、水量等设计目标,通过介质养护、植物维护、生物干预、湿地产物资源化等方式,保障人工湿地环境、生态、社会功能的稳定、持续发挥。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评价模型。

2.1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Saaty T. L,1977,1980)。它的特点是把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判断矩阵;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再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为决策提供依据(郭金玉等,2008)。它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该方法较完整地体现了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思想,并且能测算出每个指标或每个层次指标在评价指标中所占比重,弥补了定性与定量的不足。

2.2 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构建的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由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多个指标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

(1)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依据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参考国内外经验,针对人工湿地运行评价建立如下层次结构模型(表1)。

(2)指标无量纲化

指标无量纲化是指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指标无量纲化有多种,归结起来主要有直线型方法、曲线形方法和评价指标分值法三类。其中最常用的是直线型方法。直线型方法是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不受量纲影响的指标值时,假定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指标实际值的变化引起指标评价值一个相应的比例变化。

表1 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

赋分值。

N评价综合指数以百分制计分评价:N < 60分为较差;60 ≤ N < 80分为一般;80分 ≤ N < 90分为良好;N ≥ 90分为优秀。

3 结论

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全面、系统的掌握人工湿地运行的总体状况、提升人工湿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评价模型,对人工湿地的环境质量、功能主体、日常管理、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展开评价,为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人工湿地运行总体状况的动态比较以及管理部门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李洪利.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石佛寺人工湿地水质评价[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3):6-8.

周林飞,邹飞,顾晓琳,等. 石佛寺人工湿地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J]. 节水灌溉,2015(1):60-64.

张依然,王仁卿,张建,等. 大型人工湿地生态可持续性评价[J]. 生态学报,2012,32(15):4803-4810.

万宁,陶磊,乔婧.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工湿地减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5(9):107-111.

王建浩. 人工湿地减排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D]. 山东建筑大学,2016.

商静静. 人工湿地冬季水质净化效果研究及减排绩效评估[D]. 山东建筑大学,2017.

Saaty,T. L. 197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a hierarchichal structure. J. Math. Psych. 15(3)234-281.

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lanning,priority setting,resource Allocation. McGraw-Hill,NY,USA[M]//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lanning,Priority Setting,Resource Allocation. 1980.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 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05):148-15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1104-03);沈阳市科技计划(F16-162-9-00)

作者简介:李子音(1985-),男,辽宁朝阳人,博士,email:liziyin@syhky.com;

许 翼(1984-),男,湖南岳阳人,博士,email:xuyi@syhky.com.

论文作者:李子音1 2 3,许翼1, 张华1,孙莹4,邵冰5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  ;  ;  ;  ;  ;  ;  ;  

人工湿地运行维护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_李子音1 2 3,许翼1, 张华1,孙莹4,邵冰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