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世界工厂及其对策_世界工厂论文

论我国世界工厂及其对策_世界工厂论文

论中国世界工厂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工厂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2)10-0043-08

一、中国世界工厂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1.中国世界工厂的迅速发展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世界最快的增长速度,1986—1996年GDP年均增长10.1%,约相当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以及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继续保持了7%—8%的增速,常被国内外誉为“一枝独秀”。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发展尤为迅速。1981—1996年和1996—2000年间,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各为12.1%和9.8%,分别超过了同期GDP年均增长的10.1%和8.3%。由此,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及其国际地位都迅速提高了。1978年,中国世界第一的工业产品只有棉布一种,而1996年除棉布外,钢铁、煤炭、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的产量也跃居到了世界第一,发电量和化纤也跃居到了世界第二。新世纪伊始,中国又成为世界第四生产大国,2001年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10多个行业有100多种制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手机生产国;在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方面,2000年生产额为25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034亿美元和日本的454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在中国工业生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各种产品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了。以往,“中国造”在国际市场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廉价品,而现在则开始以“质优价廉”著称于世。由此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迅速增加,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了。1980年,中国出口额不足世界出口总额的2%,而2000年则提高到了4%。2001年1-7月,中国产品占美国和日本进口的比重各为8.10%和15.84%,前者接近亚洲“四小龙”总和的8.15%,后者超过亚洲“四小龙”总和的11.59%。号称世界工厂的日本,除服装、玩具和日用杂货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外,中国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的进口量正在迅速增加,其中彩电已占据了1/4以上的市场份额。

鉴于中国加入WTO以后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造”工业产品全面进军和占领国际市场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今后,只要中国解决了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那么不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也不论是传统工业产品,还是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产品,“中国造”都将像当年“日本造”一样地席卷世界市场。

2.中国世界工厂迅速发展的原因

(1)中国世界工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功。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且坚持以直接投资为中心引进外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发展异常迅速。1979—2001年,中国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935亿美元,其中2001年为468.46亿美元,2002年还将超过500亿美元。由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就成了吸收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中1993—1997年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吸收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外商直接投资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工业化所必要的资金,而且还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从而使中国工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企业管理都有了飞跃的提高。

(2)中国既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城市出现了大量的下岗人员。由此,中国就成了世界上劳动力供给最丰富的国家。由于1994年前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和近年来人民币稳定,中国工资不仅一直处于世界最低的水平,而且与发达国家的工资差距也未因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内工资水平迅速提高而缩小。1980—2000年,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由762元提高到9371元,虽然提高了11.4倍,但按美元计算由509美元提高到1132美元,按日元计算由115724日元提高到121917日元,前者只提高了1.2倍,后者只提高了5.4%。结果,中国工业就长期保持了世界最低工资成本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3)以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为基础,中国是世界上潜在规模最大的大市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收入迅速增加,告别短缺经济进入小康阶段的中国人憧憬现代生活,产生了旺盛的超前的需求欲望。由此,中国潜在大市场就迅速转化为现实大市场,从而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最为有利的市场条件。家庭普及率很高的电视机、电冰箱、音响等家用电器姑且不论,就连高新技术产品,中国也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以信息产品为例,1999年中国手机用户为4330万人,居美国(13455万人)和日本(5685万人)之后,列世界第三位。其后不到2年,2001年手机用户就迅速增加到15500万人,一举成了世界第一手机消费大国。就计算机市场而言,1999年中国计算机拥有量为1550万台,平均每百人1.2台,虽只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9和1/43,但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五位。鉴于近年来中国计算机市场一直以年率2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按这种势头,2006年市场销售量将达2000万台,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半导体市场也一样,2001年销售额为137亿美元,虽然只占世界的8.5%,但2005年将达400亿美元,2010年前后将超过1000亿美元,也将是世界第一大市场。

二、现阶段中国世界工厂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1.现阶段中国世界工厂的基本特征

现阶段中国世界工厂的基本特征是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所谓世界性生产基地,就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特别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经营资源和开展企业内、产业内国际分工时,根据其经营企划、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客观需要,普遍把中国作为了最有利的生产场所,其原先在欧美和东南亚等地的生产工厂也出现了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目前,全球500强已有400多家企业来华投资,一些跨国公司不仅把其国内淘汰的产品和行将淘汰的产品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了中国,有的还带来了最新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在中国生产最新开发的新产品。与此同时,外商投资还高度集中在投资环境优越的沿海地区,并利用部分经济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一些迅速崛起的世界性生产基地。其中,最有名的是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生产基地和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浙江、江苏的长江三角洲生产基地;另外还有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生产基地和大连、青岛等生产基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世界性生产基地的形成,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而且由于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还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投资环境,极大提高了中国工业的世界影响。

由于中国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统计,2000年,在中国全部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中,“三资”企业在企业数、资产总额和固定资产净值方面的比重分别为17.5%、20.4%和18.9%;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总额和利润总额方面的比重分别为27.4%、24.0%、26.8%和29.2%,都接近或超过了1/4以上。在对外贸易方面,外资企业已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其中2000年出口占47.9%,进口占52.1%。

2.中国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的意义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传统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乃是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东南亚和中南美都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即成为世界工厂。因此,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中国丰富廉价劳动力和潜在市场规模的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大量吸引外资特别是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大型投资,乃是中国紧迫而现实的选择。否则,一旦东南亚或中南美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或世界工厂,中国就只能等待下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贻误时机,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所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这既是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赶超世界工业强国的客观需要。

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国际化、全球化,而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发展和扩大则是其重要表现。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是从以资本输出为中心的对外经济扩张开始的,这就是所谓的外向性国际化、全球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对外经济扩张的基础上,由于各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相互渗透,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才开始呈现出外向性、内向性同时发展的局面。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乃是从接受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即接受发达国家经济扩张开始的,这就是所谓的内向性国际化、全球化。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道路看,发展中国家只有建立开放型经济,在首先发展内向性国际化、全球化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资本和技术的积累,逐步形成外向性国际化、全球化的能力,最后实现内向性国际化、全球化和外向性国际化、全球化的同时发展。由此可见,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这既是中国经济内向性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表现,也是中国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起始阶段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三、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存在的问题

1.外资对中国工业的控制和垄断

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实现经济独立和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中国一直对外国资本持警戒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大型投资已成了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举措之一。1999年和2000年,外商投资占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9%和7.9%。在中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实收资本中,“三资”企业所占比重1995年为26.7%,2000年提高到29.8%。在中国制造业“三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方出资比重1996年为65.6%,2000年提高到69.7%。结果,随着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外资不仅在服装、皮革、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生产,而且在化妆品、饮料、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汽车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医药等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都占据了相当的生产比率和市场份额,其中在手机、化妆品、化学制剂药品和感光材料等一些部门甚至还获得了垄断优势。

从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看,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之所以迅速扩大对华直接投资,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其最主要的目的有以下四点:一是利用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控制和占领中国市场;三是通过控制和占领中国市场来控制和占领世界市场;四是通过企业内、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经营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的战略转移,由于上述目的,随着外资对中国工业控制和垄断程度的提高,跨国公司就以占领中国市场为目标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使中国企业不出国门,就同时面临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竞争。结果,在中国企业积极开辟国际市场的同时,跨国公司已率先把中国变成了其重要的国际市场。

2.外方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控制外方出资比率的政策措施已逐渐放宽或取消了。由此,外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出资比和外方独资企业的比重就迅速提高了。1986年,在新建“三资”企业中,独资企业的比率只占1.2%,而1990年则提高到25.6%,1999年又提高到48.5%。在合资企业中,外方实际上也大都控制了企业经营权。例如,美国P&G从1988年起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13家合资企业和1家独资企业,而现在部分合资企业已改为了独资企业,继续合资的美方出资比也提高了,其中在广州的合资企业中方出资比已由50%下降到了仅仅是象征性的1%。1990年后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建立了12家独资企业和47家合资企业,现在,除12家独资企业外,在47家合资企业中西门子已控制了42家企业的经营权。从现实情况看,在大多数合资企业中,中方由于在资金、技术、商标、市场和信息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大都对继续控制企业经营权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即使在一些中方优势很强、曾经控制过经营权的企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外方有意控制经营权,中方就很难继续坚持原先的想法,最后大都不得不把经营权拱手让给了外方。通过增资的形式控制经营权,是近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一大特征。

由于外方控制了三资企业经营权,国内企业在经营方面就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前深受消费者信赖的国产品牌,在外资企业收购和竞争的双重打击下,现已所剩无几了。在感光材料方面,面临柯达和富士的竞争,乐凯胶卷作为惟一坚持下来的国产品牌虽然还在苦苦支撑,但最近也不时传出了与外商合资的消息。另外,外方控制企业经营权的结果,还必将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在中国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已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3.对外国企业的依赖

目前,中国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严重地依赖外资,尤其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还远未摆脱外国企业的控制。目前,中国计算机工业以微机生产为主体,虽然基本上形成了整机、外设、应用产品、零部件机及消耗材料配套的生产体系,其中桌面电脑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所需集成电路和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电脑核心部件CPU国内厂商既没有研究开发能力,也没有生产能力,操作系统软件也完全是依赖Intel公司和Microsoft公司等外国企业提供。家用电器和信息工业也一样,中国家用电器和部分信息产品虽然已基本站稳了国内市场并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很少,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仍然受制于人。目前,国产彩电、视盘机、PC、手机等产品的芯片一直为外国企业所垄断,集成电路的90%也一直是依赖进口。中国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对日本的依赖尤为严重。例如彩电,不仅集成电路是由日本厂商提供的,而且显像管的27%也都是日资企业生产的。在其他家用电器以及计算机的生产方面,国内知名厂商的背后也都离不开日本企业的影子。

4.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削弱

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虽然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于“三资”企业,至于国内其他企业,大多数仍然还处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状态。从总体情况看,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00年9月发表的《2000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书》,中国竞争力在59个调查对象中列第41位,比1998年调查的28位后退了13位。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2002年4月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最新排名,中国竞争力在49个调查对象中列第31位,比1998年调查的24位后退了7位。鉴于WEF和IMD评价各国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是技术革新力,并重点调查本国自身的技术革新力,而不是调查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技术革新力,因此,国际竞争力排名后退,就表明中国技术革新力并没有随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而同步提高。

技术革新的能力不能与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同步提高,与中国研究开发投资比重低有很大的关系。1990—1992年,中国研究开发费占GDP的比重为0.7%,而1993—1997年则下降为0.6%,1998年回升到0.7%后,1999和2000年才分别提高到了0.8%和1.0%。相比之下,1997年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上述比重分别为3.08%、2.54%和2.30%,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超过了1%。从企业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重看,1998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只为1.28%,2000年也只提高为1.49%。如果包括几乎不进行研究开发的中小企业,则上述比重就更低了。相比之下,日本制造业企业平均的上述比重1990年为3.52%,1997年又提高为3.67%,其中医药企业高达8.06%,软件开发企业更高达10%以上。

由于研究开发投资不足,尽管中国在引进技术方面花费很大,但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方面却成效不多。热心于引进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不感兴趣,这是中国企业的通病。从国际比较看,每引进1美元的技术,至少要投入2美元以上的消化吸收资金。相比之下,1997年中国技术引进额为236.5亿美元,而消化吸收方面的支出仅为13.6亿美元,只相当于前者的5.8%。由于没有消化吸收就难以创新,因此在许多企业中,所谓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就是从外国买技术、买设备,过几年买进的技术和设备过时了,就再从国外买技术、买设备。长此以往,结果就形成了“引进技术—引进技术过时—再重新引进技术”的恶性循环。

四、中国世界工厂的道路与对策

1.中国世界工厂的道路

根据昔日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先后成为世界工厂的经验,中国世界工厂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工厂,都是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并且以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为基础,既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在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市场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又拥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领导了世界工业的新潮流。以20世纪70年代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日本为例,其成功也是以全面确立产业技术优势为基础的。50—60年代,日本通过大量引进技术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迅速缩小了与欧美各国间的技术差距,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70—80年代,在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日本以科学技术立国战略为中心,在继续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了自力开发研究。结果,日本以汽车、家用电器和半导体工业为中心,不仅在传统工业技术方面全面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其中产业用机器人的开发和运用还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而且在高新技术的某些领域,也取得了相当的优势。根据日本通商产业省1989年编《产业白皮书》的统计,在已经商业化的40个中高新技术产品中,日本赶上或超过美国的有36种。

从世界工厂的发展规律看,中国要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工厂,也必须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在全面确立产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既靠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市场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又凭借一流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创新力,领导世界工业发展的新潮流。这应该是中国在本世纪内的奋斗目标。不过,与昔日的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世界工厂也具有他们所不具备的有利环境。这就是在当时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尚未或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广泛而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上述国家成为世界工厂都只能依靠本国自身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日本在发展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虽然通过技术引进走了一条捷径,但由于当时并没有出现世界性产业结构大调整、生产大转移的局面,日本引进工业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直到现在,日本仍然是发达国家中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最少的国家。2000年末,日本外国直接投资累计额只为503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1年引进外资的规模。相比之下,以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为标志,中国却具备了引进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有利环境。这预示着中国世界工厂可以通过自身工业化和引进工业化两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因此,如何把自身工业化和引进工业化结合起来,实现自身工业化和引进工业化的同时发展,就成为中国世界工厂的捷径和新发展道路。

2.中国世界工厂的对策

(1)实施大国战略。中国世界工厂意味着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或工业强国。这一振兴中华的梦想,将很可能在本世纪内成为现实。鉴于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工厂后都同时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也必然同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与东亚和中南美各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从现实经济规模看,还是从发展趋势看,中国都最有希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诚然,目前中国还不是经济大国,但中国经济始终是大国经济而不是小国经济。所以,在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大国之前,根据大国经济的特点,实施大国战略,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即世界经济大国,不仅是一个经济上的富国,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上的强国。相比之下,小国没有成为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奢望,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上富裕起来。如果拿体育做比喻,小国只要能在奥运会的一两个项目拿到金牌就满足了。大国则不仅要在大多数项目拿金牌,而且还必须在世界最热门的田径、游泳和三大球项目拿金牌。中国多年来在发展体育方面一直是实行大国战略。与体育发展战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却一直乐道于小国战略。根据中国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中国经济实际上一直是在沿着大国经济的规律发展。尽管如此,但以出口导向战略为标志,中国却一直在实行小国战略。由于这种小国战略的局限,举国上下普遍认为只要产品出口就是外向型,只要引进外资就是外向型。正是这种片面追求以扩大出口为中心而引进外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才导致了前述因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出口导向战略的形成,一是由于我们借鉴了一些发展中小国在进口替代战略中碰壁的经验教训,二是由于国内外学术界对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发展经验的片面总结所至。就日本而言,不少人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了其加工贸易立国战略,忽视了其实际上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从前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以产业技术优势为基础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经验看,不难看出他们在经济赶超过程中所实行的都是以进口替代为主要特征的大国战略。诚然,中国现又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跨越式战略在实质上是进口替代战略的延伸而不是出口导向战略的延伸),开放型经济的概念也正在代替外向型经济的说法,尽管如此,中国至今没有明确制定符合大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大国经济战略,这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

(2)适当调整外资政策,开辟利用外资的新途径。由于担心金融风险和债务危机,在利用外资方面,我们一直把外商直接投资视为最好最安全的投资。然而,一方面,国际投资一直是以间接投资为中心而展开的;另一方面,一些成功实现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的国家,包括日本和韩国,其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都是以利用外国间接投资为主的。所以,随着中国市场机制的完善和企业利用外资能力的提高,在继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应该适度地利用外商间接投资。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也曾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建立了宝钢、辽化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然而,迄今为止,我们既没有认真学习过日本和韩国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认真总结过宝钢和辽化道路的利弊得失。自大力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后,中国基本上就放弃了建立宝钢和辽化的做法。之所以如此,固然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弊端的影响,但我们缺少日本和韩国那种民族精神和风险意识,没有长期战略眼光,也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日本和韩国当初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是:没有钱借钱,没有技术引进技术、开发技术,没有市场开辟市场,没有人才培养人才,没有信息收集信息。正是这种以我为主利用外资的做法,日本和韩国才都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工业化的发展,实现了经济赶超。其中,日本还取代美国成了世界工厂,韩国也完成了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飞跃。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说明:利用外资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经济的目的,只要方法得当,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都可以为我所用;否则,即使是在形式上是利用外资,而实际上却有可能为外资所利用。

由此可见,尽管利用外资是中国发展经济的必须,但如何利用外资,其中却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把利用外资不是作为手段而是作为目的,为利用外资而利用外资,那就会本末倒置,到头来反而被外资所利用。更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只强调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而忽视了自身的技术革新,不抓紧培育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机制,就会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受他国的控制和摆布。如果“拿来的”技术和工厂不能为我所用,不能与中国的产业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相联系,那就很难实现经济赶超的目标。诚然,现在时代不同了,直接投资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青睐,但是,要说国民经济和民族工业的概念已不怎么重要了,尚还为时过早。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总结宝钢和辽化的道路,探讨利用外商间接投资的新途径,已应该摆上中国外资政策的议事日程了。

关于中国2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笔者认为,在中国急需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引进外资的情况下;与其作为外汇存款和证券投资在国外吃利息,不如学习日本财政投融资的做法,拿出一部分作为产业发展的投资贷款。如果安排得好,每年利用贸易赢余拿出200亿美元左右,就相当于一年外商直接投资的一半;10年拿出2000亿美元左右,就可以大手笔地建立200个资本规模超1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或建立20个资本规模超100亿美元的超大型企业。如此坚持干上30年、50年,就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业的面貌和格局,而且其投资的乘数效果,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这对进一步引进外资也是非常有利的。中国现在与外商谈成一个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要费很大的周折,答应很多的条件。而如果我们自主选择,那就运筹帷幄、得心应手多了。我们总说要跨越式发展,要打造世界500强的大型工业企业或航空母舰,可为什么却总盯着外国资本打主意,而不想利用我们自己口袋里的钱呢?

(3)以全面确立产业技术优势为目标,实现自身工业化与引进工业化的同时发展。鉴于中国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的势头正在发展之中,今后引进工业化还必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然而,中国自身工业化的前景如何?这却是一个越来越令人担忧的问题。诚然,以钢铁、煤炭、化肥、石化等基础工业、电力工业以及家电工业、汽车工业、半导体工业、信息工业等的迅速发展为标志,中国自身工业化确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尽管如此,但包括各行业的骨干龙头企业在内,大多数企业设备落后、产品和技术老化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的研究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太大,远未形成自我创新、自我前进的内在机制和内在动力。因此,在信息化革命迅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多数企业不仅现在没有国际竞争的产业技术优势,而且今后也很难确立这种优势。近年来,中国确实涌现出了一批以海尔为代表的富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希望之星,但是,在改革开放继续扩大的趋势中,各行业中能与外企抗衡到底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却还是一个未知数。当然,实现自身工业化发展还需要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创新,但是,如果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不能形成技术进步的宏观机制,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创新不能形成技术进步的微观机制,那么其改革和创新的成效就都是靠不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尽管我们在形式上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建立促进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方面,却还是任重而道远。

(4)中国世界工厂要靠中国人自己去建立。昔日英国世界工厂、德国世界工厂、美国世界工厂和日本世界工厂,都是由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自己建立的。现在中国世界工厂虽然有了引进工业化发展的有利环境,但中国人自己的努力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人自己建立世界工厂,关键是在引进工业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奋发图强、后来居上,使自身工业化达到或超过引进工业化的水平,从而真正在技术上确立中国工业的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领导世界的新潮流。否则,如果我们努力的结果只是拿来现成的世界工厂,那中国世界工厂还有什么意义呢?中国人自己建立世界工厂,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容易。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而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后退,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如何认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把自己建立世界工厂的思想贯穿始终,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标签:;  ;  ;  ;  ;  ;  ;  ;  ;  ;  ;  ;  

论我国世界工厂及其对策_世界工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