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论文_杨志惠

杨志惠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000

【摘 要】:目的:浅谈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例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至2014年收治的43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选用免疫组化检测方式,对比不同种类的发病年龄、肿瘤部位、临床表现以及病例特性。采取电子通讯、上门调查或定期复诊等方式进行患者预后随访,借此分析预后。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可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1)、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2)、神经内分泌癌(NEC)以及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四类;肿瘤位置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不同种类内分泌肿瘤病理特征均有所差异。四种胃肠道内分泌肿瘤中存活率分别为100%、94%、80%、25%。结论:不同种类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性及预后均有所不同,其中G1和G2为早期病变,患者术后效果较好,NEC和MANEC恶性程度较高,侵袭性高,患者预后不良。

【关键词】: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例、预后分析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以下简称NENS,为一种来源于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肽能神经远的异质性肿瘤[1]。此肿瘤可分析肽类激素、血管活性肽及神经胺等特性,可发在全身多种器官组织中,其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常见。为此在2010年(WHO)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提出新型分类方式。在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此类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就针对我院2012至2014年收治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特征及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的原因并进行探讨,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至2014年收治的43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资料整理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及预后分析。所有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在3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2.4)岁。具有手术切除病理资料者37例,具有内镜资料者18例。

1.2方法

对收治的43例患者进行肿瘤标本取样,取样完成后使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取材,在石蜡包埋后制片,4mm连续切片后用HE染色,最终用光镜,镜下观察并记录。本次研究中所取标本均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嗜铬素A抗体(CgA)、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抗突触素抗体(SYN)免疫组化染色,但部分标本经抗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降钙素抗体(CT)免疫组化进行染色[2]。

1.3统计学方法及随访方式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并采用电子通讯、上门调查或定期复诊等方式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

2结果

2.1病理特征及分型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可分为4类:其中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1:12例; 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2:17例; 神经内分泌癌(NEC):10例; 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4例。病理位置有前肠24例、中肠13例、后肠6例。不同种类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表现具有不同,详见表1。

3讨论

NENs 的命名与定义以往文献最初认为是一种侵袭性较低类似癌症的良性肿瘤,也被称之为“类癌”。但随着对NENs 的生物学行为及分子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进展,目前NENs被认为是一组从缓慢低度恶性至恶性病变,并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在2000年时WHO制定分类将定义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3]但由于该分类系统对肿瘤的分级所需信息较大且不完善,并在生物学行为中不确定该类型,使得该分类系统变得无法明确,因此未能使临床医师所接受。为此2010 年WHO 重新制定了NENs 的分类方法,本次制定方式采纳了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Society,ENETS)所提出的分级和TNM 分期方法。此类方法将肿瘤的分级与分期信息分开,令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更为清晰、准确,故本研究应用此标准作为分类和研究的基础,而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常用治疗手段。

免疫组化染色癌细胞对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如NSE、铬颗粒蛋白、Leu-7等为阳性显示;癌细胞对上皮性标志物,例如低一中分子量的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上皮抗原(EMA)、癌胚抗原等同样可阳性;此外,根据癌细胞所分泌的内分泌激素种类,可对5-羟色胺、生长抑素、高血糖素、胰多肽等呈阳性反应。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同一起源部位的不同器官所出现的类癌其临床病例及治疗预后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1)、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2)肿瘤转移发生率较低,预后效果较为理想,然而神经内分泌癌(NEC)以及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肿瘤转移恶化程度较高,且预后效果则较差。

【参考文献】

[1] 李剑昂,韩序,方圆,赵婧,纪元,楼文晖,许雪峰.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根治性手术后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10):866-870.

[2] 肖日晶.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探讨[J].中 国 医 药 指 南.2014,12(3):80-81.

[3] 冯强,郑朝旭,冯晓莉,毕建军.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6):704-708.

论文作者:杨志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论文_杨志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