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主要特征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科学体系,其中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次和具体运行层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因而,是指引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一面旗帜。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以下十个显著特征。
特征之一:在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上,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特征。
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其社会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在继承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推向了新的阶段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其唯物史观中萌生和成熟,其中最关键的是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这一学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生产方式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其结果使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发展的桎梏,最后致使社会革命的到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社会发展概念引入社会活动领域,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既包括社会在某阶段中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又包括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进步过程。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本质、规律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主要阐述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走向,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将代替和战胜资本主义。二是运行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主要研究加速社会发展的条件、方法、动力和途径等问题,为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在这两个层次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贡献主要在第一方面。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运用于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成功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学说,现代化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观点等,但他设计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过于强调生产关系的发展,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社会发展有二十年停滞不前。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从高层次来阐明社会发展的,是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宏观概括,是研究社会发展的指南。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宏观上加以坚持,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383页。)对待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也是既坚持,又发展。他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0页。)正是根据这一精神,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在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表现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分析,对社会发展的阶段、动力、目标任务的阐发等方面。
总之,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论的整体观,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肯定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并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到整个社会发展的首位,通过改革开放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这就抓住了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关节点和动力。因此,可以这样说,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在宏观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论,在社会发展运行层面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推到了一个新阶段。体现了宏观规律层面的坚持和运行规律层面创新的有机统一。
特征之二:在社会发展的性质上,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征。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他认为,离开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就会前途暗淡,即使实现现代化,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仍然是一种灾难,更何况,在中国离开了社会主义根本无法实现现代化。历史已雄辨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要使中国社会发展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前进,首要的前提是必须搞清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因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因而,始终未能找到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限于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只能对其作大概描述。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主义是“在保证社会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全面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 恩格斯也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的论断。
邓小平根据上述思想考察和探索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大胆否定了本来不属于社会主义而被附加于其上的东西,深刻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等思想。邓小平科学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肯定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都应始终抓住生产力这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心环节不放,把它作为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立足点。他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主张以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8页。)中国要谋求发展, 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前提是四项基本原则,因而,只要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动摇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根基。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是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8页。)。 而要坚持社会主义,除了发展生产力外,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不搞两极分化。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孙中山的尝试就是例证。因此,只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逐步摆脱和消灭贫困,实现小康,并进而达到富裕。
因此,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发展论。
特征之三: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实质上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
纵观鸦片战争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人为之努力的目标,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各种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都以失败告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前提,但中国的现代化并未找到正确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不仅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而且成功地探索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体制保障,即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点,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构成三位一体的新型体制,勾画了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蓝图,包括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目标等。所以人们称邓小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是当之无愧的。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强调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而伟大的革命,能否实现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今后长期内的最大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根本利益,因此,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可见,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实质上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面旗帜。
特征之四: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一种整体发展理论。
邓小平认为社会发展不是某个组成部分的孤立发展,也不是各个部分发展的简单组合,而是整体性发展。因此,任何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从服从整体的发展为前提,而不能为了某一部分的发展牺牲另一部分,甚至整体的发展。他指出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而且是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他认为这种发展的整体性表现在动力上是多因素的,是在以生产力为原动力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各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改革作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即只有全面改革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的目标上是多元的,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即经济上的富裕,政治上的民主,文化上的文明,三位一体,概括地说,就是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社会发展论始终强调要有大局的观念,要有整体的观念。他多次指出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这些思想都体现出其发展理论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在这种整体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的整个社会发展是以一个系统工程的方式来整体推进的。
特征之五: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全面协调发展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一个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的协调发展过程,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社会结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根据上述思想,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邓小平就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看作一个整体互动的推进过程,主张一定要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处在一种协调发展的状态,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两者相互协调。他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经济发展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在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一定要十分注意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是要使经济与政治发展相协调。他力主“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应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使其协调互动。
三是经济政治的发展应与科技教育发展相互协调。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反过来科技教育的发展又会加快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象抓经济那样抓科技和教育,他明确指出经济建设应转向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教育应面向经济建设,这样才能既使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又是科技和教育之间也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社会要发展,只有把教育和科技这两翼插在经济这个躯干上,才能实现。
四是社会发展应与人的观念变革相协调。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进程,不仅会引起人们利益格局的变化,而且会使其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应把社会发展的紧迫感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协调起来。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就是通过谋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互动,从总体说就是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处理好这种协调关系,他提出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根据邓小平上述主张,提出了要处理好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带全局性的十二大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特征之六: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改革开放的鲜明时代特征。
在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上,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通过改革开放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特点。在宏观上承认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只找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怎样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未能得以解决。邓小平同志经过艰辛探索,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思想,因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还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论断,因而对外开放是加速中国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这样就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找到了新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其社会发展理论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特征之七: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在其总体构思上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体化特征。
在中国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发展、稳定是大局,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我们的社会才能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邓小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较好地处理了三者的关系。他指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的动态关系是: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在改革中发展;改革为了发展,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稳定中改革,在发展中求稳定;稳定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同志在认真总结“文革”动乱教训的基础上,指出稳定是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条件。稳定包括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和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只要基本路线不变,社会政治稳定,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就有大希望。改革开放是我们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但“离开了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开放”(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4页。)。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7页。)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4页。 )如果“政治不安定,谁还有精力搞饭吃?更谈不上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0页。) 要保持中国的稳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搞好发展和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7页。)
总之,保持稳定是为了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要依靠改革。改革、发展、稳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辩证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三者的有机统一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在总体上的一个特征。
特征之八: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在充分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体现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特征。
邓小平认为我们的社会发展要在充分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认识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为前提,加快发展步伐。他反复强调,对中国来说,发展的机遇并不多,希望不要丧失机遇。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他强烈的机遇意识是对我国错失发展机遇的深刻反思。他多次指出“我就担心丧失机会”。
邓小平提出抓住机遇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他总是从社会主义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发展的意义,现代社会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得慢就是停滞,低速度就等于不发展,不发展就要葬送社会主义。他认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因此,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一点。在治理整顿期间,他指出“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发展,……会是什么影响?这不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我们要力争在治理整顿中早一点取得适度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4页。)在总结“6·4 ”风波的经验时他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这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4页)在对第三代领导集体作政治交待时, 他又告诫:“凡是能够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还是要积极争取”。(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2页。)
当然,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规律的尊重和深入研究基础上的。例如对经济发展规律,他就认为中国经济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的,是台阶式上升的,是不平衡发展的。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但不是同步富裕,因此,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采取的大政策是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便带动其它地区和人更快发展。因此,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既反对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又提倡在有条件、讲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自己的特征。
特征之九:在实施社会发展战略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仅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整体目标,而且提出了实现目标必须分三步走:即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达到富裕的战略步骤。为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他还反复强调: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的发展道路必须以此为基点,制定发展路线和具体的方针政策,在发展思路上应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作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求发展,因而,我国的社会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和前提的发展,是生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这样,我们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因此,我们应在指导思想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加深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的理解,全面实施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特征之十: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就其理论体系本身来说,体现了思想的求实性、内容的创造性、体系的完整性,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邓小平社会发展论鲜明的特点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把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置于我国的国情之上,这既是确立我国发展方向和道路的首要条件,也是我国社会迅速而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根是深深扎在中国发展的现实土壤中的。
思想的求实性,决定了内容的创新性和体系的完整性。邓小平的整个社会发展理论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础,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以走自己的道路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为外部条件,以富强、民主、文明为目标,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保证,以政治发展为标志,以文化发展为纽带而组成的一个具有开拓性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
总之,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光辉,而且具有自己独创性的理论特色和个性。它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的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总结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