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问题新探_隶书论文

隶变问题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隶变的地域和字系问题

战国文字依据国别地域的差异分为不同的系属,有秦系文字、楚系文字、晋系文字、齐系文字、燕系文字等,又有西土文字与东土文字、秦国文字与六国文字的划分。隶变是各系文字的共有现象,还是秦系文字的独有现象?这一问题迄今尚分歧严重。有主张隶变是秦系文字独有现象的,如姜宝昌先生《文字学教程》说:“隶变是汉字由秦篆向隶书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变、省变和讹变的总称。”[1]782赵平安先生《隶变纵横谈》说:“我们认为,所谓隶变是战国中期以来秦系通用文字中的篆体经由古隶到八分的演变。”[2]有主张隶变是各系文字的共有现象的,如唐兰先生《中国文字学》:“六国文字的日渐草率,正是隶书的先导。”[3]165还说:“六国文字,地方色彩更浓了,以致当时有同一文字的理想。但除了图案画的文字外,一般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简化。用刀刻的,笔画容易草率,用漆书的,肥瘦也受拘束,就渐开隶书的端绪了。”[3]152饶宗颐先生《楚帛书之书法艺术》:“张怀瓘《六体书记》称:‘隶书程邈所造,字皆真正,故曰真书。’按分、隶之兴,非自秦始,此特指秦隶耳。今观楚帛书已全作隶势,结构扁衡,而分势开张,刻意波发,实开后汉中郎分法之先河,孰谓隶书始于程邈哉?”[4]342以上唐兰先生和饶宗颐先生的说法除表明六国文字也有隶变现象外,似乎也在说明六国文字也是后代隶书的来源,这是令主张隶变是秦系文字独有现象的学者不能接受的。郭沫若先生《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说,战国楚帛书“字体虽是篆书,但和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有别。体式简略,形体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5]。姜亮夫先生《古文字学》:“战国末期的六国文字,草率的极多,其实已经有了‘隶’法!”[6]60以上郭沫若先生和姜亮夫先生的说法,仅是表明六国文字有同隶书相同的形变现象,并未明言是隶书的来源。

分析上述两种对立观点的立论依据,持论隶变是各系文字的共有现象者,主要是发现了六国文字有与隶书同样的形变现象;而持论隶变是秦系文字独有现象者,思路是从后向前推,既然秦汉隶书是因秦始皇统一全国而由秦国文字发展来的,自然隶变也只是秦系文字的事。赵平安先生说:“说隶变始于秦文字,是从今隶上溯得出的结论”又说“由于秦国在兼并他国诸侯的同时推行秦文,使得原来通用的他国古文在固有本地上渐渐失去合法地位。到秦统一中国时,整个统一国家的通用文字便是秦文。这样,与后世今隶接续的,理所当然地成了秦国文字。”[7]6-7王志平、董琨先生说:“此外,由于秦系文字的大量出土,对于隶书文字演变的系属现在也比过去更加清晰了。唐兰先生以前曾经指出,‘六国文字的日渐草率,正是隶书的先导’。他认为隶书起源于战国,其时代判断所言甚是,但对于文字系属的判断并不正确。现在一般人认为,‘秦国人在日常使用文字的时候,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由此产生的秦国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其文字构形当然属于秦系文字。”[8]215我们认为,虽然不能说秦汉隶书来源于六国文字,但六国文字同样出现了与秦系文字相同的形变现象,即隶变现象,是符合实际的。认为隶书由秦系文字演变而来,故而隶变仅是秦系文字的独有现象,实际上是混淆了隶书与隶变的区别。隶书与隶变既有联系又是不同性质的问题,隶变是战国晚期各区域文字的共有形变趋向,而秦汉之后的隶书则是由秦系文字发展而来的。我们不能因为六国的隶变字体没有流传下来,就否认六国字体经历了汉字发展共同趋势的隶变。这就同由秦系文字发展而来的秦汉字系流行简体字,而不能否认六国文字形体有简化趋向一样。试想如果秦没有统一全国,各个字系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说是整个汉字体系的变化,并不会有区域限定。正如裘锡圭先生所说:“在战国时代,六国文字的俗体也有向隶书类型字体发展的趋势。楚国的简帛文字‘体式简略,形体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3期8页)。在齐国陶文里可以看到把‘’所从的‘’写作大,把‘棠’所从的‘’写作木……这种简写方法跟隶书改造篆文的方法极为相似。如果秦没有统一全中国,六国文字的俗体迟早也是会演变成类似隶书的新字体的。”[9]69汉字同出一源,使用人群与大的环境又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当然应有共同的发展历程,战国文字虽然有国别地域差异,但就字形系统整体而言,差异并不大。

从汉字发展史的角度看,战国后期整个汉字体系发生了由线条化向笔画化的转变,各系文字总体变化相同,用“隶变”来表示这一变化是恰当的。“隶变”的定名虽然确是源于秦汉隶书的形体变化,但它也是整个汉字体系由线条化向笔画化转变的称谓,“隶”只是一个代表性标识。王宁先生主编《汉字学概要》说:“从篆书到隶书的转变,是汉字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此,汉字完全失去了古文字阶段的象形意味,摆脱了古文字婉曲线条的束缚,开始步入今文字阶段。正因为这次转变给汉字带来如此剧烈的变化,文字学上便专门为它取了个名称,叫‘隶变’。”[10]53如果隶变仅指秦系文字的变化,那么六国文字相同的阶段性形体变化怎么表示?若另外给一个名称,就等于相同现象而有两名,“隶变”已深入人心,如另起新名,也很难让人接受。

隶变字系问题的争论是随着战国文字的大量出土而产生的,它实际上涉及汉字发展的更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即隶变的本质和产生原因。

二、隶变的本质和产生原因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当社会的发展促使汉语的使用者产生了为汉语建立书写符号的冲动时,依现今的思维,汉字创制的依据应是汉语的基本单位,即词,汉字的形体应表示词的音或义,仰或音义兼表。但是创制一套新的书写符号存在两难:一是创制之难,需要对汉语成分及构成要素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二是传播与接受之难,需要专门的学习和推广。所以最初的汉字实际上是借用原有的图画和记事符号,以赋予其新的职能的方式产生的。这样汉字就成了一种自然形成的、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新事物。汉字之所以借用图画,是因为在汉字产生之前,图画是人们交际交流、抒发情愫的最主要书面工具,与语言有相同的职能。图画表示的是物象,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表示的也是物象,在许多情况下,二者只是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的差别,其所表物象往往完全相同,所以以图画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是顺理成章的事。图画表意对古人来说异常熟悉,所以对基本职能相同的汉字并不需要费力学习。历史的真相很可能是,在社会发展的驱动下,图画在集体无意识中渐次产生了记录语言职能,到一定阶段,某个或某些人开始搜集整理,形成了最初的汉字聚合。

初期的汉字不成系统,并不能完整地记录汉语,就同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字一样。汉字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只是借用恐怕不够,还需要依照图画的方式补充新的汉字。

总之,图画表意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汉字。新石器时代的陶符是不是汉字,有些铜器铭符是汉字还是图形,其出现争论与此密切关联。所以描画事物之形是早期汉字形体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早期汉字形体的构造依据的是物象,是直接表示物象,间接表示词的音义,所以形体才是象形的篆体,当汉字形体不再表示物象,而是直接表示词的音义时,才会发生隶变,即字形不再象形,不再是篆体,因为没有了物象这一依托对象。但是由篆到隶是渐变过程,篆体经历了象形和亚象形两个阶段,亚象形即字体表面象形,实际已不再像物象,即以象形的体态直接表示词的音义,如“女”商代金文作,象女子端坐形,到春秋金文时作,虽还是篆体,但已经看不出是什么了,进一步发展就是隶书,因为不再表示物象,就没必要再费时费力地画篆体,也自然会发展成可以快捷书写的隶书。这就是隶变产生的根本原因①。

三、隶变的时限问题

隶变始于战国中晚期,这是学界通常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欠精细。赵平安先生认为隶变始于战国中期,其文“一是把战国时期秦国文字的某些简率写法直接看作古隶,二是把隶书的产生时间明确卡在战国中期”[8]9。我们认为,考察“隶变”时限时,有两方面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书写工具差异的问题,用刀刻的字形有时出现类似隶变的方折、简率等形体,是书写工具使然,并不反映字体的自然演变面貌,如商代甲骨文的“巳”有时作、甲骨文的“木”作构件时有的写作等;二是形变的数量和程度,隶变成分只是偶或出现还是已有一定比例?需要慎重考虑。现有研究成果中所举战国中期隶变形体,基本为兵器上的刀刻字形,不足为据。考虑这些因素,从战国金文字形来看,把隶变产生期定在战国晚期是比较妥当的。

隶变终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陆锡兴先生说:“那么,隶变之隶讫点在古隶、分隶,还是今隶呢?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隶确定为古隶,隶变的讫点则在战国时期,如果确定为分隶,讫点则在西汉时期,如果确定为今隶,讫点要晚至隋唐。我的看法是最后一种,即隶变终于隋唐。”[11]又说:“一般认为,隶定是由篆而隶的过程,完成于汉。这种误会来自对隶的理解。隶是与篆相区别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汉代隶书——分隶,也包括了汉以后的楷书——今隶。事实上,从秦到汉,只走完了隶变的一半路程,还有一半路程就是从分隶到楷书,即从汉末开始,中经两晋南北朝动荡、变异、融合,直到唐代的楷体正字。”[12]对此,赵平安先生认为:“然而隶变与楷变相承,却各有特点,不宜混为一谈。”[8]10整个汉字发展史,从构形体系而言,可以隶变产生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隶变产生以前是以物象为构形依据的篆体字系阶段,隶变产生以后直到现代汉字的形成,是以词的音义为构形依据的隶楷字系阶段。前辈学人已经有过这样的论断,启功先生说:“我们看从大汶口瓦器上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到后世还沿用来仿写的古文、小篆,都是笔画以线为主,笔画轨迹以圆势为主。而自秦代粗刻的诏版渐有直笔画、方转折的刻法。秦律更是点划不避方扁,笔画轨迹以方为主。这种写法,沿习直到今天,因此我们不妨以‘篆类’来称秦隶以前的字体,以‘隶类’来称秦隶以后的字体。即至今天所用的楷书以至宋体字,仍是隶类演变出来的。”[13]27-28唐兰先生说:“但是一般说起来,古文字跟近代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古文字是‘篆’,近代文字是‘隶’跟‘草’。”[3]163陈梦家先生说:“篆书为古代文字的结束,隶书为近代文字的开始。”[14]165从文字使用实际看,敦煌遗书及历代石刻的众多文字异形,多可在秦汉出土文献中找到原形。因此,陆锡兴先生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隶变”与隶楷字系并不是同一概念,“隶变”强调的是对篆体字系的改变,即打破篆体,就此而言,东汉时期的字形篆迹全无,隶变至此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任务。从汉字发展史实际看,战国晚期隶变开始直到现代汉字定型,皆可目为汉字新阶段字系的建立、完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力量的互动,一种是打破旧形体建立新形体的创新动能,表现为多途探索、生出众多新构形原则下的新形体;另一种是结构平衡,从字形系统完善的角度来调整、确定种种异形成分的生存状态。同一个构形成分的多种创新变体及构形元素的分合等,孰优孰劣,孰存孰汰,这是它考虑的问题。虽然整个汉字新体系的建立就是在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完成的,但是在不同阶段其地位并不相同,在前期,多途探索处于主导地位,而在后期则结构平衡处于主导地位。隶变至东汉,不仅旧字系篆体成分已完全革除,更为关键的是符合书写便捷原则的种种创新形体也已基本呈现。后期字形虽然仍富含异形,但与秦汉时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且仅有的异形多是前有字形的继承而非创新。三国以后字系发展更多的是在字形系统成熟化、严密化的要求下,协调、修整现存的字形成分。所以,我们同意赵平安先生的思路,把“隶变”定在隶楷字系发展的前期,其终点是东汉末年。

四、“隶变”与“俗字”问题

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隶变导致了大量俗字的产生,如赵立伟先生《从隶变看俗字的产生》说:“隶变在使汉字更加简单、更有利于书写的同时,又因汉字成分的复杂性和演变时的多趋向性,直接导致了大批俗字的产生。”[15]井学法先生《汉碑俗字的类型及其成因探析》说:“由于隶变原因,汉碑中更是涌现出了大量的俗字。”[16]这种看法的前提显然是把大量的隶变形体认定成了俗字形体,我们认为这是不符合汉字发展实际的。隶变的实质是汉字打破原有的以物象为描绘对象的篆体字形系统,建立新的以词的音义为表示对象的字形系统的过程。在建立新的字形系统的过程中,由于处于自然演化状态,呈现出的是多途探索、多种改造方式并现的面貌,即同样一个字形成分在便于书写的原则下或者这样改造、或者那样改造,使得同一个单字出现多种形体。在当时,这众多形体都是新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探索形体,也即都是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结果,并无主次、正俗之别。所以隶变形体与民间俗写完全是两码事,相反,隶变形体恰恰应视为正规形体。这从隶变形体大量出现在经典文献、上层文书、名家法帖中即可看出。因此认定隶变为俗字产生的本源,把隶变形体当作俗体实是对历史的误解。同时,如此看法与历史上传统的观念也是相悖的。就现有文献来看,最早出现“隶变”一词的是唐代张参的《五经文字》,《五经文字》认定和述说字体变化主要分为“隶变”、“隶省”和“俗”三类,指明为“隶变”的如:

奥:从宀从米从大。大,隶变体从大,大音其恭反。[17]卷上13

灮光: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变。[17]卷中28

轡: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变。[17]卷下7

饔:上《说文》,下隶变。[17]卷下8

飻餮:上《说文》,下隶变。[17]卷下8

霚雺霧:上《说文》,中籀文,下经典相承隶变。[17]卷下17

喪: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变。[17]卷下19

弦: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变。[17]卷下20

:上《说文》,下隶变。[17]卷下22

指明为“隶变”的如:

本夲:上《说文》,从木一在其下,今经典相承隶省。[17]卷上2

搖摇:上《说文》,从肉从缶,下经典相承隶省。[17]卷上6

括:古末反。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17]卷上6

赞賛: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17]卷上17

厈: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17]卷中18

戹厄: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17]卷中21

飫: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17]卷下8

指明为“俗”的如:

扬:举也。州名,取轻扬之义,亦合作此字。俗从木,讹。[17]卷上6

徼:俗作僥者,讹。[17]卷上11

悖:步内反。俗作勃,非也。[17]卷中12

堕:许规反。俗作隳,以此为隋字,皆非也。[17]卷中21

姦:私也。俗作姧,讹。[17]卷下10

繼:音计。从。反绝为。俗作继,非。[17]卷下6

處:从夂从几。俗作,非。[17]卷下26

对比可以看出,《五经文字》是把“隶变”、“隶省”与“俗”区别对待的,且仅在“俗”体后言“讹”言“非”,“隶变”、“隶省”后不言讹非,说明作者是承认“隶变”、“隶省”这种形变的,把他们看作是主流的变化形体,“隶变”、“隶省”只是形体减省和形体其他变化的区别,皆属于经典承用形体变化类。这一点从张参《五经文字序例》也可看出,《序例》说:“《说文》体包古今,先得六书之要。有不备者求之《字林》。其或古体难明,众情惊懵者,则以《石经》之余比例为助。《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17]序3这是说明《五经文字》所列正体字的,在这里,“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形体与《说文》、《字林》、《石经》字形归属于同一序列,也即正体字序列。

注释:

①关于隶变形体演化的详细讨论,可参阅拙文《汉字形体演化的动因与机制》(《语文研究》2010年第3期)。

标签:;  ;  ;  ;  ;  ;  

换届问题新探_隶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