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论文_罗剑豪

探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论文_罗剑豪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在近些年取得很大的发展,其中机械制造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对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制造方式与发展形式,逐渐完善我国的工业体系建设。本文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设计原则,发展趋势

引言:随着工业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从最开始的人工作业,到半自动化再到现在大力全面发展自动化,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以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这背后离不开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且在近些年来,机械自动化又得以进一步完善。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1.1先进的机械技术

制造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既要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又要具备先进技术。制造机械设备中,机械设备功能必须要重视起来,应该将设计作为出发点,将整个设计机械智能型得以保证。在此基础上,加工机械设备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运用先进技术,将物体原来状态进行改变,改变的同时将一些新功能融入其中,设计机床中将一些转换能量设备附带,设计数控机床中的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为了将能量转换得以实现,将一些内燃机和电动机附带,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

1.2满足设备需求

实际上,人们在设计任何机械设备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对于不同的产品,会因产品需求的不同导致其核心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就吊车来说,其中心性能主要就是起重和紧急救援。所以说,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用户需求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只有这样,产品信息和功能才能得以显现,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

1.3设备安全以及稳定性

设备自动化商品在作业中假如遇到问题,可以自己进行处置,同时实时使用维护手段,提升了安全以及稳定性。机器自动化商品的人性化以及智能化获得了完全的证实,经过自身连续的自动监督、判断、处置、维护程序,节省了人力操纵的步骤,降低了故障的出现。并且,设备自动化商品拥有高灵敏性,所以更能够完成其安全以及稳定性。

1.4操作流程简便

生产设备作为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设备,设备自身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有助于确保各项生产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为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传统的生产设备各项操作均较为复杂,与当前快捷的操作方法呈现出不相适应发展情况,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生产设备使用需求。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现阶段生产工作需求,需要对传统的生产设备加以改造,增加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内容,以促进设备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完成对设备功能的整合,简化设备的操作流程。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2.1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设备制造工艺一定程度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不断改善原有机械制造工艺、推进新型加工方法的应用是提升机械自动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科研人员和资金用于新型加工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开创了复合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和电磁加工技术等高科技水平含量的生产技术。然而,我国对于新型制造工艺与技术的关注度不够,高科技制造工艺的普及覆盖率极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利于提升机械自动化水平。

2.2机械自动化技术

发达国家的工业机械经过多年的积累,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集成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已经很高,很多工业企业利用数控机床技术和FMS技术,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柔性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单机自动化和刚性自动化的发展阶段,少数大型企业逐渐引进柔性制造系统和制造单元,大力推进机械自动化的柔性技术应用,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不容忽视。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网络化

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是未来机电设备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网络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利用远程控制技术和监视技术对机械制造业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远程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利用监视技术管理生产过程,从而实现对机械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监管与控制。可见,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将工人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来全过程监管生产线的生产情况,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3.2微型化

机械制造在未来朝着微型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借助现代的纳米技术和微米技术,以达到缩减产品体积的作用,在这过程中也进一步减少了物料的运用,发挥出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同时,缩减产品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设备的灵活性。

而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领域当中,也可以提升制造产品的精度和性能。此外,机械制造的微型化也能够推动机械制造模块化发展,模块化发展又主要体现在安装难度系数比较高、设备结构较为复杂的生产领域中,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致使其所生产产品种类也不尽相同,各项机械设备的标准也就难以实现统一化,接口单元设计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出来,再加上模块化的发展对于机械制造业发展也能够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3.3智能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智能化,智能化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一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它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变得智能化,不仅仅能够提高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还能够有效的保证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持续性、稳定性、安全性。

3.4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功能非常强大。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机电一体化,才能更好地发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势,才能让制造业向着高品质、高效能的方向发展,有力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3.5低碳化

随着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恶化,低碳概念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自然也应向着低碳的目标迈进。低碳化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更加健康、环保,更加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如果仅仅注重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对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忽略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环保性,那将得不偿失,也不符合当前的发展理念,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也不会走得更远,低碳化的道路才是明智之举。

四、结束语

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及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提升,能源消耗量大大下降,起到了良好的环保效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将提升产品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以促进机械环保性及安全性的提升,提升企业的经营收益,从而助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J].智库时代,2018(23):170+172;

[2] 王卫东.浅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优势及发展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17,12(16):112;

[3] 全津廷.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6.

论文作者:罗剑豪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探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论文_罗剑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