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研究论文_鹿娟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内科 上海 200090)

【摘要】 目的:研究评价集束化护理在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抽选9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另外45例设为观察组,护理后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可大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的受益较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血液病;化疗;PICC导管维护;集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321-01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思路,该护理模式将一系列具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措施进行了集合,对难治的疾病护理效果较好[1]。本次研究对比了常规护理模式与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中,男性占26例,女性占19例,年龄最低8岁,最高53岁,平均(36.54±9.26)岁,置管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13个月,平均(7.37±2.65)个月,疾病类型属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28例,其余62例均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所选患者均需行PICC置管,按挂号顺序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另外45例设为观察组。本次研究的方案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入选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配合研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分组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我院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及时更换敷料、检查有无导管相关感染或出血现象、提醒患者注意事项等。对观察组患者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加用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并挑选10名综合业务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组员,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和考核,并由小组成员共同查阅中国知网、维普网等相关文献资料,并与以往的工作经验相结合,共同探讨和制定出一套关于PICC导管维护的集束化护理方案;(2)主要护理措施:①为使PICC穿刺能够在良好的无菌环境下进行,设置专用的穿刺隔离房间,并在穿刺前对房间进行消除清洁;②设置PICC穿刺专用车,并由专人负责维护专用的卫生和管理,护理人员在穿刺前提前将所需器械和药物检查核对好后放置与专用车上;③PICC置管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穿无菌隔离衣、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等,穿刺时做好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消毒清洁,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好导管,并向患者交代置管后的注意事项;④增加查房次数,密切关注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发炎的迹象,以及导管是否存在固定不牢固、不畅通的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导管脱出、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出血、静脉炎、血栓形成、皮肤过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1.1%)远远低于对照组(4.4%),经统计学验证,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液病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持续性的静脉给药,PICC置管是将穿刺导管固定于患者的穿刺部位,再次给药时可不比重复穿刺,减少了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目前PICC置管已在血液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如不能妥善处理好PICC导管的维护工作,将会增加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2,3]。

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前护理人员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手段对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4],本次研究中对负责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的集束化护理小组成员均加强了综合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更加认真负责,并且小组的全体成员均参与了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定,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方案的执行度[5]。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可看出,集束化护理模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的护理模式大大降低,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可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患者的受益较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琳琳,杨艳,索艳英,等.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30):6858-6859.

[2]杨立然.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4-95.

[3]吕静霞,王凌娟.锁骨下静脉留置PICC导管灌注化疗73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08,14(12):102-103.

[4]李黎,张燕.集束化护理在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患者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106-108.

[5]傅萍.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12):1443-1444.

论文作者:鹿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  ;  ;  ;  ;  ;  ;  ;  

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研究论文_鹿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