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治疗和护理论文_秦彩容,雷洁,周慧珍,李洁,封海霞,陈宝玉

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治疗和护理论文_秦彩容,雷洁,周慧珍,李洁,封海霞,陈宝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妇产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临床护士在遵医嘱治疗及护理患儿时,必须根据医嘱采取正确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及时治疗、严格消毒隔离、合理的护理使患儿未发生交叉感染,病情得到缓解或康复。结论:临床上治疗以青毒素为首选,在发现疾病的早期足量、规范治疗、严格精心的护理、定期随访是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291-02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所致梅毒[1]。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因性传播而患病的患者在逐年的增加,妊娠期妇女的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导致新生儿梅毒的发病率也逐年有所增加。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了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采取早期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8例,男3例,女5例,均为足月刚出生婴儿,体重2.4~3.6kg。

1.2 诊断方法

(1)生母为梅毒患者;(2)监测新生儿及母亲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10例患儿血均阳性。

2.治疗

2.1 青毒素疗法

梅毒病原体对青毒素敏感,一般无抗药性,所以早期就应用疗效极高,不仅疗程短,对继发感染也容易控制。青霉素血药浓度>0.03u/ml,疗程2周,治疗梅毒有效,如低于此浓度,且持续18~24h,则梅毒螺旋体可增殖,故治疗期间中断1d以上,整个疗程需重新开始[2]。本组20例患儿均在24小时内给予青毒素治疗,5~10万U/(kg·次),2次/d,15天一疗程。

2.2 一般治疗

患儿应做好清毒隔离,注意营养,补充各种维生素。

3.结果

出院后8例均获随访,分别在1、2、3、6、12、24个月随访。复查血清RPR6个月时转阴2例,9个月时转阴6例。

4.护理

4.1 隔离与感染控制

4.1.1严格消毒隔离 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另外可经患儿的分泌物、经患儿污染的包被衣物、尿布、奶瓶等进行间接性的传播,也可因接触的医疗器械、工作人员的手等造成医源性传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严格按照感控要求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给予患儿置单人病房,各种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均放在最后集中进行。

4.1.2病室应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55%~65%,清洁地面以0.2%的过氧乙酸拖地2次/天。

4.1.3医务人员要注意做好自身的保护性隔离,操作时按要求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后及时用消毒液消毒。

4.1.4患儿用过的被单、衣物、体温计、听诊器、剃须刀等物品应专用,并用0.2%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后再清洗,一次性物品均应用消毒液浸泡后集中销毁处理。

4.1.5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接触患儿及时进行洗手,避免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

4.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哭声、黄疸、出血、水肿、皮肤粘膜等损害情况、肢体活动度和有无神经系统症状等的改变,发现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给予及时处理。

4.3 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患儿床单位的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穿着衣物宽松,给予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加强患儿口腔、脐部、臀部的护理;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动作轻柔,注意保护血管。治疗结束后,及时清除皮肤胶布,避免动作粗鲁损伤皮肤、如有脱皮时,禁止剥脱、撕拉。

4.4 保证能量供应

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妊娠期间经过正规驱梅治疗,RPR在1:2以下的可直接进行母乳喂养;而母亲未经驱梅治疗,或经治疗后RPR滴度仍高者,暂缓母乳喂养,给予配方奶,并根据患儿体重、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或随时调整奶量。喂奶时宜斜抱缓慢喂奶,喂奶后竖抱,轻拍背部,以排除吸入的空气,再取左侧卧位半小时,防止呕吐、溢奶。

4.5 心理护理

4.5.1专科医务人员对此疾病应有正确的认识 梅毒螺旋体为厌氧微生物,在体外的生活能力较弱,在干燥和阳光直射下迅速死亡,100℃时立即死亡,普通消毒剂在短时间内能使其死亡,95%以上的梅毒患者是由性接触所致[3]。治疗及护理操作者只有掌握了梅毒的传播途径和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征,才能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梅毒患儿及其家属。

4.5.2患儿家属的护理 由于梅毒为性接触传播性疾病之一,社会大众普遍对此类患者存在有一定的道德偏见,因此在与家属交谈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场合,保护患儿隐私,对触及患儿家属隐私的相关问题,如家属不愿回答应予以尊重,可在适当时机再进行病史采集,取得家属信任后补充完成。部分家属缺乏对此病的基本知识,一旦发现患儿有此疾病,确诊后会产生比较复杂的心理,会有方方面面的顾虑,会提出各种各样相关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家属文化程度的差异及接受能力,耐心地解答家属提出的每个问题;对本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相关的卫生宣教,使其了解本病的感染途径,强调产妇及配偶同时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定期复查直至治愈,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4.6 出院指导

重点和家属强调此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患儿在院期间的治疗只属于临床治愈,并未达到梅毒生物学治愈标准,交待家属随访应于出院后1、2、3、6、9、12个月进行追踪观察血清学试验,同时复查皮肤、粘膜、骨关节、肝脾淋巴结和RPR以判断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9.

[2]陈军民,徐美春.先天性梅毒49例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2):235.[5]. 

[3]凌燕31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J].健康必读,2013,6.(03).

论文作者:秦彩容,雷洁,周慧珍,李洁,封海霞,陈宝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治疗和护理论文_秦彩容,雷洁,周慧珍,李洁,封海霞,陈宝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