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与哈佛传统_新贸易理论论文

新贸易理论与哈佛传统_新贸易理论论文

新贸易理论与“哈佛传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佛论文,传统论文,理论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贸易理论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论述“哈佛传统”的基础上,指出了“哈佛传统”对新贸易理论的影响。新贸易理论正是在继承“哈佛传统”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贸易传统理论加以修正,取得了贸易理论发展的新突破。它对我们的启示是: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或者学科、学派的融合渗透可取得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一、“哈佛传统”:对市场结构的关注

在30—5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领时代之先,陆续云集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担任教职,包括陶西格、张伯伦、里昂惕夫、熊彼特、哈伯勒、汉森等人,他们为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中陶西格《国际贸易》作为一部比较成本理论及其发展的最完备的著作,是1933年以前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著作;熊彼特则以“创新”理论著称于世;里昂惕夫以发明投入——产出分析法闻名世界;汉森的《凯恩斯学说指南》等著作大大推动了凯恩斯学说的传播,使哈佛一度成为美国凯恩斯主义的教学研究中心,并培养了缪尔逊森、托宾、海勒、索洛、奥肯一批经济学家。

在此须特别指出的是张伯伦。张伯伦于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与琼·罗宾逊同年出版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共同创立了垄断竞争理论,否定了以往将垄断和竞争相对立和排斥的观点,肯定二者的交织并存,使理论更为贴近现实。

张伯伦对市场结构的关注对后来哈佛大学经济学研究的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导致了“哈佛传统”的形成。

在张伯伦思想的指导下,1938年哈佛商学院的梅森领导了一个包括贝恩在内的研究小组,初步形成对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运行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简称SCP方法)。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问世,标志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诞生,并使哈佛一度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大本营,直至近年才因芝加哥大学的斯蒂格勒的崛起而有所动摇。在此后的20年中,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计量分析方法,使实证经验分析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合理预期理论以及博奕论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研究重点和分析方法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因此而引发了人们对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

由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影响,“X——效率理论”和“竞争战略理论”均产生于哈佛。1966年莱本斯坦提出“X——效率”理论,批判性重构新古典理论,尤其厂商理论,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注重市场(价格)的配置效率——帕累托效率及其实现条件,而完全疏漏了企业(个人和集体)内部效率——X效率及其实现条件的不足。波特则在《竞争战略》(1982年)、《竞争优势》(1986年)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中系统阐述了“竞争优势理论”,在对诸因素进行结构分析和关联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企业必须创造成本领先优势、产品差别优势和集中于细分市场的优势等三种通用的竞争优势,以在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而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对市场结构的关注使正统产业组织理论成为“哈佛传统”的核心。正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有益的,但会损害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因此主张有效竞争,为实现二者的最佳均衡,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它采用经验研究、案例分析以及中短期分析的研究方法,以SCP分析范式为基本特征,基本结论是: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从而市场结构通过厂商行为影响运行绩效,产业组织政策旨在对市场结构加以控制,如反对有可能导致垄断市场结构的厂商行为、监察市场协调行为以及阻碍竞争的策略,部分遵循事前事后禁止原则,并保持一定的竞争例外部门,以实现分配公正、消费者主权、最佳要素配置、灵活适应性、技术进步等经济目标以及经济权力分散化的非经济目标。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面临挑战

新古典贸易理论最早可追溯到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后来经过俄林、赫克希尔、萨缪尔森的发展而臻于完善,即所谓H—O—S定理。

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是专业化经济说和比较利益说。但新古典贸易理论不承认递增规模报酬,从而专业化经济说不复存在,只剩下比较利益说。新古典贸易理论假定:(1)规模收益不变;(2)各国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3)商品和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4)两国、两种要素、两种商品即2X2X2模型,进而推导出以下结论:(1)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2)一国出口本国相对丰饶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4)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不存在产业内贸易;贸易量取决于两国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大小;(5)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两国贸易所导致的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将提高生产率,使两国均获得静态的贸易利益;不考虑贸易产生的动态利益。

但事实上,有许多没有比较利益的国家之间(例如资源类似、技术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很大,部门内贸易也不断增长,表明国际分工更为细密。这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不能解释现代经济中贸易总额比国民收入增长更快的事实。理论面临挑战。

三、新贸易理论:对“哈佛传统”的遵循

针对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上述不足,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了。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埃西尔(W.Ethier)、克鲁格曼(P.Krugman)、赫尔普曼(E.Helpman)、格罗斯曼(G.Grossman)等人,其中以克鲁格曼的影响最大,他曾获美国克拉克奖。

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作为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深受“哈佛传统”的熏陶,并承禀“哈佛传统”,开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的书名即鲜明地表明了他们对市场结构的关注,该书的副标题则是“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经济”。“哈佛传统”的影响表现在: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是其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另一方法是由迪克西特(A.Dixit)和斯蒂格利茨(J.Stiglitz)发展的D—S效用函数。D—S效用函数将商品描述为可按层次不断细分种类的系统,而人们偏好于不断细分种类。若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则均衡会是每一厂商生产一种在细节上与众不同的产品,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局面。这种局面虽有垄断之弊,但也利于规模经济的利用。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鲁首先描述了理论界对新古典贸易理论从普遍不满到形成潮流的过程,进而认为对递增规模报酬的研究应成为贸易理论的核心,而目前该研究是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并行的一个小领域。

基于上述观点,作者假定:(1)规模收益递增;(2)将市场结构分为可竞争市场、古诺寡占和垄断竞争三种类型分别加以分析,但这种划分并不妨碍结论的有效性;(3)J(国)XN(要素)XM(商品)模型。所得结论是:(1)由于存在规模经济,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所导致的相对要素价格差异,以及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差异(其实质是产出水平差异)共同决定商品相对价格差异;从而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等价于相对要素价格,但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不等价。国家大小所导致的经济规模差异与相对禀赋差异的共同作用是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差异,也会由于经济规模差异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间贸易的形成;(2)当贸易商品数目大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贸易中存在不确定性。一国进口或出口某些商品取决于生产模式。生产模式可能由一些偶然的历史因素如政府计划所决定;(3)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公司不再遵循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当商品出口时,由入壁垒所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中存在的垄断利润(经济租)将从国外获得。当两国所获垄断利润的幅度(即垄断利润率)因程度不同而不等时,一国可以利用已获垄断利润购买另一商品,甚至进口所有要素。因此即使两国贸易平衡,一国也可能是所有要素的净流入国,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当前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生产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事实;(4)引入相异产品以分析贸易产品。所谓相异产品,即当商品结构确定后,属于该部分的不同种类的产品。在封闭经济中,受规模所限,变体种类不可能很多,否则将使规模变小,效益受到影响。变体种类最终将保持在规模经济均衡的水平上。开展贸易后,市场合二为一,两国分别生产几种变体,互不重合,但总贸易数大于贸易前任一国的数目。在需求方面,由于可消费变体数目的增加将提高福利,两国将互相进口对方的变体,于是,不仅存在产业间贸易,而且存在产业内贸易。总贸易量等于产业间贸易量和产业内贸易量之和,后二者分别决定于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国家相对规模;(5)由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进行。但开放经济将比封闭经济更能提高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这不仅得益于比较利益,而且还得益于生产效率效应、生产集中和生产的合理化及产品多样化等潜在因素。但一国贸易受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当贸易使本国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和高度垄断行业收缩,而贸易所得利益又不足以补偿这种收缩所致的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时,贸易将使本国受损。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更须重视的是出现的贸易利益分配不公问题。

四、结论与启示

“哈佛传统”可概括为自张伯伦以来的对市场结构的关注,集中体现在产业组织理论之中。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对“哈佛传统”的继承,批判吸收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合理成分,导致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开创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纪元,使理论更好地解释了现实经济。

目前的经济学门类越分越细,但分析并不排斥综合。当引入新的研究方法(类似于在生产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而对旧理论体系加以改造和修正时,其结论往往是焕然一新的,于是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产生了。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遵循“哈佛传统”,创立新贸易理论即是一个典型而生动的事例。这就是启示所在。

标签:;  ;  ;  ;  ;  

新贸易理论与哈佛传统_新贸易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