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与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矛盾时,会主动去问一个“为什么”,此时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因此,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体现出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正是这种思维品质促使学生不断质疑、解惑,从而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问题意识有利于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是激发学习动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则能使他们增强对学习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激发探究知识的灵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时,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驱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数学能力的提高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在谈到数学教育时有这样一段论述:“我是坚信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希望作为教师,无论在讲解、在讲座班里,还是在我们写的书或文章里,要反复强调这一点。要训练学生成为比我们更强的问题提出者和问题解决者。”的确,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数学素质的过程。
1.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有位老师在教学“把2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3段,每段的长度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时,为了突破这一分数教学中的难点,采取操作的办法,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学具来说明的含义,结果有的学生把3个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发现1个三角形就占;有的学生把6个五角星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每份是2个;有的把9个方块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每份是3个。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针对这些情况向学生提出质疑:“同样是,为什么每份表示的数量却不一样?”以引起学生再生疑:“是呀,同样是,为什么表示的数量却不一样呢?”“每份明明是1个、2个或3个,而表示的分子都是1,而却不是2或3?”。随着问题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也不断深入,讨论、争论、辩论也更激烈,然而问题也不断清晰,最终学生明白了“因为2个在6个里面是三份中的一份,3个在9个里面也是3份中的一份,所以都是。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与具体的数量无关。”可见,问题不仅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且通过相互辨析与合作,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抓住了概念的本质特征,对知识理解也更加鲜明而深刻。
2.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然而“问题”就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最佳方法之一。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有位老师创设了动物比赛的情景:有的小动物拉着正方形、长方形轮子的车,有的小动物拉着椭圆轮子的车,有的小动物拉着圆形轮子的车,但有车轴不在圆心上的和车轴在圆心上的,结果跑得最慢的是拉着长方形轮子的车的小动物,最快的是拉着圆形车轮且车轴在圆心上的小动物。这时,兴高采烈的学生对现实中车轮总是圆的,不是方形的和车轴总是装在轮子的中心等事实产生了好奇,总想弄个明白。然而,“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为什么拉着长方形车轮的车,转不动呢?”“为什么同是圆形车轮,车轴在圆心的就转得快呢?”……正是这一系列“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所以,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认识到车轴装在圆心,则“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即半径)相等。”这样的圆形轮子转动才能使车子平稳行走,所以就转得快。从而认识和理解了抽象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3.问题可以激励学生标新立异,不盲目,不迷信
有求异,才会有创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才能克服“这是我们老师说的”和“书上是这样写的”等盲目迷信心理。有人说过“迷信是问题的天敌”,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为此,要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要持批判和审慎的质疑态度,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真正得到锻炼,才能让学生真正时时处处发现问题,不唯书、不唯上。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有位老师在课堂上很肯定地说“只要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它们肯定等底等高。”不久,班中一位反应较快的学生对老师的说法提出质疑,与老师“论理”,受此启发,班中不少学生还从“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等方面列举实例,阐述他们的观点。这种学生由“问题”而引起的求真、求异的热烈场面,真值得欣喜。然而更值得欣喜的是这位教师,面对学生的“挑战”感到欣慰,热情地夸奖学生“真有出息”。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针对学生上课不会提问、碰到困惑不主动请教、有问题不主动提出等等情况,同时,也为了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学习上陷入“听——练——听”的状况和教师“满堂灌”教学状态,我省进行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课题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双赢”过程。
1.转变了教师“教”的观念
只有真正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才能激发起来,求异思维、创新个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过去,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民主意识、对话意识,影响了学生自觉地提出问题。如今老师已经认识到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而且这样的意识越强烈,学生的思维也就越活跃越深刻,学习效果就越好;认识到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上就能大胆放手,精心引导,使课堂常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教师深有体会地说:“教学‘8加几’,学生在摆小棒时想出了好多方法,如‘合起来一起数’,‘接着一堆往下数另一堆’,还有采用‘凑十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可别小瞧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可不一般。”又如教学“分类”时,课本中明显的分类是男的、女的,跳绳的、打球的,但由于教师敢“放”精“引”,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所以,有的学生还发现了短头发的、长头发的,穿短衣的、穿长衣的……这些都是教师没有想到的分类方法,而学生发现了。
2.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强化
我省临高县第三小学进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一年多后,实验班、对比班随堂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不但人均提出问题的数量超过了对比班的许多,而且提出问题10个以上的人数也远远地超过了对比班;实验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的质量均比对比班高,表明了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是相关的;实验班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发散性等明显高于对比班,表明了“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提出问题是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活动,能不能提出问题,提出多少问题,是否标新立异,这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思维深度和能力水平。实验证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体会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1.民主和关爱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浓厚的、平等的探索氛围。有了这种民主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善待学生的独特解法,才能容忍学生的“出格”想法,才能使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得到发展,才能打破学生上课唯有恭恭敬敬地听讲,回答问题也总要揣摸老师的意图的局面。有位老师教学完“十几减8”新课准备总结解法时,突然有位学生发问:“老师,15-8,5不够8减,我是反着减(倒着减),先用8-5=3,再用10-3=7,所以15-8=7,这样可以吗?”老师在备课中并没有把这种情况考虑到,一下子愣了。很快,这位教师表扬了他敢于提问,发表问题独到之见的勇气,并当即师生一起探讨,最后达到共识,发现了这种算法不但合理,而且很有独创性。有了这位教师的“容忍”,不仅大大地鼓舞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善待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2.提供“问题”铺垫的“梯阶”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不想提问,不敢提问,不善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其一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把“静悄悄”作为好课堂的标准,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说”的意识。其二是老师缺乏“问题意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经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这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但如何才使学生“不懂了”,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
我们在“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实验开始时,学生对“提问题”“讨论”“合作交流”等都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怎样才能提出一个问题来,因此,实验教师陈文良就想出了学生提“问题”作铺垫的做法,把所学的内容制成一张张“自学提纲”“复习提纲”“实验报告”等,以此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陈老师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有目的地发给每一小组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同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报告”:
因为把问题设计得比较具体,目的明确,思考有了方向,学生就不把“问题”当“难题”了,从而能自信地提出问题了。
当学生学会了怎样提出问题后,老师又采用了“把问题‘提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解决问题的做法,因而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比的整理和复习”时,老师没有出示“自学复习提纲”,而是让学生先自学课本并说出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再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使得整理的内容一目了然,从而达到巩固作用。全班各小组都围绕着这些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有调查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讲座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学生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十分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然而,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地位。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的“平均分”时,让学生在不知总数的情况下,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5份。因为学生开始不知道总数,故有的一个一个地分,有的两个两个地分,到发现了总数是15个后,学生们终于感悟到了直接用“三五十五”求商最快。这样学生经历了探索从原始平均分配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最终感受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这样变传统的传授过程为“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将要提出的概念和公式的学习过程设计成问题的“再发现”和问题解决的“再创造”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和“纠偏”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和感受问题解决的喜悦。这样,他们不仅得到了“鱼”,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渔”。
总之,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欢迎质疑,欢迎争辨,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这实质上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这样,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