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论文_王育全

广东鼎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保障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是建筑施工中的管线施工,其中综合平衡技术是在施工中对多种管线的布置进行分析和规划,并复核施工图设计中的施工及规划问题,进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所以在管线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做好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在有效的保证各大管线系统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民用建筑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时可以利用综合平衡技术,该技术可以使得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更为规范化及合理化。

关键词:管线布置;民用技术;机电设备

民用建筑的公共空间中,专业的机电设备众多,包括水、电、风及弱电等,各个管线密集,空间相互交叉,设备及管线安装时因为空间有限,经常出现因管线相互交错、挤占空间而引起的频繁性拆建改造,进而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外观和质量,甚至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在施工之前,以设计图纸为基础,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图纸上的管线进行综合平衡规划,这对工程的安全质量保证、工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1]。

一、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原则

(一)、管线交叉避让的原则

管线若想减少交叉,则要尽量水平避开。各类管线交叉时一般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分支管让主干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电气让水管”、“一般管道让工艺管道”、“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低压管让高压管”、“水管让风管”、“同等情况下造价低的让造价高的”、“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也就是符合管线综合平衡的技术性要求及经济性要求。技术性要求主要考虑施工规范化、施工便利化等;经济性分析则是经济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高的管线优先,翻弯造价低的管线在后”。以管线布置基本构架为基础进行综合平衡,通过基本构架力求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但具体调整必须根据图面管线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序要求、功能要求并做好经济和质量、细化平衡、工效对比分析[2]。

(二)、管线综合平衡的基本要求

管线综合平衡的基本要求都包括:①电气管线及线槽等必须设置在水管之上;排水管的坡度要有合理的设计,以保证排水的顺畅性;热力管线的温度变化较大,且会影响到其周围的管线,所以要合理安排管线位置。②消防设施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之后按照施工图纸施工。③对于管径较大,或者施工工艺难度较大的管线,在审核图纸通过后,将其设置在所有管线的最高层。在施工图审核后,对大型设备的底座及设备的搬运情况在图纸上进行标注。④所有管路应按照“距离最短”和“直管配置”的原则进行审核,弯折的情况要尽量避免出现。管线综合平衡时,也应充分考虑未来管线的改造问题,也要考虑维护的空间问题,以及管路拆卸问题及更换时的作业空间问题。⑤在平行设置管线时将管线接口错开,这是因为考虑到分层处理,以便之后的施工和检修。设置管线时,如果管线多出了两层,且接管的位置存在空间冲突,应在管线上下错开后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管线之间的相互干扰。⑥需要经常检查及检测的管线,应在管线上标记并留出对应的检测和检查位置,这样可以提高维护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这些相应的管线应设置在所有管线的下层。

管线平面定位原则

在进行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时,应先繁后简、先大后小,先布置民用建筑重点部位,然后在布置次要部位,先布置主干,再布置分支,先布置风管,然后布置水管,最后配管电气设备,先布置无压管路,再布置有压管路,这就是所谓的管线平面定位原则。同时进行具体布置各类管槽时,布置方式应控制采用走向同向,统一的制作使用的构件,并充分的利用各类组合支架,提高空间的整体使用效率。此外,在进行管线布置时,也应考虑管线的具体管线的保温层厚度、外心尺寸、支架、管线的种类、管线的尺寸、的具体尺寸、检修通道的安置、管线安装的施工空间及预留管线位置等[3]。

二、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要点

管路冲突的处理

在管线综合平衡中,要及时发现管线的冲突并及时解决,布设管线的方法和路径应采用“高等级优先,低等级避让”的方式来解决。利用施工图进行水平和垂直校验来区分冲突类型和重要性,其中,可以使用3D 施工图,其效果最佳,以此排除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平衡结束时,应分析管线布设对装饰工程的影响,施工也会受到管路的影响,包括建筑结构和装饰,所以,综合平衡应对相关专业进行复核,以确定结构对装饰等没有潜在影响后,才能确定管线平衡设置结束。

机电安装前的平衡

从施工的角度出发,利用综合平衡技术,理顺管线安装的顺序及安装工艺,利用安装施工顺序,调整各种管线的安装和作业顺序,例如机电安装各个专业间管线的平衡必须突出顺序,在编制各种专业要求的时候,应明确各种管线的作业顺序[4],并按照该顺序总结、编制施工逻辑图表,以此帮助理顺管线施工的顺序。另外,在管线综合平衡时,还要充分考虑工程 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采用综合性支架技术来布置管线,组 合型支架可以帮助铺设和固定多种管线,同时可以起到分类和避免矛盾的作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流程如表1-1所示,

施工单位在收到施工图,应利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对施工图进行设计和编制,形成施工工艺和设备材料图表等,并制订相关的采购、施工计划。管线平衡的范围应包括本单位的施工范围,相关管线的设计、施工和管线支架的施工。在管线综合平衡中,应先对机电安装的管线进行平衡与分析。对设备和管线的位置进行放样,然后标注水平位置,高度位置,水平和垂直管线的衔接位置,管路和设备的衔接位置,管线穿过梁、孔洞的基本位置和预留孔的尺寸等,管线穿过楼板和建筑结构的位置和尺寸等都应在平衡中复核。

排列原则

为了保证管路的正常使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要按照排列原则。管线的排列要起到便于管道安装使用和后期维修的作用,进行管线排列时,要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①冷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左侧,热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右侧;②不具备保温层的排列在建筑空间的底部,具有保温层的排列在建筑空间的上部;③输液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间的底部,通风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间的上部。

建筑施工中管线的综合平衡技术需要依靠辅助设备,工程未施工前,预先设计和分析整个管线的铺设情况,直观地分析和解决管线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模拟的情况,在考虑管线实际铺设的情况和走向等,最后重新修改施工图,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民用建筑向着功能多元化发展,民用建筑中机电设备已经从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对于机电设备安装所需的管理布置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多,功能上也更为全面,因此,全面地实现管理布置的高效合理更为关键。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民用建筑现阶段施工特种设备多、工期紧、人性化要求高、系统复杂、工程体量大的特点,从优化施工方案着手,加强施工质量决定必须应用好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随着“绿色安装”理念在施工领域的不断提高,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更大程上弥补现代建筑功能多,各专业设计没有进行综合协调的缺陷。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在施工前进行的综合性分析和校验的技术措施,利用施工图的模拟来分析管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可以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各个施工 单位的作业空间和时间,总之该技术应用的最终结果就是提 高工程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吴锡军.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J].经营管理者,2014(07):15-16.

[2]王萌.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J].科技风,2014(08):35-36.、

[3]吉英俊.浅谈运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解决大空间管线集中布置问题[J].建筑施工,2014(07):25-26.

[4]罗敬华.机电管线综合布置与施工配合[J].机电工程技术,2014(02):20-21

[5]刘东,王亚文,张萍.民用建筑能源审计最优化工作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3(4):1-5.

论文作者:王育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论文_王育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