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现状“套住”货币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货币政策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认为,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商业银行反映难贷款,不是货币政策偏紧,而是融资结构不合理与商业银行改革滞后制约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要想实现稳健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发展资本市场。
戴相龙是3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2年年会上提出上述看法的。
戴相龙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为此,我国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消极的政策,更不是收缩货币供应。我多次讲过,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一系列积极内容。一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二是引导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三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四是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践证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
但是,在执行稳健货币政策过程中出现了下列现象。2001年底,货币供应量增加14.4%,企业存款增长16%,商业银行在央行超额储备率达到7个百分点,货币市场的资金供大于求,利率下降。总的看,货币供应不但不紧,而且比较宽松。但是,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商业银行反映难贷款。
戴相龙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不是货币政策执行偏紧,而是中国融资结构不合理和商业银行改革滞后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是总量政策。但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需要工商企业有必要的资本金,有合理的贷款需求;需要商业银行建立经营货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转为企业资本金的较少,而绝大部分存入了商业银行,增加了商业银行贷款能力。但是,工商企业由于资本金增加较少,加之市场上许多商品是供大于求,对贷款的有效需求增加较慢,制约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同时,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没有真正办成经营货币的企业,缺少经营货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又使应该发放的贷款没有发放。结果,相当多的信贷资金滞留在商业银行或存入中央银行,造成资金的浪费,使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我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发挥货币政策必须发展资本市场,尽快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必须加快商业银行改革,建立贷款营销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戴相龙指出,目前中国工业企业账面资产负债率约在65%左右,但是,如果剔除无效资产,可能会超过75%。有不少行业,实际已无自有资金。可以说,许多工商企业并不具备申请贷款的基本条件。
他说,近10年来,中国提倡逐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降低间接融资的比例。但是实际执行结果,直接融资的比例并未上升。10年来,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近8000亿元,但贷款却增加8万多亿元。2001年底,在全国金融机构总资产中,存款类金融机构占92%。在商业银行加快信贷管理后,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资不抵债企业就无获得贷款。
戴相龙说,因此,如果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及信贷杠杆的作用,就要改革企业制度,特别是要增加企业资本金。这样做,既可以明确产权,增加借贷能力,又可以为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