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的康复护理。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实施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73.8%,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采用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操作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微骨折技术;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护理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病变,膝关节内的软骨退变、滑膜增生、半月板继发性改变等病症均对导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功能受损,出现红肿、疼痛的情况[1],严重时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在临床治疗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关节镜被广泛的应用,在关节镜下实施微骨折技术治疗成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2]。但在治疗的同时,术后的康复也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效果。本研究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后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现将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55-72岁,平均年龄在(68.7±2.3)岁,研究组42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54-74岁,平均年龄在(69.7±2.1)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基本均衡可比。
1.2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有关节肿胀、有滞重感,活动受限、不能行走,口服药物后症状不能有效缓解,经关节镜下确诊。
1.3方法
在相同治疗方式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宣教、沟通,满足患者合理要求等,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①第一阶段。在患者手术后的第1周开始,以维持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为目标,防止患者出现术后黏连和肌肉萎缩的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对自身肢体的感觉。为防止下肢发生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在手术后采用冰敷的方式,时间为24h,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伸屈锻炼,在手术24h后,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肌力锻炼,如收缩股四头肌、直腿抬高等,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控制运动量[3]。②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康复是以提高膝关节活动范围为目标,促使患者在拄拐下地活动时,屈膝度能够达到90°[4]。在康复中,做蹬腿、压腿、屈膝、站立等行为,但不进行负重练习,这一阶段的运动量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患者在充分锻炼时不会造成损伤。③第三阶段。从患者出院至彻底康复,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在前期锻炼的基础上,进行耐力、负重、平衡等训练,提高患者对躯体的控制力,在患者出院3周后,鼓励患者放弃拐杖行走,从而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
1.4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后,采用HSS评分表进行评分,内容包括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疼痛感、稳定性及屈曲畸形等,满分为100分,>84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为差。分值越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在关节镜下进行微骨折技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游离体,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自我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形成软骨[5],尽可能的恢复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此种治疗方式是膝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治疗后的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产生影响。本次研究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在关节镜下进行微骨折技术治疗的康复进行探讨,将在我院接受该种治疗方法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康复护理患者的有效率92.8%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73.8%,两种护理方式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康复护理是在患者治疗前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在治疗后,进行冰敷、功能锻炼,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分阶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如康复速度较快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而康复速度较慢的患者则要尽量减少运动量,在早期护理是,要以防止肿胀,促进血液循环未目标,中期护理是适当进行膝关节活动目标,后期护理是直达患者进行平衡和负重方面的训练,从而使患者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继露.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48-49.
[2]杨欣.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232.
[3]王倩,骆成虹.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5):212.
[4]董良.膝骨性关节炎综合治疗及康复护理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4(9):71-71.
[5]杨久山.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缺损8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6):386-387.
论文作者:张文琪1,李雪梅2,张江娜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关节炎论文; 镜下论文; 膝关节论文; 技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