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论文_王来玉,曹策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论文_王来玉,曹策

(国网淮南供电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7)

摘要: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电力企业依托高精尖的技术,使得用户的用电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并且降低了配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量,有效的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目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充分的发挥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损失的作用,因此该系统的应用价值极高,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对自动化系统使用的技术进行研究,加强管理。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1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

该系统,具体指的是电力企业在供电过程中,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项技术手段,应用于设置在变电站的配电设备上,以此来远程对配电网的运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以及维护。针对配网过程中,较常出现的问题,自动化系统可以在监控的过程中,对系统采集的各项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如果参数值与标准的范围不符合,则会触发警报系统,提前发生警报提醒,便于检修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定位到故障发生的地点,及时进行维修处理,避免长时间断电查找故障所致的用电问题。因此实时性的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运行数据信息的监测、收集、分析,使得配网自动化的效果得到有效的呈现,使得变电站运行的质量在监督下,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减少了配电事故的发生率。该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故障管理、负荷管理、配电SCADA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配电SCADA功能属于最关键的一项功能,其在实际的设备运转中,可以为用户、配电网的域名系统,进行基础性数据信息的传递。除此之外,配电网在实际的运行中,还需要展现馈线自动化系统功能,以此来自动化的隔离、识别各项馈线故障问题,早日恢复馈线的自动化功能。因此配电SCADA需要对馈线的状态量、馈线故障发生时的状态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记录,根据数据来对馈线设备各项功能的发挥,进行快速的处理和实现。在系统应用中的故障检测功能,可以对变电站设备的单相接地故障问题、单相故障等问题,进行监测。

2配电自动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2.1配电自动化的含义

近几年,科技的飞速进步也直接推动着电力的发展,为了使电力配电更好的实现现代化要求,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配电系统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配电自动化就是结合先进的配电技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下的一种新型的电力运行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电路运营的所需开支,达到最终节约成本的目的。配电自动化需要计算机的配合,在原本人工控制的基础上添加计算机自动管理。主要任务就是对电力流向进行控制,电力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然后精确的计算出电力消耗的能量。

2.2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1.配电线路自动化是整个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配电线路自动化是变电站变压器的二次出线口到线路负荷之间的配电线路。主要包括了三个级别:电力系统配电网的高压线路自动化、中压线路自动化、低压下线路自动化,不同等级的配电线路自动化也有着不同的技术特点。例如:从本身的结构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相关的功能、电压等都有很大的区别。配电线路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构成,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作。2.在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线路自动化一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城网建设、农网建设的基础环节。变电站主要承担着电能转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责任,这些都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特别是现在的发机组容量也在逐渐扩大,使得电力配电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更加的严峻。如果只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操作来实施,依靠变电站的旧设备、旧技术来操作,根本无法达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3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困难,虽说近几年,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针对我国的人口情况、经济发展情况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完善的科学技术才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如此,还需要全国各地的电力部门对工作人员集中培训,还需要将我国的居民用电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就目前来说也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完成了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很多的偏远地区还是传统的电力配电系统,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想要实现全面的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4提高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对策分析

4.1制定全国电网自动化与管理的实施计划

目前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问题,但是可以结合已有的应用经验,对配电网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自动化与管理的具体方案进行有效的规划,以此使得这一目标可以尽快实现。该项计划制定时,管理人员首先需要选用自动化系统应用效果好的技术开展工作,例如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等系统,来对我国电网的有效连接工作,提供助益。同时,国家需要开展技术应用的资金扶持工作,结合广大用户的收入、消费水平,将设备应用、维护的价格进行合理的压缩、设置,以此有效的降低居民用电的的经济压力。此外,还需要结合方案的制定需要,选择一批具有着丰富技术知识、配电网连接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团队,来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的支持,以此在多方的努力下,使得该项实施计划早日获得实现,以此来有效加强全国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管理。

4.2提高自动化系统相关设备的系统性能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管理人员需要通过配网设备实现配网运行质量的了解。因此可以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有效的提高,以此促进配电自动化与管理质量的不断改善。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制定周期性的设备检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的检查,采用先进技术实现配电设备的高质量运行。其次,根据具体变电站的设置位置,选择最适宜当地环境的变电设备,以此使得设备的性能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减少故障问题。还需要对使用的变电设备积极进行性能质量的提高研究,以此从多个方面促进自动化与管理效果的提高。

4.3提高配电技术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易受到电磁波、环境、气候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配电效果差、电能损失多问题的出现。因此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对于配电技术的研究,应用先进的配电技术,在控制故障问题发生的情况下,高效率的开展配电工作。并且系统管理人员还需要对本地区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查了解,结合常见的问题、特殊的问题,制定符合本地区配电网实际运行需要的配电系统网络,充分的发挥出先进配电技术的应用价值。

4.4不断提高管理的能力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首先加强对于自动化技术,以及自动化配网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以此可以从系统运行中,及时的收集需要的各项信息,避免信息的遗漏和失真问题的发生,且在自身工作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管理人员也可以对突发的配电问题进行积极的应对处理,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配电的质量和稳定性。其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学习安全用电的具体方法,向用电客户进行方法的传达与教育,使得人们可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的使用电能。管理人员还可以深入到群众居住的场所中,对用电的情况进行调查,认真听取群众对于用电的各项看法,加强不法用电行为的宣传,使得用户可以在生活中,积极举报一些违法窃电行为,保证国家电力资源的安全。还需要结合调查的群众用电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用电计划,在减少浪费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能源。

5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也需要改变配电技术和配电管理,逐渐朝着自动化配电的方向发展。在配电管理中,要和当下的社会相融合,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电管理模式。在配电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还需要将配电的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将配电设备的效率有效的延长。从而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大龙.试析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60.

[2]李秋升.浅议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201.

[3]黄国铭.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03.

[4]戴勇.试论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45+106.

论文作者:王来玉,曹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论文_王来玉,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